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教子小故事20篇 > 第8章(第4页)

第8章(第4页)

师父问他:“什么才算是够了呢?”

出家人想当然地回答说:“够了就是满了,就是再也装不进东西的意思。”

师父微微笑笑,指着旁边的一盆鹅卵石对他说:“徒儿,你看这些石子是不是把盆装满了?”

出家人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满了。”

师父随手在地上抓起一把沙子,然后慢慢地把沙子撒进石子间的空隙。“现在,满了吗?”

出家人一想,刚才的空隙都被沙子填住了,那现在一定是满了。于是他又回答说:“满了。”

师父摇摇头,他把身边的石灰撒了进去。“这一次呢?”

出家人略微迟疑了一下说:“满了。”

最后,师父舀起一瓢水从上面淋了下去,顷刻之间水就和沙子以及石灰融为一体。“满了吗?”

出家人不再说话,他默默地把自己的行李又搬回了禅房。因为他知道,自己还远远没有达到“够了”的程度。

【爱心课堂】

教育方式要掌握好度

文中的师父在徒弟有自满之心时,并未姑息迁就,亦非严加训斥,而是以形象直观的教育手段循循善诱,给徒弟以“良性刺激”。一次特别的引导,开启了学僧的心灵,使之心悦诚服。这位师父所采取的别致的教育方式,具有十分高超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家长批评教育孩子,无不出于爱的目的,也只有让孩子得到被爱的体验时,他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进而改正不足。

这则故事,对家长如何驾驭批评的艺术很有启发。孩子年纪幼小,对自我的认识不足,骄傲自满是难免的事。如果家长不讲究批评的艺术,不计较批评的言词、场合,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只能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挫伤,引发逆反心理和敌对意识,这不仅不利于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反而会加深他们心灵上的创伤。

068忤逆墓

元朝末年,有一个姓王的秀才,一直到50多岁的时候,才生下一个儿子。秀才给儿子取名王进,希望儿子将来能够不断进取。王秀才老年得子,因此对儿子十分溺爱,不论王进要什么东西,他都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儿子。长此以往,儿子养成了娇纵的恶习。稍有不满意之处,王进就会又吵又闹,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染有一身恶习的王进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这让他的秀才老爹也无可奈何。

有一天,秀才接到别人家的婚礼请柬,他怕儿子跟去的话一旦喝醉容易闹事,因此就偷偷瞒着儿子自己一个人去赴宴了。王进知道父亲瞒着自己去吃酒的事情后便破口大骂,并且四处扬言说要杀了他的父亲。母亲面对儿子凶神恶煞的神情,也不敢多说什么。等秀才回来后,她告诉了丈夫儿子今天说的话,并且催促丈夫赶紧躲一躲,以免真的丧命在儿子手中。

秀才却不相信妻子说的话,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再怎么骄横,也不可能亲手来杀他的父亲。但为了防止儿子真的会一时糊涂而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他最终听从了妻子的劝告而去别的屋子暂避风头。临走之前,秀才悄悄地把一个葫芦放在自己的枕头上用被子蒙住,装成是自己在沉睡的样子。他想看看,儿子是不是真的会杀了自己。

时间刚过三更天,秀才在另一个屋子的门缝里看到儿子王进怒气冲冲地拿着一刀闯进了自己的房间。因为屋子里面黑,所以王进也看不清躺在床上的究竟是不是自己的父亲,他举起刀冲着枕头的位置用力砍了下去。当他听到咕咚一声的时候,以为是父亲的人头落地,这时他才稍微清醒了一些,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急忙丢下手中的刀,匆匆忙忙地逃命去了。

秀才这才意识到,自己养的儿子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在另一个屋子里对妻子说:“以后养孩子,可真是溺爱不得啊!”

然而,从小到大,王进都是娇生惯养的。等他逃到异乡之后,才发现自己举目无亲,并且什么活也不会做,因此只能处处遭人凌辱。为了吃上一口饭,不得不做起了叫花子。这个时候,他才念起父母对自己的好,只是现在后悔也无法挽回自己曾经做下的错事。从此,他立志要重新做一个好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进拜到了一位师父。他跟着师父学习武艺,并且在闲暇之余发奋读书。多年后,王进终于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在师父的建议下,王进选择了从军去报效祖国。因为武艺超群,同时王进也能够识文断字,很快他就升到了督军的位置。有一次他出兵远征经过自己的家乡,王进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于是就想回家去拜祭死去的父亲,并寻找失散的母亲。乡亲们告诉了他当年事情的真相,王进心中不禁一丝窃喜,忙问父亲现在是否还健在。然而,乡亲们告诉他的消息让他更加后悔。原来,在多年的战乱中,父亲和母亲都已经双双撒手人寰。

王进再也没有机会弥补当年的罪过了,为了表达自己的孝意,他当着全村父老的面顿足捶胸地哭诉说:“我罪孽深重,你们中的任何人都不要学我啊!”

后来,王进在教育自己的子女的时候,总是以自身为例,他再也不敢溺爱自己孩子们了。他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孩子们听后,嘱托他们说:“等我死了之后,你们要挖一口深井,把我的棺材用铁链吊在深井中,让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等铁链锈掉棺木落水的时候,我所犯下的罪孽才能真正得到原谅,我的灵魂也才能够得到慰藉。”

王进在之后的征战中不幸身亡,他的子孙们便遵照他的遗嘱挖井系棺,建碑立墓。后人便把这座墓称之为“忤逆墓”。

【爱心课堂】

溺爱是最失败的教子方法

爱孩子就要给他插上能飞的翅膀,而不是使他的翅膀退化。“忤逆墓”应该永远存在于父母的心中。

许许多多的事实表明,溺爱的结果是无法挽回的悔恨。因此,所有为人父母者都应该注意,不能把爱变成孩子的恨。

发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样使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父母对他们百依百顺。”这种单向的爱是很可怕的。亲子之爱应当是双向的,互相的。父母在施爱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回报。

父母施予爱,孩子不领情,孩子对爱的逆反心理就形成了。父母很恼火,认为孩子是“白眼狼”,没心没肝没肺,于是由爱生恨,很可能转而运用“巴掌教育”,用武力相威胁。

请注意,强权和溺爱是可以并存的,可是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强权、溺爱,各走极端,殊途同归,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069最好的理发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