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说:“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不仅能消极选择反应,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惹人厌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意志薄弱难成大事,一个人要想成功,把失败写在背面。就必须拥有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意志薄弱难成大事
古人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见,坚强的意志对于人生有着极大的作用。莎士比亚的“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园圃,我们的意志就是这园圃的园丁。无论我们插蓖麻,种莴苣,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者单独培育一种草木,或者使全园万卉纷呈,或者让它荒废也好,或者把它辛勤耕耘也好,那权利都在于我们的意志。”
名人视线
拳王是怎样的炼成的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重量级拳击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4年来未登上拳台的拳王阿里此时体重已超过正常体重20多磅,速度和耐力也已大不如前,医生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然而,阿里坚信“精神才是拳击手比赛的支柱”,他凭着顽强的毅力重返拳台。
1975年9月30日,当33岁的阿里与另一拳坛猛将弗雷泽第三次较量(前两次一胜一负)。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精疲力竭,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让他轰然倒地,他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着性命坚持着,不肯放弃。他心里清楚,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只有出气之力了。
比到这个地步,与其说在比气力,不如说在比毅力,就看谁能比对方多坚持一会了。他知道此时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誓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仍存着体力。
这时,阿里的教练邓迪敏锐地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意思,他将此信息传达给阿里,并鼓励阿里再坚持一下。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
果然,弗雷泽表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裁判当即高举起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便眼前一片漆黑,双腿无力地跪在了地上。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他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是坚持!成功出自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在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时刻,阿里坚持到胜利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成就了他辉煌人生中的又一个传奇。
不管你是上苍的宠儿,还是人世间的幸运儿,你的一生都不可能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当有一天不幸叩响了你人生的大门,譬如,你突然失去了自己的亲人,突然病魔缠身,突然生意破败,你怎么办?怨天尤人,号啕大哭甚或抛弃生命,那你就是一个弱者。你应该“临危而不惧,遇变而不惊”,应该沉着冷静,不灰心、不气馁,以超然之毅力、坚韧之意志面对困难,接受困难,并战胜困难!
?毅力也称意志或坚持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西方有一句谚语:“有毅力的人,能从磐石里挤出水来。”安格尔认为:“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这些都说明了毅力的重要性。这正说明了“成功的大门永远敞开着”。我们在那些表面上“不可能”的困难面前却步不前,是否就是因为缺少了福格的这种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毅力呢?
狄更斯认为:“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富兰克林认为:“唯坚忍者始能遂其志。”马克·吐温则认为:“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从这些伟人、名人的格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毅力对于事业的成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人生道路到处布满了荆棘,有着各种各样的挫折。走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如果你不具备坚强的意志,那么意味着你难以成就大事,你的一生只是平庸一生。如果你有坚强的意志,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不会停下来,跌倒了爬起,再跌倒了再爬起。就这样,你获得了真正的人生,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坚强的意志是心理支柱。对于人来讲,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成了一具无生命的躯壳,一个临死的灵魂。因此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坚强地去面对,去拼搏,这样就会像阿里一样获得真正的人生和成功。
?那么,该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呢?很简单,只要你确定人生的目标,专注于你的目标,那么你所有的思想、行动及意念都会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坚强的意志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你必须具有坚持把工作完成到底的能力。它是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的一种象征,这也是你发展成为别人的领导者并赢得卓越的驾驭能力所必需的一种个人品质。实际上,意志力是与勇气紧密相关的,当事态真正遇到困难时你所必备的一种坚持到底的能力,是需要跑上几公里还得具有百米冲刺的能力。它也可以被认为是需要忍受疼痛、疲劳、艰苦,并体现在体力上和精神上的持久力。
意志是你在极其艰苦的精神和肉体的压力下长期从事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力,它是需要你长时间付出的额外努力。那是需要你大口呼吸的时刻,而且它也是一种你想具备卓越的驾驭人的能力所必须培养的重要的个人品质。
?
成功维他命
意志力从何而来
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当人们善于运用这一有益的力量时,就会产生决心。而人有决心就说明意志力在起作用。人的心理功能或身体器官对决心的服从,正说明了意志力存在的巨大力量。
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毅力呢?
1。强化正确的动机
斯大林说,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崇高的人生目的激发出坚韧的毅力。人们的行动都是受动机支配的,而动机的萌发则起源于需要的满足。什么也不需要或者说什么也不追求的人,从来没有。人,都是有各自的需要,也有各自的追求;只是由于人生观的不同,不同的人总是把不同的追求作为自己最大的满足。
2。从小事做起
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生活一再昭示,人皆可以有毅力,人皆可以锻炼毅力,毅力与克服困难伴生。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增强毅力的过程。毅力不很强的人,往往能克服小困难,而不能克服大困难;但是,积克服小困难之小胜也能使人大困难之毅力。
小事情很多,从哪些小事情做起,有的人好睡懒觉,那不妨来个睁眼就起;有的人“今日事,靠明天,”那就把“今日事,今日毕”作为座右铭;有的人碰到书就想打瞌睡,那就每天强迫自己读一小时的书,不读完就不睡觉,只要天天强迫自己坐在书本面前,习惯总会形成,毅力也就油然而生。人是需要从自己做对的,因为人有惰性。克服惰性需要毅力。任何惰性都是相通的,任何意志性的行动也是共生的。事物从来相辅相成,此长彼消。从小事情就可以培养大毅力,其道理就在其中。
3。培养兴趣能够激发毅力
有人说兴趣是毅力的门槛,这话是有道理的。当然人的兴趣有直观兴趣和内在兴趣之分,但两者是可以转换的。例如:有的人对学外文兴味索然,可他懂得,学好外文是建设四化的需要,对这个需要,他有兴趣,因此他能强迫自己坚持学外文。在学的过程中,对外文的兴趣也就能够渐渐培养起来,这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激发他坚持学外文的毅力。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某项工作发生内在的稳定的兴趣,那么,令人向往的毅力不知不觉来到他身边,也就成为十分自然的事情。
4。由易入难,既可增强信心,又能锻炼毅力。
有些人很想把某件事情善始善终的干完但往往因为事情的难度太大而难以为继。对毅力不太强的人来说,在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穿破口时,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由易入难的原则。美国学者米切尔·柯达说过:“以完成一些事情来开始每天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管这些事情多么微小,它会给人们一种获得成功的感觉。”这种感觉无疑有利于毅力的激发。柯达的话看来对于我们干其它事情,也会有启发的。
要成功,勤奋是关键
只有无止境的追寻,才能到达成功的理想境界,领略无限风光。即使天生愚钝的人,只要真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只要笨鸟先飞,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名人视线
不惜力者有人敬
1931年,15岁的王永庆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回家。他本想在家乡找一个帮工的活儿,挣些钱补贴家用。但他花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有找到,不得已,只好背井离乡,到了粮食集散地嘉义,在一家米店当了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