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在他们准备从秘密通道离开时,赵昀回来了,神色紧张地低声说:“外面守卫开始增加,必须尽快撤离!”
芈启深知时间紧迫,他迅速随小队通过狭窄的密道,成功离开了天牢。天牢外,早已准备好的马车正等候在那里。黑衣人迅速将芈启扶上马车,赵昀轻声吩咐:“我们即刻启程,赶回乾国!”
马车飞驰而去,穿过长安的城门,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
与此同时,天牢内的守卫很快发现了异常,立即发出警报。李宪闻讯后震怒不已,迅速下令封锁长安,并追捕逃亡的芈启。然而,乾国的精锐小队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他们一路疾行,避开了秦国的搜捕,成功将芈启送回了乾国。
回到乾国后,芈启被秘密安置在太子李承晚的府邸。芈启看着眼前的乾国太子,心中感慨万千。李承晚毕恭毕敬地向他行礼:“芈王,多年不见,您还好吧?”
芈启微微一笑,目光深邃:“承晚,你救我回来,不仅仅是为报恩吧?”
李承晚神色凝重,点了点头:“芈王果然敏锐。我知道您心中藏有一个足以动摇秦国的秘密。如今乾国危机四伏,我希望能借此机会,联合您,策划一场反击。”
芈启长叹一声,缓缓道:“你是指李站的身世?”
李承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点头道:“正是。如果秦国皇室得知李站并非李宪亲生,而是您与芈月的血脉,秦国内部必将大乱。到时,我们就能伺机而动。”
芈启沉默片刻,思索良久后终于点头:“好,我愿助你一臂之力。只要你我密谋得当,这场反击战未必没有胜算。”
从此,乾国太子李承晚与芈启暗中联合,策划了一场针对秦国的巨大阴谋。而李宪对这一切浑然不知,秦国的未来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芈启与乾国太子李承晚的合作正式展开。两人虽然出身不同,但如今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推翻秦国,借助李站的身世秘密来扰乱李宪的统治。李承晚知道,要击败秦国,光靠一纸身世的秘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筹谋与实际行动。
在李承晚的府邸内,烛光微弱,屋内气氛凝重。李承晚与芈启再次会面,商讨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芈王,如今我们虽然握有李站的秘密,但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得有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手段。您认为该如何让这个秘密传达到秦国,甚至传到李宪耳中?”李承晚低声问道,眼中闪烁着阴谋的光芒。
芈启深吸一口气,目光冷静,缓缓说道:“李宪生性多疑,若贸然揭露此事,反而可能引起他的极度警觉。我们必须让这个秘密在秦国朝堂内部慢慢发酵,最好是通过一些他信任的人之口传出。”
“信任的人?”李承晚微微皱眉。
芈启点头,继续道:“秦国朝中大臣中,不乏有些人心怀不满,尤其是丞相杨安,虽表面上忠心耿耿,但他和李宪的关系早已有些裂痕。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将这个秘密通过杨安传出,李宪必然会疑心重重,届时,李站的身世会成为整个朝堂的焦点。”
李承晚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丞相杨安,确实是个关键人物。不过我们得确保他相信这件事,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
芈启微微一笑:“我们可以安排一个‘信使’,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杨安,装作无意中泄露。只要他稍加查证,便会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届时,李宪必然会怀疑,秦国内部的动荡也将开始。”
李承晚点了点头,计划已成形。随后,他立刻安排心腹人员前往长安,秘密实施他们的阴谋。
与此同时,秦国长安内,皇帝李宪与朝中的几位重臣正在密议。丞相杨安、国师瑶光以及新任西藏总督刘文静都在场。
“楚国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西藏也在刘总督的治理下渐入正轨。如今边境安定,正是大展宏图的时机。”李宪坐在龙椅上,语气自信且坚定。
刘文静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特别是拉萨城的修建,将成为我们在西南的重要屏障。”
丞相杨安则低声道:“陛下,如今边疆安定,内政上也需谨慎处理,臣听闻朝中有些官员对当前局势颇有微词,似乎隐隐有些不满的声音。”
李宪眉头微皱,沉声问道:“不满的声音?什么人敢如此大胆?”
杨安犹豫片刻,低声道:“陛下,虽不是什么大事,但据臣所知,有些人对皇子李站的身份有所议论。毕竟李站并非出身正宫,而是庶子。若将来继位,恐怕会引发更多争议。”
听到这话,李宪脸色一沉,冷冷说道:“李站是朕的庶长子,朕将他视为自己的接班人,有何问题?那些人是在质疑朕的决定吗?”
国师瑶光察觉到气氛紧张,缓步走上前,温声劝道:“陛下,杨丞相所言也是在提醒我们,宫内外的议论不可忽视。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手段,稳定局面,防止这些谣言扩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宪沉思片刻,心中却开始隐隐不安。最近朝中确实有些不寻常的动向,再加上丞相的提醒,关于李站的议论声让他不由得多想。
就在这时,瑶光又补充道:“陛下,臣以为可以考虑提前让李站接触政务,逐渐建立威望,这样一来,那些闲言碎语也会不攻自破。”
李宪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心中的疑虑仍未完全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