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男人如何调理 > 第七章 管好事业做一个成功的男人(第4页)

第七章 管好事业做一个成功的男人(第4页)

在商海中,准备去广阔的天地创业的男人,大可不必头痛万分,只要学会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练就敏锐的眼光,那么遍地都会是黄金。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有用的信息和机遇。社会上的每一项活动,报刊上的每一篇文章,人际中的每一次交往,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折,工作上的每一次得失等等,都可能给你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信息、新的朋友,全都可能是一次选择,一次机遇,是一次引导你走向成功的契机,问题在于你自身的素质,在于你是否能发现每一次的信息和机遇。不要以为信息难捕、机遇难寻,其实信息和机遇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就在我们的手上。

7.创业项目以“新”制胜

靠创意,赢在别人想不到的快速变迁的时代中,突破过去的框架,掌握新的环境,面对新的课题,迎接新的挑战,才能赢得新的财富。

强手过招,靠什么取胜?靠创意。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中,突破过去的框架,掌握新的环境,面对新的课题,迎接新的挑战,才能赢得新的财富。

对于绝大多数在激烈竞争中初创的企业来说,通过精巧构思推出的新招数、新想法,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创业之路展开一线生机,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见到利润。所谓新招数、新想法,从其运作思路上看未必出奇,一旦被点拨开了,谁都可以做得到,但其根本却是创业者具备的功力。

“新”,通常意味着创业竞争压力的减轻,创业空间的拓展。事实证明,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时都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方法,从而使自己先站住了脚。称其为新招数、新想法,而不是新技术,是因为与后者相比,新招数、新想法更容易萌生,特别是创业者自己可能瞬间闪现出的新思路,也更容易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完善并加以运作。借助巧妙的运用,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的日子通常都会过得比较滋润,开门见喜,利润得来也轻松了许多。

认真分析每一个用“新”创业的案例,很多时候寻找一个新的职业、一个新的经营项目、一个新的行业、一个新的产品,并不需要搜肠刮肚去想,但是一定要会去利用。

有人说:“凡事第一个去做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去做的人是庸才,第三个去做的人是蠢材。”但是,我们偏偏看到,有的人即使编号第一千万个,即使挤破头也改不了一窝蜂的本性。其实,想成功就应该出奇制胜,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发现别人未做过的事业,这才是成功的快捷方式。

小李刚到深圳时,在一家养殖场打工,那里有一个500多平方米的养殖池,小李主要负责螃蟹的饲养和池内清污工作。这份工作的劳动强度不大,但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五六个小时。

养殖场的螃蟹供应深圳的各大酒楼,要求新鲜,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小李和工友就要起来,一起用网把大一点的螃蟹捞出来,然后再用一种特制的绳子绑好螃蟹,由工友骑着摩托车专门送去。

到了后来小李才知道,那些绑在螃蟹上的特制的绳子,是一种长在海边的水草制成的,这种水草晒干后每公斤只卖6元钱。而用这种廉价的水草绑在螃蟹身上,却可以使螃蟹卖个好价钱。

一天,小李到海边买这种草时,顺便问了一下人家这种草好不好种。对方回答说:“哪里还用种哟,这种草很贱,割了不到一个月就长出来了。”“那你们赚钱不是很容易?”“赚不了多少钱。这种草割下来晒干了韧性差、易折断,浪费很大。”小李想:要是这种水草韧性更好一些,买主肯定会更多。如果专门做水草生意,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行当。

让小李心动的是,这种生意不用成本,因为这都是天然资源,不用投资,只要质量能有保证,赚钱非常容易。由于他在水产养殖场上班,时间非常有限,于是就把工作辞了,打算找人和他一起经营这种无本生意。

小李辞掉工作以后,在珠江口岸租了一间铁皮房。同时,小李从老家叫来两个帮手,帮他割草来卖。他租住的房屋后面有一大片树林,正好可以用来阴干水草。就这样,小李开始了他专职经营水草的生涯。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小李就和两个老乡一同起床,然后分头开始割水草。晚上,三人回家后,他们再把树林已阴干的水草打成捆,等待客户来买。每当大捆大捆的水草被客户装上车,付了钱后,小李都会很高兴,然后和老乡一起喝酒庆祝。

生意越来越好,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水草晒干只需要一天,阴干却需要4—5天,时间一长,割下的水草无处可晒,阴干的水草又供不应求,导致很多客户来时都无草可卖,要把这种生意做大,得想办法缩短晾晒时间。那以后,小李就一直琢磨这个问题。

