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谁没有烦恼、痛苦的时候?谁没有恐惧而想逃脱的时候?但逃避它只会让你沉溺于痛苦中,一蹶不振,或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地及时行乐。从而无从找出烦恼的根源,勾勒出生命的本来面目。其实逃避现实的只是一种选择,只要你锻炼成功的个性,勇敢地面对抉择,便会自己拯救自己。
被动就要挨打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这是因为其他敌人都容易战胜,惟独自己是最难战胜的。有位作家说得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名人视线
找打的李小龙
李小龙初学武术时,也避免不了被动挨打的命运,但他的超人之处在于挨打之后不是退缩逃避,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韬光养晦、独善其身,而是变被动为主动,继续到胜利者和高手那里找打,在最短的时间内缩短彼此的距离,在超越自己的同时也领先他人。
李小龙开始学咏春拳,初有所得,稍感得意,却被另一家武馆的一个端茶倒水的小生用“王家腿”轻轻松松地打倒在地。他备感羞辱,也深感震惊,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他没有躲起来独自发奋练拳,待到感觉良好再去雪耻,而是在挨打之后毫不削减自己的勇气、信心和锋芒,轻轻地抖落掉伤痛,前往这家武馆主动找打,请那个小子再次痛打他一次。而他在找打的过程中终于悟透了对方拳术的精妙之处,比较出了咏春拳和“王家腿”的区别:前者的优势在于速度,长于黏打,越近越容易发挥特长,打在人身上就像锤子凿了一样;而后者的力量在于凶狠,动作幅度大,擅长拉开距离跟人打,待对手出现空当,一脚便可解决问题,踢在人身上则如同被大棒子砸了一般。
找打可能依然会输,但这种输在本质上跟被动挨打不同,因为它是主动找上门的,是前来寻找暂时落后的原因的,输了却得到更多。切身体验彼此的差别,在最小的距离里知己知彼,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准症结,最终“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最快的速度直截了当地提高自己,超越自己,别人再也不能够轻易地打倒自己。
李小龙主动找打的结果是,他将“王家腿”的精妙之处运用到咏春拳上,改善和提高了自己的拳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对手变成手下败将,大大出乎对手和师兄们的意料。
师父告诉李小龙:与其说武术是练出来的,不如说它是打出来的。这个“打”字可做“挨打”讲,更可做“找打”讲,不过在李小龙那里“挨打”永远不如“找打”,这也是他最终能够成为一代宗师和巨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后来。李小龙跟师父学寸拳,这是一种近距离攻击的拳法,他没有像师兄们那样跟着师父一招一式的练习,而是主动找打,请师父用寸拳直接打在他的身上。好让他切身体验寸拳的力量和奥妙所在。这让师兄们吃惊不小,师父的寸拳可是致命的武器。但李小龙认为一个不能经受挨打的人不必练武,而一个不能主动找打的人不会成大器。他坚持以这种独有的方式向师父虚心请教,师父也大为赞赏他的这种非凡的武术精神,满足了他找打的要求。因为找打,李小龙跟寸拳来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他参悟到了其中的玄机,再加上夜以继日的刻苦练拳,很快掌握了所谓“力从地上起,拳从心中发,节节能发劲,攻守寸位间”的寸拳,不但能够一拳打烂木板,而且拳拳都能打出不可思议的力量。
后来到美国,李小龙继续实践自己挨打不如找打的练武精神,向空手道高手、柔术大师、拳王们一一找打,取百家之长,补自家之短,打破当时武术家们闭关自守的时代局限,创造出练武者共享的截拳道,成为令后人无比敬重热爱的创新武术家。
变被动挨打为主动找打,就是要放下虚荣心和羞耻心,不搞隔靴搔痒式的自我挑战,坦坦荡荡、理直气壮地去找对手请教切磋、提高进步,在最短的距离和时间内告别落后,远离失败。这种精神不但可以让人领先一个对手,而且能够使人超越更多的人,包括自己。
挑战是一种动力,敢于挑战自我是一种无畏精神。我们无所畏惧,唯一畏惧就是畏惧自己,所以战胜了自我就征服了一切。
挑战自我是生命的要求。人活在世上,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慵懒自私的人,永远也享受不到人生的真正乐趣。只有努力创造,全力拼搏,不断超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位置,使生命的碰撞发出耀眼的火花。
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而只有那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挑战的人,才是真正的胜者。正是这种挑战,才使人类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到文明昌盛的今天。
成功维他命
如何迎接自我的挑战
1。正视挫折
我们不能向现实人生奢望什么。要成功,我们必须正视生活,正视挫折。对挫折,巴尔扎克曾说过它是“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为什么同样的挫折会有个不同的后果呢?关键就在于对挫折的态度不同,正视挫折者,挫折将迎刃而解,畏惧挫折者,只能在失败的痛苦中挣扎,只能放弃成功的希望,甚至在挫折中毁掉自己一生。
2。拥有坚韧
坚韧是什么?坚韧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多舛,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砺和艰难;坚韧就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坚韧就是突破,就是希望,就是创造,就是追求。我们无论对待何种事情,都要拥有坚韧的品格,拥有坚韧的力量,拥有坚韧的精神。拥有坚韧,人生的种种挫折都将逐步融化;拥有坚韧,人们的意志将愈挫愈奋;拥有坚韧,我们的生命将变得更加灿烂辉煌!
