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孩子最好自己带 > 第四章 爱妻子就是爱孩子(第4页)

第四章 爱妻子就是爱孩子(第4页)

要强调孩子的优点,父母都必须要将眼光置于孩子的“优点”上。孩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具有丰富的个性。因此,不要在孩子间互相比较,而分辨出“好孩子”或“坏孩子”来。的确,“用功”、“乖巧”是一种可以比较的标准,可以用来当成评价的标准。但是,即使不用功,也可能有其他方面的特长。一些爱反抗、看起来不乖巧的孩子,有的却懂得体贴他人。总之,不要以单纯的方式来比较孩子。

光凭一种价值规范来看孩子,容易忽略孩子所具有的其他优点。孩子不仅仅只有一种优点。母亲因为过度热心教育,所以对孩子的看法也过于狭隘。一定要改善这种缺陷,宜从广泛的视野来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且,全家人都必须要认同孩子的优点。然而,这个工作必须要由父亲来推动。

我们的结论是:不能将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母亲,作为父亲,你也有一份责任。

好爸爸绝招:

不能把家教完全交给母亲。

教育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事情。

在教育方式上,父亲要给予母亲更多地指导。

夫妻双方都要认识到,从孩子的立场出发,而不是从父母自身的立场出发看问题。

5做一位善于协调的父亲

小迪的一篇作文被老师推荐给她的母亲,作文题目是“我的父母”——

我的母亲每天都对我说:“你要多用功啊!”上一次考试考60分,我不敢告诉妈妈,但是最后她还是知道了,而且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用功,才会考得这么差。姐姐从来也没有考过这种分数。”吃晚饭时,母亲还向父亲告状。爸爸说:“下次要用功一点。”我觉得今晚真是难熬,躺在床上,却睡不着。后来,听到隔壁房间爸妈谈话的声音。妈妈说:“这个孩子真是糟糕,不用功。”好像又在谈论我的成绩。结果父亲说:“有什么关系,她还是个小学生,到了中学以后,自己就会用功了,这孩子没什么问题的。”父亲的这番话,让我感到很安慰,不久之后就睡着了。

母亲看后沉默长久。最后,她把作文递给了小迪的父亲。她承认这一现实。

由此可知,父亲以长远的眼光对孩子抱着期待之心,对于受到母亲性急的期待而被压抑的孩子而言,的确是一大解救。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有所期待,但是,到底应该期待些什么呢?这是一大问题。拥有大的期待并不好,因为父母的过高期待,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一般而言,母亲对孩子的期待是比较具体的,而且性急地希望赶快看到结果。

从训练排泄开始,母亲就希望孩子能够很快地自立,孩子做得不好,做母亲的就会感到失望。做得很好,就会骄傲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

这一类的母亲,通过对孩子进行具体的、结果非常明确的基本生活习惯的教养,对孩子抱着期待之心。因此,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读书时,这类母亲也会只注意到一些具体的事物来期待孩子。

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希望能够识字、写字、理解事物等。进入小学之后,母亲希望孩子能够提高成绩。而在初中、高中的考试时,也都希望能够进入母亲所期待的学校。如果孩子都做到了,母亲就会很满意地称赞孩子。如果成绩不好,或无法进入母亲所期待的学校就读,那么母亲就会大失所望。

另一方面,父亲对孩子的期待比较抽象,而且具有长期的展望。“这个孩子将来有发展哦”、“虽然现在不用功,但是将来一定是有用之才”,是属于比较抽象的期待,会以长远的眼光对孩子抱以期待之心。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方式不同,这种不同是很重要的。如果父亲也和母亲一样,因为眼前的期待而一喜一忧,则孩子会无法忍受。

有些父亲也和母亲一样,只看孩子眼前的表现。但是这会带来困扰。不要因为成绩退步就引起不安,要以不变应万变的稳定平常的期待之心,看着孩子的成长。

作为父亲,你要在妻子和孩子之间进行耐心地调节,改善妻子的急功近利心理,减轻孩子的压力。善于平衡家庭关系的父亲才是个好父亲。

好爸爸绝招: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父亲应在母亲与孩子之间灵活调节。

当母亲要求过高、压力过大时,要适当给孩子减压。

和妻子协调好教育原则:目光放长远。

6和妻子一起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志军和文丽初为父母。在小宝宝出生后的六个星期里,他们的内心交织着喜悦和焦虑。日常生活好像突然之间失去了规律。为了照顾新生婴儿,他们通常的日程安排被打乱,他们的睡眠时间也随之减少。但这段时间也充满了瑰丽的色彩。任何时候,当他们幼小的孩子哭闹时,只要文丽或志军抱着他轻轻摇晃,并轻声细语地和他说话,他就会安静下来。因为此时,通过这些简单的行为,文丽和志军向婴儿灌输了一种他能够理解的爱的语言。

看到孩子的笑脸,文丽总是想起自己小时候,在铁路工厂那间贫民区的小屋里渡过童年的可怕感觉。总是吃不饱,饥饿而不舒服;周围是嘈杂而奇怪的声音:风的飕飕声,房门的呜呜声、铁锤的砰砰声、孩子的尖叫声、发动机的轰鸣声;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东西在眼前晃动,明亮的灯光使心里充满警觉;风声雨声……只有爸爸回家后,透过所有这些可怕的声音、光线和感觉的袭扰,用一双强壮有力的臂膀将自己抱起,支撑着自己的头,摇晃着身体。然后,听到一种美妙柔和的声音和自己说话。此时,才有一种舒适而祥和的感觉——安全。

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是安全感。每个孩子都需要安全感和稳定感,这有助于他们的发育、学习以及探索,并且有利于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孩子过分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他就会心理失衡,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惧和忧虑。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常常有心理变态的倾向:他们不能对自己和外界做出客观的判断,不是过低就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外界也常常采取十分偏激的行为:不是对外来压力忧心忡忡,从而裹足不前,就是一味蛮干,似乎只有征服以至伤害别人,自己才能感到安全。这样的话,他们几乎注定难以有所作为。因此,“给予孩子安全感是教育的根本。”

令人惊奇的是,给孩子提供安全感是如此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用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日常生活可以形成有效呵护的模式。你所给予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也教会了他懂得因果关系的概念,这一概念,日后将有助于他的智力发展。孩子知道,当自己哭闹时,你会抱起他们;当撒尿了或不舒服时,你会让他们感到干爽舒适;当嘟嘟哝哝咿呀学语时,你会和他们说话。这些早期经历,能为孩子提供一种美妙、温馨、安全的感觉,并为日后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好爸爸绝招:

在孩子的整个童年时期,每日给予他们教育和关爱。

建立一个日常家庭作息时间表。为孩子起床、上学、放学、吃饭和睡觉等日常活动,制定一个固定有序的计划。

坚持每天花时间,和孩子进行一对一的阅读。如果你选一些符合孩子的兴趣和性情的书籍或文章,相信学龄儿童甚至青少年也会乐于享受与父母相处的这段美好时光。

经常在安静的时候向孩子表达你的呵护与训诫,在孩子成长的不同年龄段,不断更新其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