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暴雨,小李晾晒在树林里的水草全部被淋透了,变得十分柔软。小李原以为这样的水草一定会烂掉,但晾干后他却意外地发现,淋过雨的水草比阴干的水草的韧性还要好。这是不是晾晒水草和提高其韧性的新方法?小李对此进行了实验,他把已阴干的水草分别用淡水和海水浸泡,待柔软膨胀之后才捞起来晾干比较,他发现在海水中泡过的比在淡水中泡过的韧性还好。随后,小李把在太阳下晒干的水草和树林里阴干的水草拿到海水里面浸泡,捞起来后,晒干的水草继续晒,阴干的水草继续阴,两者一比较,其韧性相差无几,而且他还发现,经过太阳晒干的水草颜色更好。

小李为这个发现而兴奋,他将水草用海水浸泡后再在太阳下晒干,彻底解决了水草韧性不好和晾晒周期长的问题。因为水草质量好,附近很多客户都点名要他的草,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人手也越来越紧,这让以前那些原本靠卖水草为生的打工仔的生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此,小李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干脆把他们请来给他割水草,他给他们发工资,10名工人高高兴兴地成了小李的工人。

人手多了,附近的水草资源有限,小李便用手中的3万多元积蓄买了两台拖拉机,每天用拖拉机把工人拉到更远的地方去割草,割好后再拉回来浸泡晒干。这样一来,小李的成品水草一下子由以前的每天100多公斤提高到近2吨,销售额达数千元。

这时,小李又把水草的作用进行了概括,水草可以吸收水内的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减少换水次数;水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增加水中的容氧量,为鱼儿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水草还可以给一些草食性鱼类提供饲料,生长良好的水草可防止藻类的滋生……在这样的宣传下,更多的养殖场和农贸市场的客户认识到水草的好处,小李的水草生意更好了。为进一步扩大销路和销量,适应市场的需要,小李还专门聘请了业务员走出去推销,让水草能够销售到更多、更远的地方。也许当初小李只是想卖水草糊口,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把水草经营成了自己的事业。

眼看着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大,水草越割越远,这样一来,运输成本提高了,工人长时间在外面也不安全,长期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既然水草生命力这么顽强,为何不自己开垦荒地种植呢?

小李想,水草如果种植成功,不仅将节约采草的运输成本,而且还将方便管理。于是,小李开始筹备种植水草,他先试着种植了一些,发现水草非常容易成活,而且繁殖速度也非常快。于是,小李收集了一些水草种子,在海岸边开垦了一块空地种植,并用化肥辅助生长,才大半个月,种植的水草就可以收割了,比天然的水草至少还长10厘米,割过后半个月又长出来了。

小李很快和当地的村委会取得联系,主动提出承包了200亩空地开始种植水草,并抽调了10名工人专门负责对种植的水草进行浇水和施肥。第一批水草很快面世了,由于这批水草比以前的还长还粗,很受客户欢迎。

2001年,小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0名精干的业务员,要他们去开拓深圳之外的水草销售渠道。喜欢吃海鲜的地方一定都有养殖场,有养殖场的地方就一定需要水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和浙江等地的市场也相继打开,很快周边很多城市的水产养殖户和农贸市场都开始订购小李的水草。他把自己多年赚的钱投资买了三辆货车,专门负责送货上门。客户多了,服务好了,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他的水草很快占领了更多的市场,销售业绩一路攀升。

因为水草生命力强,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2002年3月,小李在海边又开垦了400多亩空地种水草,修建了两个700立方米的浸泡池和一个大的晾晒场,水草公司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了。

现在,小李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每天安排工人去种植、收割和销售水草。小李还专门到人才市场高薪聘请了5名大学生来公司负责经营和管理。与此同时,小李又投资修建了休息室和娱乐场所,买回健身器材让员工娱乐。

周末或空闲的时候,公司的100多名员工都回到公司,聚在一起聊天、吃饭、运动,有说有笑,简直就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

靠卖水草,小李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成长为一个资产超过100万元的老板,他现在每天从深圳发往全国各地的水草都在10吨以上,每天进账上万元。表面上这些或许都来得太偶然、太容易,实际上却是他勤于思考并不断努力的结果。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打工仔,仅仅发现了水草可以赚钱,并用心去追求,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小李的成功说明:人要想致富,就要去创新,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尤其当老路走不通的时候,就要去寻找新的路走,只有不断求新求变,你才有出路。当然,如果你能开动脑筋,利用智慧去开发市场,那么,你离发财的路也就不远了。

