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便是从邮政所系统传来的消息,不仅是京城周边的邮政局,大量的知青买邮票写信邮寄到《诗刊》杂志社。
全国各地的邮政系统,都反馈有上百名以上的知青们,看完了《诗刊》后,就立马买邮票写信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钟跃进。
“火了!真的火了!主编,爆了!真的卖爆了……”
《诗刊》杂志社办公室内,副主编田间接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后,兴奋地对主编严辰大声喊道。
办公室里的其他编辑们,也都一个个欢呼了起来。
“具体说说!”
主编严辰也是心情大好。
其实他接任《诗刊》主编,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作为国内第二家复刊的杂志,还是唯一的诗歌杂志,如果不能做出一点成绩来的话,简直就是文艺界的罪人了。
所幸的是……
这才复刊不到十期,就挖掘出了一首可以火遍全国的伟大诗歌来。
“五万册销售一空,新华书店让我们马上再印十万册!
不可思议啊!主编,一首诗,就让我们《诗刊》的销量翻了两番了啊!”
副主编田间兴奋地说道,“还有全国各地要给钟跃进寄信的知青,那真的是排起了长队。
邮政系统的同事友情提醒我们,得准备大卡车来装信了。”
在场的编辑们,听到这些鼓舞人心的话,一个个也都兴高采烈,觉得这些日子来的加班,真的是没有白费。
当然,其中最兴奋的莫过于是实习编辑李英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她首先挖掘出来的,看到的第一眼就预言将会火遍全国。
没想到现在真的如她所说的,在全国各地都造成了轰动的效应。
“恭喜你啊!李编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火了,你的那篇赏析,也会跟着火起来的,甚至被收录到我国的诗歌历史介绍里了。”
“恭喜!恭喜啊!不得不说,李编辑你的运气是真的不错。
我们有些编辑,可能审了一辈子的稿,都不见得能收到一篇这样水平的诗歌投稿呢!”
……
其他的编辑们,也纷纷祝贺起李英来。
编辑就类似于“伯乐”,能够发掘出有价值的诗歌,并且火爆全国,可以说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成绩了。
李英也是谦虚地笑着应道:“这和我关系不大,是钟跃进同志有才华,写得好。
我只是运气好而已,这样伟大的诗歌,不管是哪个编辑看到,也绝对不会埋没的。”
说完,她又转头询问主编严辰道:
“严主编!那现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影响力已经初显,是否可以考虑让钟跃进同志也成为我们杂志社编辑的一员了呢?
他应该已经具备这样的资格了吧?”
“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已经是现象级的诗歌,极有可能会成为特殊时期后,诗歌流派的代表作。
足以证明,钟跃进同志本身就具备极高的文学创作能力与素养。
加上他自身也有进《诗刊》当编辑的愿望,我个人是非常欢迎他加入《诗刊》的。”
严辰点点头,十分认可地说道。
“那我现在以《诗刊》的名义,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火,以及这个好消息,都写信告诉他?”
李英也是个急性子,她觉得,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好消息都告诉钟跃进,让他也好好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