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说,你认为你怎样就会怎样。因为你的思想不知不觉会使你变成你所想的那样,你对工作没有热情,表现得很消极,那你就不可能在工作上取得任何成就。如果你认为你很虚弱,你的条件不足,会失败,是二流货色等等,这些想法会注定你会平平庸庸地度过一辈子。
反过来,你如果认为自己很重要,有足够的条件,是第一流的人才,自己的工作也确实很重要,那么你很快就会迈上成功之路。
一个长期认为自己工作重要的人,能接收到一种心理讯号,告知他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件做得更好的工作意味着更多的升迁机会、更多的金钱、更多的权益,以及更多的快乐。
踏实肯干,切莫得过且过
尽管如今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公司里仍会有这样一些员工,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总是不能尽职尽责,而是抱着“混”的态度。尽管经常能看到身边许多同事都积极上进、努力工作,但他们却仍然“我行我素,超然物外”;老板和上司都急着出业绩、见效益,但这些仿佛与他们无关。有些员工甚至认为,只要每个月能把工作“混”过去,把工资拿到手,把公司老板和上司都糊弄了,就是自己的一种本事。
这难道真的是一种本事吗?大好时光就这么不经意从身边溜走,而自己却一事无成,这样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
还有一些员工是上司和老板让他干多少他就干多少,认为老板就给那么点钱,自己不值得付出太多。如果上司给自己讲大道理,他们就会装“傻”,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他们为此费尽心思,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所花掉的精力和“聪明智慧”要比真正干工作花掉的还要多。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好好上班,却能够糊弄住公司,能把薪水拿到手就是一种成就。
这一类员工最容易被公司裁掉,我们称其为“得过且过”的职员。
“得过且过型”的员工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真傻”和懒惰的员工,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其实也挺高的,也想过上舒服的日子,但是他们就是不愿意付出,不想动脑子,不愿意多动手,他们一有时间宁可多去玩玩,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以后再努力也不晚。
第二类是“装傻”的员工,他们其实很聪明,有能力,并且也有想法,但是,由于他们认为老板给他们的薪水与他们的付出不能划等号,于是,他们逐渐地对工作能拖则拖、能推则推,实在推不了的,就草草完成了事。
有时候,他们也是为了一份虚荣心,认尽可能少地付出却获得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回报,是能力强的体现,最能表现自己的优越,最能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实,他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如果得过且过,那么他们很快就将面临被替代的危险,裁员名单上他们必定位居前列。
这些员工以为把老板和公司的钱糊弄到手是一种聪明,占了别人的大便宜就是一种成功,这种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当员工以为把薪水“混”到自己的钱包是占了莫大便宜,那么,他们就肯定不知道,糊弄工作的同时迅速流失掉的是自己的青春。到头来,吃亏最大的人只能是自己,不是老板和公司,更不是那些认真工作的人。我们应该明白,老板的钱花出去了还可以赚回来,但青春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更现实的问题是,老板完全可以从人才市场上轻松找到很多比那些“得过且过”的员工更优秀、更便宜的人才。
得过且过的员工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类。
1。挑肥拣瘦。有集体任务时他们专挑肥拣瘦,总是找轻松的事情来做,一点儿亏也不能吃,老想混水摸鱼。
2。推卸责任。遇到问题时他们爱推卸责任,犯了错误时从不愿意主动承认,常常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3。表里不一。他们说话做事常常口是心非,爱撒谎,不讲信用,说过的话当开玩笑。
4。眼高手低。他们对琐碎的工作毫无耐心,一心只想着做“大事”。
5。自欺欺人。他们认为别人多付出真笨,不做多于报酬的事情才是聪明之举。
6。善找借口。他们凡事找借口不找原因,自我设限,转嫁过失。
在职场中总有这样的员工,他们总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上司交办的事情,非常喜欢把工作中出现的困境归罪于别人。有些员工甚至在执行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借口,以备自己万一做不好时推卸责任。
找借口是一种可悲的行为,是对恶劣的工作态度和不称职的工作能力的一种掩饰。这种员工总是能找到层出不穷的借口来为自己推脱。长此以往,别人都在提高,他自己却始终无法胜任自己的岗位,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岁月流逝,错过各种机会。
或许那些五花八门的借口真的能够给人带来暂时的开脱吧,不然的话,何以有那么多的员工热衷于此道呢?
例如,一些营销人员,常常会使用这样的借口:“我有什么办法呢,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太低了”、“我们的产品价格定得太高了,我能卖得出去吗”、“我真的尽力了,可是竞争对手太厉害了”……
一些管理人员常常用这样的借口:“我的同事实在太笨了,做不好在所难免”、“这些人没法沟通,这些规定不能执行下去,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不是太忙了,我一定会把工作做好的”、“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我在等指示呢”……
有些员工在工作中不顺心时,通常会认为:“上司和老板真是有眼无珠,像我这么有能力的人才都没有发现”、“如果我的学历再高些,就一定不会受这种罪了”、“都是同事无能,关我什么事呢”……
这些员工的心思都花在了找借口上,他们从来都没有挑战困难的勇气,遇到难于处理的问题时,总是想方设法地绕过去,或者推卸给同事。他们以为这样做才是聪明人,妄想凭借一些小伎俩在职场上一帆风顺。
其实,老板和同事并不是傻瓜。也许一时的侥幸可以蒙混过关,但如果事事都想蒙混,总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倒霉的会是谁呢?
要诚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记住,撒谎是自毁前程的“最好途径”。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是不会有人喜欢的。如果有人对你也是说一套做一套,你有何感想呢?你是否愿意用自己的坦诚去与别人的虚伪来交换呢?
如果你不能努力提高职场竞争力,早日胜任你的本职岗位,那么被人替代将是不可避免的。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更好
工作态度影响工作的完成情况,更阻碍潜能的发挥,效率因而也降低,这种连锁的骨牌效应,不可忽视。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70%以上的上班族由于“工作压力带来各种健康问题,使人工作效率很低”。另一项由《工业周刊》杂志进行的调查则显示出,有68%的美国人认为他们“在工作中没有丝毫乐趣”。
有责任心的人可以将卑微变成伟大,而缺乏责任心的人则会将崇高的工作变得卑下。
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得更好,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飞利浦公司的口号,这也是每一名飞利浦员工的理念。
对于我们来说,顺其自然是平庸无奇的。为什么可以选择更好时我们总是选择平庸呢?如果你可以在一年之外弄出一天,那为什么不利用这365天呢?为什么我们只能做别人正在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超越平庸?
对于工作,还有一个基本原则,这就是“要做就做得更好,否则就不做。”这与有人说的“能完成100%的就绝不只做99%”是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