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隆正帝,心里肯定不舒服。
毕竟皇帝是要护着贾芸的。
但皇帝就真的对车行没兴趣?
收归户部或是内府,此后朝廷有了马车利器,不知道要节省多少开销!
这也是吴天佑敢应承此事的原因所在。
皇帝会恼,但不会真的恼。
这里头分寸要拿捏的相当巧妙才是。
这也是贾家这几个,必须要出头的原因所在。
“贾珍明白了。”
贾珍抱一抱拳,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沉吟片刻后,贾珍才道:“吴大人,不是贾珍推托,革贾芸出族之事,贾家和贾珍都是令陛下极为不喜。这个当口,贾珍和贾家强行出头,明眼人都瞧的出来是怎么回事,贾珍倒是无所谓,就是贾家的风评,必定会更加不堪……”
吴天佑笑道:“贾将军何需顾虑太多?这世道,嘴巴长在人身上,随他说好了,咱们只要实际好处,一些人说说怪话,何碍于贾家和贾将军呢?至于车行交给户部,贾家和贾芸当然还要留给股份,不然拿什么拦天下人之口?咱们尚书和侍郎都计较过了,此后一切经营交给户部职方司来管,贾芸不用出一文钱的本钱,只要交出马车技术和现有的一切,此后车行给他三成干股,每年年底户部会给他分红。至于贾家,咱们就不按几成来算,宁,荣二府,每年各三千两。赦翁,政翁,每年各三千两,贾将军这里,也有三千两。”
贾珍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向来不太见外人,懒得动弹的贾赦这一次也跟着过来了。
这肯定是吴天佑事前就透过底。
这一次给贾家的好处不小。
宁荣二府各三千,就是六千两。
这是公中的银子。
贾赦,贾政,贾珍各三千,又是近万银子,但这却是给他们各自的私房银子。
不少了。
贾政的月例银子也是二十两。
贾家两府光“丁”就有好几百。
每个丁代表一个成年男子,也代表一户,每一户最少四五口人。
贾家两府的家生子奴仆得超过两千人。
人太多了,导致凤姐在内的很多主子都表示要放一批人出去。
也就是说解除奴契,贾家不卖人,转卖有损形象,也卖不到几个钱。
而是直接解除奴契,给这些人自由身。
但这些奴仆,打死都不愿走!
这在后世是难以想象的事。
给自由还不要?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自由民还真不容易当。
没有地再没有房,只能租房,打短工,选择各种生计来养活自已。
哪有在贾家舒服?
贾家除了有固定月例,还供给餐食,吃的还极好。
那芳官只是小戏子,贫家出身,到贾家没几天,肉都吃不下了,“油腻腻的,谁吃这个?”,也是骄狂之至了。
那些丫鬟也是一样,大厨房的肉吃不下,要到小厨房要炒鸡蛋,炒莴笋,炒青菜。
可见贾府餐食之好,荤腥已经成了负担,各人宁愿花钱买小炒青菜,也不愿吃大厨房的荤腥。
此外就是还有住处。
有发的布料,衣袍,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