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上海的演出,能推迟一个月吗?”王长辉没有回答黄勇的问题,反而提出了一个更加过分的请求。
黄勇皱了皱眉头,为难地说道:“你也看见了,艺术团为此次的上海之行已经做了艰辛的努力和周密的部署,突然推迟,太打击士气了。”
“黄书记,艺术团以前又不是没去上海演出过。”王长辉轻声说道。
黄勇内心为之一震。
他听懂的王长辉没有说出来的意思:艺术团此前的演出,并没有在上海掀起过热潮,引发过轰动。
黄勇深知,此次艺术团的演出形式、曲目和以前别无二致,并没有大幅超越前作,对于能否走向全国,他心里其实完全没底。
他只是求胜心切,但并无求胜把握。
“量变虽然能引发质变,但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我现在已经有了质变的路径,为什么还要坚持量变,而不试试质变呢?”王长辉见黄勇犹豫不决,补充道。
“行,那就等你一个月!”黄勇抬起头,目光灼灼。
王长辉从他的眼神中,重新看到了信任。
会议结束,众人悻悻而归。
最为失落的,还属艺术团的成员们。
他们本已士气高涨、箭在弦上,却也只能收弓搁箭。
“五月二十日晚,古城广场将迎来一次盛况空前的演出,西安大唐芙蓉园沉浸式舞台剧团队的最新力作《大唐西域记》,将在喀什首演、这是一次注入了新疆旋律的历史重现,……”
距离五月二十日还有一周的时间,喀什的宣传机器就已经开始悄然启动,大街小巷都在热议这次演出。
毕竟西安大唐芙蓉园的表演早已在全国声名卓著,大家都十分期待它在喀什古城又有什么不一样的演绎。
“黄书记,票我都给你留好了,到时候你一定要到场观摩。”王长辉给黄勇打去电话,盛情邀请。
黄勇却兴致不高:“那天来观剧的人肯定很多,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书记,你一定得来!这剧是我主导的,你得来捧场,多提宝贵意见。就像上次我在莎句给你提意见一样,千万别客气!”
黄勇闻言,立刻来了精神:“对了,我们十二木卡姆艺术团的节目你准备得怎样了?不是说改头换面吗?那天他们的排练我去看了,别说曲目了,连人的面目都没变!你怎么狡辩?”
王长辉后悔自己快言快语,简直想扇自己几个嘴巴,怎么能引火烧身呢?
“一定哦,一定得到,不然,我亲自开车过来接你!”王长辉不敢接黄勇的话茬,说完立刻落荒而逃,挂掉了电话。
“臭小子,期限一到,我拿你是问!”黄勇呆呆地看着手机,顿生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评审会后,王长辉倒是来过几次莎句,不过从没和黄勇打招呼,径直就去了艺术团。
只要他一去艺术团,传承中心便关门闭户,闭关排练,连演出门票都不卖了!
他还听莎句的干部们说,他们到喀什出差的时候,还偶然在喀什古城撞见过艺术团的成员们。
这伙人自从评审会后,行事就变得神神秘秘。
以前那些大叔大妈在莎句碰见了,还会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这次在喀什撞见了,竟然把头一低,装作不认识,匆匆而过。
“太奇怪了。王长辉到底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听到下属们的汇报,黄勇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