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动还是静,都要掌握一个适当的“度”。动得过分,可能会引起疲倦、劳损甚至受伤;而一味静养,会变成“懒虫”,造成机体的衰弱,功能加速退化,引发各种疾病。
偏于动养还是偏于静养,应因人而异。动则生阳,阳虚者应以动养为主,但不可过于剧烈;静则生阴,阴虚者应以静养为主,但也必须配合动养。
静的方式也有很多,除了睡眠以外,还有读书、看报、绘画、写字、垂钓、听音乐等。看电视时也别闲着,可自己做些按摩,如擦胸部,揉腹部,按压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静中有动,既益身又益心,可谓“两全其美”。
无怨无悔无憾箴言
只静养不运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亦动亦静,缺一不可。
4比松砣宝:精气神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自太上辟道以来,历代人都很重视人体精、气、神的修炼,并把它们看作是人体最宝贵的东西,视为人体生命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物质。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是指藏于肾的生命之精,使人类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后天之精是脏腑之精,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精气充盛,能够抵御外邪,可以化生血液,生成脑髓,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莫不与精的盛衰有关。
气流动于体内,其作用是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血液运行、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气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气、后天水谷之气,以及吸入自然界之大气。
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活动的生命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体现人的健康状况。神生于先天之精气,又被后天水谷之气的充养,故精气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神少说明气虚,气虚说明精亏。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它一定道理的。由此看来,只有维护好人体“三宝”,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以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荀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
正确的养生方法应是惜精、养气、守神。
(1)惜精养性——生命之本
孟子说:“人生莫过于食色二欲。”食维持生命,色繁衍生命。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毫无忌讳地谈论饮食文化,然而,谈性则色变。其实,两者是同等重要的。性活动是人的本能,性生活是人类的正常生理活动。饮食需要遵循规律,性生活同样如此,违反规律也要受惩罚。和谐适度的性生活可以提高人的活力和生活情趣,延缓衰老,有益于身心健康。
然而,许多现代人不知道惜精如金,年轻时什么都不相信,只顾狂施乱泻,一到中年便百病缠身,老了才明白,但为时已晚。所以,懂得惜精养性的道理十分重要。
(2)养气——生命的源动力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人体的气,从整体上说,是由肾中精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组成,在肾、脾、胃和肺等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下所生成,并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到。
气是不断充养人体的一种无形物质,气的升降出入就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气也缘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先天之气称为“元气”,存于丹田;后天之气则指呼吸之气与水谷之气,两者相传于胸中而称为“宗气”。元气启动了生命的活动,为后天之气的摄入奠定了基础;而后天之气又不断培补先天的元气,故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除元气、宗气外,根据气在人体内分布的部位、作用、性质不同,还有管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3)守神——生命体的主宰者
神藏于心中,在体外则成为生命的象征,在体内则成为生命的主宰。狭义的神包括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精”为基础,以“后天精”为补养培育而成。
神,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被经常使用的概念之一。《内经》中就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记述。意思是说,神的存在标志着人体的昌盛,而神的消失则说明人体的死亡。可见,神与人体的生死盛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无怨无悔无憾箴言
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大凡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把保养精、气、神作为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
5笔澄锸亲詈玫囊┪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滋补养生膳,就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用包括蔬菜、谷物、肉类在内的各种食物补充和调节人体的营养平衡,同时利用具有的药效调整人体健康。根据中国传统医学观点,食物的客观效果与中药药物有相似之处,历代本草等古籍文献也记载了各种食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和主治。如《本草纲目》收集了1898种天然药物,其中食物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详细记述了其性质、药效、适应证、禁忌证、用量和用法。《本草纲目》在日本江户时代早期传入日本,受其影响出版的《本朝食鉴》等,成为在日本普及“药食同源”思想的基础。迈进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追求健康的方式和手段乃至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虽然各种药物对很多疾病的防治已有相当的效果,但正如俗话所说,“是药三分毒”,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新的伤害,医源性的疾病不断增加,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预防保健,并对非药物自然疗法寄予了厚望,由于现代医学越来越强烈地受到了仪器公司和制药公司的控制,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连发达国家也感到困难重重。因此,美国政府1994年颁布了《饮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观其背景,正是美国医学界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中医食疗的巨大科学价值——饮食补充剂(特别是中草药)的应用,可以以极低的代价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从而大大降低医疗费用。所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减轻社会负担,减少医疗费用,采取了奖励非药物对应疾病,充分利用健康辅助食品的政策。而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医学界也深信,人类的许多疾病的确是由于营养不平衡造成的。可以预见,未来10年中,对具有食疗作用食物的兴趣将大大提高,进一步的研究将深入阐明食物的食疗功效。
西方公认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曾说过:“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你的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这一论断同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寓医于食”的理论不谋而合。两千多年之后,当今世界营养学界也终于承认其所言不差。在2001年8月于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营养学术会议——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上,经过热烈的讨论,同样得出了“食物是最好的药物”的科学结论。
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就是说吃饭是人生的大事。我们大多数特别注重每天都要吃什么,怎么吃,大多都是从口味、营养这些方面来考虑的,很少从中医养生的角度,饮食的选择和搭配来考虑,不同的食物对身体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和帮助呢?
儒家孔子的饮食养生大法值得效仿: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食品品种丰富起来,而且对饮食也已经很讲究了,孔子的饮食观很具有代表性。明代张岱《圭饕集序》中写道:“中古之世,知味唯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细二字,已得饮食之征。至熟食,则概之失饪不食;蔬食,则概之不时不食。四言者,食经也,亦即养生论也。”孔子后来发迹,做了鲁国上卿及鲁国大司寇,俸禄都是“六万斗谷子”。在当时已经是很富裕了,但当时孔子并不因为生活富裕而过奢侈的生活,他对饮食很讲究,他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精细,粗之反;脍,细切鱼和肉,反复用“不厌”二字,极言讲究之致。
孔子也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要求:“士志于道。而耻衣恶食者,未足与论也。”他认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不提倡“耻衣恶食”,其中“恶食”是与饮食上“食不灭杂”的现代营养学中的科学配膳、平衡配膳的理论是一致的。他还明确提出:“肉虽多,不能胜食。”意即席上肉类食品虽多,但吃的数量不能超过“饭量”。这明确地告诉我们主辅食品要合理搭配。只有主辅食品搭配合理,才能充分吸收动物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使人得到合理的养分,有利于新陈代谢和健康长寿。这也是孔子的“食经”使他长寿的奥秘之一。
两千年前的孔夫子都那么重视饮食结构,那么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怎样能使自己的饮食结构更合理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平衡膳食,均衡营养。所谓平衡膳食就是平衡、多样、适量。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平衡膳食,调节好个人的饮食结构,营养学家把常吃的食物分成五大类,只要每天按类别选购食用,就能基本保证营养的平衡。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需的食物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谷物粮食。
这类食物作为主食,是热能的主要来源。因不同的谷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同,所以最好坚持粗粮、细粮搭配。如早上吃豆粥、馒头,中午要吃米饭,晚餐可吃窝头加面汤,不宜长期单调地食用某种细粮,如白米、精面等。
第二类: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