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天幕系统 > 第89 章 千古半帝唐明皇二(第2页)

第89 章 千古半帝唐明皇二(第2页)

大唐诗人:我们要多多的写诗,就不信了,自已还没有一首代表作了,早晚有一天,后人会惊于我的才华。

有些想要流芳千古的老祖宗有找到一个渠道,不是只有当官还能流芳百世的写诗也可以。

清乾隆;“哼,这李白杜甫的诗加起来还没有朕的多,来人,伺候笔墨,朕又有灵感了。”}

【然而,李隆基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重用宦官,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

(哎,成也李隆基,败也李隆基!)

(当他一日杀三子时,就往昏君的路上越走越远。)

(安史之乱不仅使大唐由盛转衰,他还是华夏继五胡乱华后的又一至暗时刻。)

(安史之乱后大唐人口直接缩减到1700多万,人口直接减少了60%)

(据调查,同一时代对比,安史之乱的死亡占比比二战死亡占比还多。)

(安史之乱后,中央权力大大削弱,再也掌控不了地方势力。)

(唐朝皇帝就如东周时期的周天子一般,是个吉娃娃。)

{老祖宗们看到这一变故,来了来了,精彩部分来了。

“哇哦,虎毒还不食子,这个皇帝竟然在一天之内杀了三个孩子。”

看到仅仅八年战乱,就让那个大唐分崩离析,盛世不再,再看看那死亡人数,他们可是知道后世近代死了多少人,没想到安史之乱竟然死了这么多。看着天幕上那个胖子,又看看天幕给他们补充安禄山的官位惊呆了:“这个安禄山势力这么他,他到底怎么想了,给他这么大的权利。”

看着天幕上正在击鼓逗乐的大胖子:“看来这个安禄山还是胡人,他们关系是这么好的吗?”

唐朝开元年间的百姓们看着在宴会上嬉笑欢乐的场景,再看看他们一脸享受的陛下:“这还是天幕上讲的那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吗,这么不可信呢?”

“皇上不会被那个孤魂野鬼附身了吧,不然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要不要找个大师做做法,把那个皇帝还给我们。”

“待在陛下身体里的妖怪你赶紧走吧,把原来的皇帝还给我们。”

唐太宗眼前一黑,晃了晃身子,扶着龙椅,凤宝,朱雀和李丽质一脸担忧的看着阿耶,赶紧上前依偎在阿耶身边,想要阿耶不要这么伤心。二凤搂着自已的子女,看着天幕那一句句让人破防的话,还是哭了出来:“呜呜呜,这都是他大唐的百姓啊,该死的李隆基,后世说的对,这时候他就应该去死。”

天宝年间的李隆基瘫坐在龙椅上,“他不就享受了一会儿吗,怎么会变成这个模样,来人,就地诛杀安禄山,史思明,朕要把他们挫骨扬灰。”

开元、天宝年间的百姓们都慌了,“怎么死了这么多,有他吗?他们要怎么办。”}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以诛杀奸臣杨国忠为由发动叛乱,一代天子李隆丢下他的子民,带领禁军逃往四川。

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李隆基被尊为太上皇,后于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葬于泰陵。】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李隆基都不相信他的干儿子叛乱。)

(李林甫都提醒过玄宗安禄山不安好心,可是他不信啊。)

(安史之乱本来可以早早结束的,但是玄宗不信,直到叛军杀到长安才真正相信,然后他跑了,欺长安百姓于不顾。)

(当时的长安百姓一直相信玄宗会平叛战乱,但让他们失望了。)

(逃跑过程中玄宗还猜忌将领,不会打仗就别瞎指挥呗,不听人家的,到最后还怪人家。)

(哥舒翰,高仙芝不就是因为这位而死的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