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个好看法?”
“色彩鲜艳,用词犀利,标题耸动。”
“我们的杂志也很鲜艳。”她反驳。
“但是他们在版面的安排及相片的搭配上更胜一筹,而且很能抓住读者的目光,比较起来,我们的杂志反而只是颜色多而已,不够吸引人。”
“那用词犀利呢?我们的内容不够犀利吗?”葛姐又问。
“并非我们文词不如他们,而是他们精于在文字编辑上作改变,例如这篇歌星闹三角习题的报导,他们的内容和我们的并没有不同,却在编排上将一些犀利的字句用粗体字突显出来,让人容易抓到重点,阅读时有很精彩的感觉。”
“标题耸动又怎么说?我看不出来我们的标题哪一点输给他们?”葛姐再问。
“如果用画龙来比喻,同样是画龙,我们只画出龙的样子,有形无神;而他们不但画出龙的形体,还画龙点睛,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比如像这一篇,同样是报导明星的丑闻,各家的标题大概都八九不离十、大同小异。他们却不同于其他家,硬是想出一个不同的标题,在我看来,它是一个标新立异的典范,读者就是喜欢不同的口味,当众家媒体都使用差不多的标题时,秘辛周刊反而赢在‘与众不同。”
她一针见血地道出心得感想,完全不隐瞒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么说有点伤人,但不说实话伤人更深。
葛姐在听完她的分析后,凝视她的目光也变得清澈透明。
“熙美,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找你来分析吗?”
她摇头。
“因为你很坦白率真。”
“是您说要听实话的嘛。”她老实说。
意外地,葛姐笑了。“我没看错,你虽然进公司不到半年,还是新人,但对文字的敏锐度很高。”接著,又现出愁容,轻叹。“我虽然在这一行做了十五年,但有时候就因为陷在这个业界里太久,反而不晓得问题出在哪里,所以才需要你以读者的立场、用专业的角度来分析给我听,听完你的想法后,我大概明白为何‘城市眼的销售会不如秘辛周刊了,光是名称上就不如秘辛两个字有力。”说著,葛姐又陷入了深思。
乔熙美很高兴自己的意见对公司有帮助,瞧葛姐想事情想得出神,她不敢打断她,就静静地等著。
突地,葛姐大力拍桌,差点没把她吓得掉下椅子。
“好!就这么决定,城市眼周刊要来个大大的改头换面,我就不信斗不过对面那个臭老庞!”老庞指的是秘辛周刊的老板。
“老庞偷走我的兵,挖走我的将,我就不会招兵买马吗?哼!走著瞧!熙美,你好好努力,葛姐我绝不会亏待你,只要你能挖到大秘辛,我一定会好好奖励你。”
“喔,是……谢谢葛姐。”突然被总编点名重用,令她受宠若惊。
退出办公室后,她心想,公司的人才损失不少,都被挖角到对面去了,她一个小小的记者,如何跟那些在影剧及政治圈叱咤风云的大记者相比呢?葛姐对她很好,她也向来知恩图报,只希望自己有出息,能尽力帮上葛姐的忙,助她和周刊社脱离困境才是。
只不过,小兵真能立大功吗?她没把握。
要不是葛姐,一般知名的杂志社是不会录用像她这种大学刚毕业没多久、初出茅庐的社会新鲜人,所以为了感谢葛姐,乔熙美很努力想尽办法要采访大明星,或是多探听一些名人八卦消息。
但想的容易,做起来却是难如登天。
周刊的卖点主要为名人及演艺界的消息,因为读者爱看,这部分就占了杂志五分之三的页数,各家文字记者莫不努力靠关系、拉人脉。
乔熙美目前能得到的新闻,主要都是演艺圈各家经纪公司主动召开的记者会,或发的新闻稿。
她拿得到这个新闻,别家也拿得到,这样反而没什么看头,她需要的,是独家采访。
“不好意思,我是‘城市眼的记者,这是我的名片,早上我有打过电话说明来意,不知道罗千祥先生是否在?”站在亚洲地区数一数二的“东皇”经纪公司入门处的客服台前,乔熙美恭敬地递上名片,礼貌客气地询问。
客服小姐一见到名片上的职称,立即起了对狗仔记者的警戒,乔熙美当下感觉到对方态度的转变,她虽然涉世未深,人情世故见得不多,但察言观色却很有一套,这要归功于她学生时代的历练。
因为她喜欢当小人物,喜欢静静地做个旁观者,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反应,自然而然对人的喜怒哀乐特别灵敏。
只消一个眼神,她就明白了客服小姐对自己的看法。
又一个自不量力想挖新闻的小记者!虽没说出口,但对方十成十是这么想的。
“罗千祥先生不在。”对方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