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杨安率先开口:“陛下,楚国虽依江而守,但若我们控制了长江水路,楚国再无险可倚。臣建议,派遣水师先行封锁长江,切断楚国的外部援助与粮草供给。”
国师瑶光也微笑着补充道:“楚国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若能出奇制胜,以水师封锁其国,接着陆军突袭,寿郢不战自溃。况且,朕还听闻楚国欲联吴抗秦,然吴国地小,尚不足为虑。”
李宪闻言大笑:“好!楚国已是强弩之末,封锁长江,断其生机,朕必取寿郢!”他当即下令:“命高顺率陷阵营为先锋,直取寿郢。同时,调水师司马光南下,封锁长江水路,不留任何退路。”
接到命令后,高顺领军南下,与水师联合进攻寿郢。而楚国的水军虽强,但面对秦军的水陆双重夹击,终究难以支撑。长江水路很快被秦国水师封锁,寿郢内的物资供应逐渐枯竭,民心动荡,楚国的防线迅速崩溃。
寿郢城中,芈启站在城墙上,望着已经封锁的长江,眼中满是绝望:“天不佑我楚国!”他知道,楚国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不久之后,高顺的军队成功突破寿郢的防线,楚国残余的抵抗力量彻底瓦解。寿郢被秦军攻破,楚国正式宣告灭亡。芈启最终被俘,结束了楚国的历史。
李宪在长安接到寿郢破城的捷报时,龙颜大悦,宣布楚国正式并入秦国版图,至此南方再无敌手。长江以北的诸国,尽数归于秦国掌控。秦国的版图再次扩大,李宪距离他统一天下的宏愿又迈进了一大步。
随后,李宪下令封高顺为南方大将军,节制南方军务,继续稳定新占领的领土,同时加速推进寿郢的城防建设,确保秦国对南方的统治更加稳固。
芈启被俘后,被押解至长安。李宪并没有立即将他处决,而是下令将他囚禁于长安的天牢。天牢阴暗潮湿,铁链叮当作响,墙壁上沾满了岁月的痕迹。芈启独自坐在牢房的角落,眼神复杂,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他心中藏着一个秘密,一个关于李宪庶长子李站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他这些年来唯一未曾透露的东西。
芈启原本是秦国的大良造,曾经身居高位,权势滔天。然而,他在朝堂上的一次叛乱失败,导致被秦国追杀。为了逃避追捕,他隐姓埋名逃到了楚国,最终成为楚王,并逐渐崛起。然而他从未忘记那段往事,特别是他与秦国皇贵妃芈月的隐秘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芈月曾是秦国后宫中最得宠的皇贵妃,风华绝代,但她与芈启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往。在芈启担任大良造期间,他与芈月相识相恋,甚至生下了一个儿子——李站。然而,这个孩子被秘密送入宫中,由李宪认作自己的庶长子。李宪从未知道李站的真正身份,而芈月也带着这个秘密离世。芈启却一直将这个秘密深藏心中,任凭岁月流逝。
被关押在天牢中的芈启时常思索,李站如今已长大成人,成为秦国的未来储君。芈启心中有着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儿子的牵挂与愧疚,也有对李宪的不满和仇恨。他明白,如果李宪得知真相,李站的命运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天,李宪派人来到天牢,看望被俘的芈启。负责监押的狱卒将此事通报后,芈启意识到,或许自己与李宪的终极对决即将到来。尽管他心里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但他依旧在权衡,是否要将这个秘密告知李宪。
几天后,李宪亲自来到天牢探视芈启。天牢的大门缓缓打开,李宪在数名侍卫的簇拥下走进来。芈启抬起头,目光冷峻,但却掩藏不住心中的波澜。
李宪站在芈启面前,凝视着这个曾与他交手多年的对手,淡淡开口:“芈启,朕原本可以杀了你,结束你的一切。但朕留下你,是因为你还有用。”
芈启冷笑了一声,语气不屑:“用?李宪,你的天下已经尽在掌握,我还有什么用?”
李宪眼神锐利,缓缓说道:“楚国虽已灭亡,但朕知道你手中仍握有秘密。你或许还不知道,你的性命并不全是因为仁慈,朕知道,你在大秦朝的旧事并不简单。”
芈启闻言,心中一颤,他知道李宪可能已经嗅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尽管如此,他仍保持着冷静,沉声道:“你想知道什么?”
李宪眯起眼睛,冷冷说道:“李站,朕的庶长子,与你有何关系?”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击中了芈启的内心。他万万没想到,李宪竟然已经怀疑到这个地步。然而,他依旧不打算轻易吐露真相。他目光闪烁,沉默片刻后淡淡说道:“他是你的儿子,难道不是吗?”
李宪的目光愈发锋利,他盯着芈启,仿佛想要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更多线索。然而芈启早已习惯隐瞒秘密,表情没有丝毫波动。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整个牢房里只剩下铁链轻轻晃动的声音。
李宪终于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但他心中种下了更深的怀疑。
而芈启知道,李宪离开后,自己将面临新的审问。他还在犹豫,是否要彻底揭开这个埋藏已久的秘密。如果真相大白,李站的命运将会如何?秦国的皇室又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动荡?
夜深人静,芈启倚靠在冰冷的石墙上,望着昏暗的牢房,心中泛起阵阵波澜。他知道,这个秘密早晚会浮出水面,而李宪也终将面对那个无法逃避的真相。
乾国太子李承晚自知乾国自从战败割让蒲阳后,形势岌岌可危。然而,楚王芈启的被俘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他深知芈启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不仅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还曾是秦国的重要人物。更为关键的是,李承晚得到了一些隐秘的消息:芈启手中握有关于秦国皇室的惊天秘密,尤其是关于李宪庶长子李站的身世。这一秘密如果利用得当,或许可以成为扭转乾国局势的关键。
于是,李承晚秘密派遣一支精锐小队,准备将芈启从长安天牢中救出。这项任务十分危险,长安守卫森严,天牢更是重中之重,常年由秦国最精锐的护卫把守。但李承晚不惜一切代价,他知道,一旦成功,这将是乾国的一次反击的机会。
月黑风高的夜晚,长安城静悄悄地笼罩在深秋的夜幕中。天牢外围巡逻的士兵按部就班地走动着,丝毫没有察觉到一支黑衣小队已经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城中。
这支小队由乾国太子心腹之人率领,个个身手不凡。他们利用早前准备的假通行令,顺利潜入了天牢的外围。领头的黑衣人名叫赵昀,是李承晚手下的第一高手,身手敏捷,心思缜密。
当他们悄然接近芈启的牢房时,赵昀低声吩咐道:“一会儿我引开守卫,你们迅速突破牢门,带走芈启。记住,一切动作要快,绝不能惊动秦国的守卫。”
话音刚落,赵昀迅速跃上天牢的房顶,扔出一块石头,打中了远处的铁栏。铁栏发出的声响立即引起了守卫的注意,几名守卫匆忙前去查看情况。趁着这一瞬间,小队迅速行动,将牢门的锁撬开。
牢房内,芈启正独自坐在石板床上,眼神空洞,似乎早已认命。然而当他听到牢门轻微的响声时,他立刻回过神来。黑衣人迅速冲进来,低声道:“楚王,太子派我们来救你,快跟我们走!”
芈启目光一闪,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可思议的神情。他没想到乾国太子竟然会派人来救他。这不仅是对他的救命之恩,更是一线新的希望。他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一句话,立刻随黑衣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