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得知消息后,以守为攻,屯重兵于江口坚守。楚国见吴国有所准备,不易取胜,就转而攻打一直归附于晋国的郑国。双方交战,郑国自然不是对手。楚国大夫穿封戍活捉了郑国大将皇颉,大胜而归。
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也想在主公面前领功请赏,便想从穿封戍手中夺走皇颉,将此功据为己有,穿封戍当然不同意。
于是,公子围便仗着自己是楚康王的弟弟,来了个恶人先告状。他对楚康王说:"我捉住了郑国大将皇颉,不料却被穿封戍抢走了。"
过了一会儿,穿封成押着皇颉前来领赏,并向楚康王陈述公子围要从他手中抢夺皇颉、冒功领赏的事。
两人各说各有理,楚康王一时不知谁真谁假,就让太宰伯州犁来决断。
伯州犁早就有心逢迎公子围,只是平时没有机会。现在楚康王要他决断公子围与穿封戍的争执,真是天赐的一个向公子围献媚讨好的好机会。于是,就对楚康王说:"俘虏是郑国的大夫,并非普通将士,只要问问他便真相大白。"
楚康王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就命皇颉站在庭下,伯州犁站在他的右边,公子围、穿封戍站在他的左边。
伯州犁先把双手向公子围高高拱起,向皇颉介绍说:"这位是公子围,是我们国君的弟弟。然后,又对着穿封戍,双手在下边拱了拱,向皇颉说:"这位是穿封戍,是方城外边的县尹。到底是他俩谁将你抓到的?你要从实说来。"
皇颉虽然当了俘虏,但毕竟是郑国大将,对伯州犁的眼o神、动作所表
阴谋叫谋I况X、
现出的一切岂能看不出,为了活命,同时也为了讨好公子围,便假裝看了看四周,回答说:"我遇到公子围,打不过他而被俘。"穿封戍听了大为恼怒,顺手从兵器架上抓起一戈,发疯般地朝公子围剌去,吓得公子围急忙跑开。
伯州犁见状,忙走上前去,一面竭力劝解,一面请求楚康王对两人都记功奖贯,又亲自设酒宴,劝二人和好。
伯州犁献媚可谓不动声色,手段高明至极,堪称顶尖高手。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稍有心计的人便可看出他在行巴结之事,但无论多有口才的人也难以责备他决断不公平。即使强有责备,也只能说皇颉冤冤相报,与伯州犁没有关系。假人之手,行我之事,真是绝了!现实生活也是这样,话不在词语,看你怎样说;事不在种类,看你怎么做;一个动作、一个语调,甚或一个眼神,寓意可能就完全不同了,这就是明暗o术的运用玄妙之所在。
阴谋iqi谋
9。虚实术:虚而实之的烟幕术
【简译】
己方在处于不利形势时,要故意伪装成实力推厚的样子。威慑对手,使其不敢贸然进攻,这是一种以假隐真、迷惑敌人的策略。
【引申评论】
老子有句话说:"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指"道路",中间一个道指"行走",最后一个道指"方法"。"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
"常道"指一般的方法,"非常道"指不一般的方法,即异常方法、特殊方法、独特方法。
生活中很多人找不到成功的门径,往往在于不能突破自己陈旧的思维,相反,成大事者常常能突破人们的思维常规,反常用计,在"虚实"上下工夫,拿出出奇的招数,赢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虚非弱也,实非强也,虚实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或者事物的变化情况而言的,在不同的环境中,虚可变为实,实可化为虚。"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则虚之,实则实之,虚虚实实,莫辨真伪"--这可能是对诡辩术中虚实观的一个最恰当的注脚。
利用虚实结合的计谋不仅是古人们取得成功的必备技巧,而且也是当今政治家、军事家、商家必备的成功技巧。
人们常说真理向前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同理,实则虚之的话稍加引
申就可以成为真正所要表达的意图,它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比一本正经的规劝和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也正如人们攀登陡峭的险峰一样,如果直接登上去,可能会很危险,但在这时,你不妨采取一些其他的策略,比如绕着山路盘旋而上,最后自然也可达到山顶。
阴阳谋略之优孟以虚掩实劝说国君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能言善辩的天才大师叫优孟,他善于在谈笑之间劝说国君。楚庄王有匹爱马,楚庄王看重此马远远超过人。比如他给马披上錦绣的衣服,养在华丽的屋里,马站的地方设有床垫,并用枣脯来喂它。马因吃得太好太多,患肥胖病死了。庄王竟然下令全体大臣给马戴孝,不仅准备给马做棺材,还要用大夫的礼仪安葬。
群臣一致反对,认为这样做不对,文武百官纷纷上书劝庄王别这样做。对此,楚庄王十分反感,他立即下令说:"有谁再敢对葬马这件事进谏,格杀勿论!"
由于庄王的淫威,群臣都不敢说话了,只有优孟一听到庄王的命令,立即来到殿门,刚步入门阶就仰天大哭。庄王见他哭得这么伤心,觉得很惊奇,问他为什么大哭。
优孟说:这匹死去的马,是大王最疼爱的,楚国是堂堂大国,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礼太薄了,一定要用国君的礼仪来安葬它。"
楚庄王听到优孟不像群臣那样拼死劝谏,而是支持他的主张,不觉喜上心头,很高兴地问:"照你看来,应该怎样办才好呢?"
"依我看来",优孟清了清嗓子,慢慢说,"以離工做棺材,用耐朽的樟木做外椁,以上等木材围护棺椁,派士兵挖掘墓穴,命男女老少都参加挑土修墓,齐王、赵王陪祭在前面,韩王、魏王护卫在后面,用牛、羊、猪来隆重祭祀,给马建庙,封它万户城邑,将税收作为每年祭马的费用。说到这里,优孟才将话锋一转,指出了庄王隆重葬马之害:"这样,诸侯听到大王对死马的葬礼如此隆重,都知道大王认为人卑贱而马尊贵了。"
这么一点,确是点到庄王葬马的要害,一个统治者竟"贱人而贵马",?
4渤g阴谋印谋
必然为世人所厌弃,问题如此严重,不能不使庄王大为震惊,说:"寡人要葬马的错误竟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吗?怎么办才好呢?"
优孟说:"请让我为大王用葬六畜的办法来葬马:用土灶作外椁,用大锅作棺材,用姜枣作调味,用木兰除腥味,用禾秆作祭品,用火光作衣服,把它葬在人的肚肠里。"于是,庄王听从优孟的劝谏,派人把马交给掌管厨房之人去处理,不让此事传扬出去。
优孟采用的说服策略就是虚虚实实,话里有话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待人处事中有效说服对方的技巧之一,其特点就是字面意思暗含说话的本意,让听者自己去领悟,从而接受你的劝说。优孟侍从庄王多年,熟知庄王的性情,知道对此时的庄王忠言直谏、强行硬谏都不可能起到效果。所以,优孟从称赞、礼颂庄王"贵马"精神以此烘托出另一种劝谏的真意--讽刺庄王的昏庸,从而把庄王遥入死胡同,不得不回头,改变自己的决定。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以虚掩实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隐而无形,隐而勿显,是对敌谋略斗争的高招,是战-术实施的向导,是决定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