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
芳泽瞧着亲自摆置糕点的太后,不由的笑了笑,“您别忙活了,奴婢可瞧出来了,公主爱吃京都城大街上,一家铺子里的花生,这一大早的奴婢就让人去置办了!”
说着,变戏法似的将坚果盘搁在桌案上,“您瞧,有这个就够了!”
“绿芽尖儿太凉,给备果茶或者花茶。”
太后笑着吩咐。
芳泽很久没见过太后这么激动,这么高兴的样子了,眼角有些湿润,“您今儿一早就说过了,奴婢都记着呢!
备下了,都备下了!”
“好!
好!”
太后连连点头,“那个……有关于月儿的事儿,你吩咐底下人,不许打听。”
芳泽点头,“慈安宫没有多嘴饶舌的奴才,这儿的奴才可都是您亲手挑的呀!”
“多少年了?”
太后问。
芳泽一愣,转而便明白了太后问的是什么,“二十二年!”
“二十多年了!”
太后苦笑两声,“阿鸾走的时候,哀家还只是个贵人,兄长也不是什么丞相,如今啊……当年不好过的,如今都好过了,可这心里还是缺了一块。”
芳泽颔首,“奴婢都明白,算算时辰,公主应该快到了!”
“哀家满脸皱纹了!”
太后面色微白。
芳泽红了眼眶,“那又如何?太后始终是太后。”
外头一声响,靳月迈步进门,“靳月叩见太后娘娘!”
“乖孩子,来,到哀家身边来!”
太后笑着招手,靳月刚上前,她便将手边的暖炉塞进了靳月怀里,“外头冷,暖着手,待屋内坐舒服了再撒开,免得冻着!”
靳月手心一暖,心头更是温暖。
“谢太后!”
瞧着眼前的小丫头,太后微微皱起了眉,当年阿鸾走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年纪,如今知道了底细,她便觉得这丫头越看越像是阿鸾重生。
虽然模样不同,可眉眼间的灵气和温暖的笑容,真是像极了!
“月儿,不要拘谨。”
太后将坚果盘推到靳月跟前,“吃。”
靳月愣了愣,之前瞧着太后很是清冷孤傲,她只觉得这老太太很是高高在上,极不好相处,可如今瞧着……好似越看越顺眼,越看越亲切!
“谢太后。”
靳月倒也不客气。
吃就吃嘛,不吃白不吃!
瞧着这丫头剥花生的娴熟动作,太后心头满是酸涩,阿鸾也喜欢吃这些东西,夏日偷莲蓬,冬日剥花生,爬树掏鸟蛋,下水捉王八,没一刻安生的。
“公主!”
芳泽奉茶,瞧着靳月指尖的动作,扭头意味深长的望着太后。
太后点点头,芳泽躬身退下,不多时便捧着一个盒子回来,长条状的,像是簪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