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羲笑着摇头,“无了。”
不懂武术套路的李孟羲,能记得钩剑这么一个用法,已不错了。
——
在之前的五月末,方把诸如漆器,绞丝,蹂制皮革,弓箭制作,等等各种生产开始激励起来,时间没多去多久,效果已显现了。
六月二日,有匠人找来,匠人是铁匠,属于铁匠当中的锻甲匠人。在之前,军中要生产农具,要生产矛头,要打造各类金属工具,没有造甲的需求,这因此甲匠一直闲着。
自五月末各业开启之后,甲匠开始自发的筹备工具,然后试手做了一些甲片,今日,做得了一定数量的甲片,甲匠把之拿过来了给李孟羲看了。
李孟羲拿着甲片打量着,甲匠所锻造的甲片跟寻常汉军铁甲上拆下来的那些甲片无甚大的区别,形制都是一样,都是上带十个八个孔的长条形,可以看的出来,甲匠对甲片的打造非常用心,甲片很规整,厚薄均匀,且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过的,甲片上面很平滑,微微反光。
李孟羲照惯例,先是对甲匠好一阵夸赞,夸赞起手艺高超。
甲匠被夸的笑了。
话说完,李孟羲提议,“可否让我看看这铁甲片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吗?”
锻甲不是什么秘密,如何不能,甲匠欣然无比的邀李孟羲前去一观。
到铁匠营,甲匠来到工位开始筹备打铁事宜,李孟羲就在旁看着。
一开始的锻打流程,跟锻造其他铁器没什么区别,都是先舀上一勺半熔融的铁水倒在铁墩子上,然后拿钳子夹着,拿锤子叮叮当当的砸。
再之后,铁水打成类似锻造刀剑时的长条形,然后也同样是多次折叠锻打,重复锻打了好多次。
第三个步骤,甲匠将锻打多次的铁条不停的往薄了打往细了打,最后把通红的铁打的跟皮带一样细细长长的一条。
到这一步,李孟羲略有明悟,他猜测,下一步该是把这一长条的铁带截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再拿凿子钻了洞。
实际情况也的确是这样,不同的是,匠人是先打的洞,匠人一手拿个小凿子,一手拿个小锤子一锤一凿的沿着铁带边缘敲了好多的小洞,洞开完,又拿小锤子正反两面轻轻捶打以修复凿痕。
接着是,甲匠又换了一个类似斧头的工具,斧刃在下抵在铁条上,锤子在上敲击斧刃之背,把铁带切成一个个的小块。
到这一步,甲片就被分割出来了。
后,甲匠拿了一个玩具般大的指头粗的小的不能再小的极小号锤子,把一枚枚切割好的甲片夹起来,用小锤精修甲片的边缘轮廓,最终,把甲片塑造成了边缘圆润的形状。
这一些工作做完,得甲片五枚,五枚甲片被匠人丢到炭火里埋着烧了一阵,这一步,李孟羲懂其原理,乃是退火。
退火原理是,锻打过程中,甲片或是刀剑内部有很多锻打造成的裂纹或微观上的坑洼,所以,锻打成型之后,可以把定型的甲片放到火里高温加热一阵,铁在高温状态下,会变成熔融状态,具有一定流动性,借助这种微弱的流动性,通过以“自流平”的方式,把锻打的裂纹或微观上的坑洼自动平复。
退火需要高温,但过高温度,又会使铁融化,所以,退火的温度是使铁略微融化了一点点但又不致变成铁水的那种温度状态。
退火需要漫长的过程。
等了足有一个时辰,匠人把甲片从火里取了出来,放到铁墩子上,任其自由冷却。
高温保温是退火,那么从高温自由冷却,则是正火,正火跟退火目的其实是一样,都是为了均匀铁件内部的结构。退火算是对锻打造成的裂缝坑洼的内部瑕疵的“大调”,正火则是“微调”。
一段时间过去,甲片渐渐冷却,甲匠拿着还微微发热的甲片过来,说甲片已打好了。
李孟羲顿时皱眉,“不用淬火的吗?”
甲匠一脸迟疑,“……不必吧?”
分歧出现了,甲匠说锻甲从不淬火,说一淬就坏。
李孟羲就不解了,于刀剑,淬火之后,刀剑硬度明显增加,为何到甲片这里不能淬火了。
心下疑惑,李孟羲令匠人淬火试试。
就五个甲片,匠人拿其中两片甲放到火里烧了一阵,烧到白赤的时候用铁钳子夹着嗤的一声放到冷水桶里。
甲片从冷水中取出,淬火完毕。
匠人为证明李孟羲是错的,他当着李孟羲的面,把淬火后的甲片轻轻一掰,卡察一声脆响,就见没怎么用力,甲片轻而易举的一掰两断了。如此脆弱,有个锤子的防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