3。敢于竞争
竞争不是狭隘的排挤,而是积极的参与,是认识他人,超越自我,是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竞争使人难以忍受,使人步履维艰,但它能使强者站得更挺,走得更稳,产生更强的斗志。我们在对等命运时,要敢于竞争。只在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地展现实力展现希望、展现成功。
4。勇于尝试
自从乌润的眼珠迎来第一轮朝阳,我们便开始尝试。我们尝试那寂寞的秋夜,我们尝试那明媚的春潮,我们尝试着惨痛的失败,我们尝试着辉煌的成功,我们在尝试中长大成人,我们在尝试中塑造自我。
我们生活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我们就应该大胆在尝试我们多彩的生活,正视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培养出坚忍不拔的品格,成功地挑战自我。成功的挑战意味着毛毛虫羽化成蝶、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旅行者走出沙漠,攀登者登上顶峰。
挫折是成功的必修课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以后从此一蹶不振。只要信念还在,没有人可以将你击倒。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它够磨炼人的意志,给人以丰富的经验,增强性格的坚韧性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人们产生创造性思维,寻找到更好的人生道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我们要从困境中坚强地走出来,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面对挫折。
名人视线
1984年,可口可乐公司遭到百事可乐公司强有力的挑战,为了扭转不利的竞争局面,可口可乐公司把重任交给了塞吉诺·扎曼。扎曼更换可口可乐的牌子,标之以“新可口可乐”,并对其大肆宣传。
在新的营销策略中,扎曼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自以为是,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顾客口味的不可变性,他将老可口可乐的酸味变成甜味,这就违背了顾客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结果,新可口可乐成为继美国著名的艾德塞汽车失利以来最具灾难性的新产品,以致79天后,“老可口可乐”就不得不改为“古典可乐”。
扎曼的失败对他在公司的地位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久,饱受攻击的他黯然离职。当扎曼离开可口可乐公司以后,有14个月他没有同公司中的任何人交谈过。
对于那段不愉快的日子,他回忆到:“那时候我真是孤独啊!”后来他和另一个合伙人开办了一家咨询公司,在亚特兰大一间被他戏称之为“扎曼市场”的地下室里,他操纵着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和一部传真机,为微软公司和酿酒机械集团这样的著名公司提供咨询。他的信条是:“打破常规,敢于冒险”。
在这个信条的指引下,扎曼为以微软公司、米勒·布鲁因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客户成功地策划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战略。最后,甚至连可口可乐也来向他咨询,请他回来整顿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罗伯特也承认:“我们因为不能容忍错误而丧失了竞争力,其实,一个人只要运动就难免有摔跟头的时候。”
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失败,扎曼证明了他是一位有勇气面对解雇、降职以及某种程度的失败,最后又能东山再起的人。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价,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在挫折面前我们要做勇士,而非懦夫,我们要勇敢地站起来,而非一蹶不振。我们要睁开智慧的双眼,而非深埋沉重的头颅。要知道没有河床的冲刷,便没有不屈的人格、完整的人生。我们只有把失败和挫折看成是成功和胜利的前奏曲,才能在跌倒之后爬起来,满怀信心地继续前进。当我们战胜挫折,克服困难,最后获得成功时,就会领略到最大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