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一种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意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从我们未知的领域入手,向别人没有涉足的地方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在你所涉足的领域中,成为一个开拓者,并会留下闪光的足迹。

8.“胆商”比“智商”更重要

精神力量在物质世界里,也常有其对应的位置。人在陷入困境时总会寻求摆脱,从而全力以赴扭转了局面。一位登山运动员有感而发说:“在攀登的过程中,有时登山者会陷入欲不能下来的境地,这样一来他就只能向上攀登了。有的登山者会故意创造这种局面,因为为身后没有退路了,他会向上爬得更起劲。”

一个男人要干一番事业,总会伴随着困难和障碍,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瞬息万变的商业市场上,有利的商机随时都可能变为不利的,不利的商机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变为有利的机遇。关键在于,男人要有“敢想一尺,敢做一丈”的精神,敢想而不是妄想,敢做而不是无为,这个世界,只有你敢想敢做,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1956年,五十八岁的哈默购买了西方石油公司,开始大做石油生意。石油是最能赚大钱的行业,也正因为最能赚钱,所以竞争尤为激烈。初涉石油领域的哈默要建立起自己的石油王国,无疑面临着极大的竞争风险。

首先碰到的是油源问题。1960年石油产量占美国总产量38%的得克萨斯州,已被几家大石油公司垄断,哈默无法插手;沙特阿拉伯是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难以染指;如何解决油源问题呢?1960年,当花费了100万美元勘探基金而毫无结果时,哈默再一次冒险地接受了一位青年地质学家的建议:旧金山以东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的地区,可能蕴藏着富有的天然气,并建议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把它租下来,哈默又千方百计从各方面筹集了—大笔钱,投入了这—冒险的投资。当钻到860英尺深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洲的第二大天然气田。

事实告诉我们:风险和利润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巨大的风险能带来巨大的效益与其不尝试而失败,不如尝试了再失败,不战而败如同运动员的竞赛时弃权,是一种极端怯懦的行为。作为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就必须具备坚强的毅力,以及“拼着失败也要试试看”的勇气和胆略。当然,冒风险也并非铤而走险,敢冒风险的勇气和胆略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顺应客观规律,加上主观努力,力争从风险中获得效益,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应当胆识结合。

自古出售房子,都是先盖好房再出售,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香港商界奇才霍英东却在20世纪中叶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先出售,后建筑”。这一打破常规的冒险行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使他迈上了由一介平民到亿万富豪的传奇般的创业之路。

霍英东是中国香港立信建筑置业公司的创始人。在香港居民的眼中,他是个“奇特的发迹者”。“白手起家,短期发迹”、“无端发达”、“轻而易举”、“一举成功”等,这些议论将霍英东的发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霍英东的发迹真的神秘吗?不,他主要是运用了“先出售,后建筑”的冒险高招。

霍英东做生意有一个可贵的品质,那就是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事业。20世纪50年代朝鲜停战以后,霍英东慧眼独具,看出了香港“人多地少”的特点,认准了房地产业大有可为,于是毅然倾其多年的积蓄,投资到房地产市场。这无疑是比较大胆和冒险的行为,如果失败,他可能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但幸运的是,他赌对了。从1954年开始,他着手成立了“立信建筑置业公司”,每日忙于拆旧楼、建新楼,又买又卖,大展宏图,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决定性的一页”!

他以前经营的房地产业,都是先花一笔钱购地建房,建成一座楼宇后再逐层出售,或按房收租。这种方法虽然稳妥踏实,但对于快速发展的事业却颇为不利。霍英东经过反复思考后想到了一个妙招,即预先把将要建筑的楼宇分层出售,再用收上来的资金建筑楼宇,来了一个先售后建。这一先一后的颠倒,使他得以用少量资金办了大事情。原来只能兴建一幢楼房的资金,他可以用来建筑几幢新楼,甚至更多;同时,他又能有较雄厚的资金购置好地皮,采购先进的建筑机械,从而提高建房质量和速度,降低建造成本。更具竞争力的是他的楼宇位置比同行的更优越而价格却比同行的更低廉。而且,有时他还采用分期付款的预售方式,使人人都能买得起。

这种以现代的眼光看似稀松平常的手法在当时无疑是石破天惊般的创新和冒险举动。霍英东的做法的确高明,他开创了大楼“先售后建”的先河,成就了房地产全新的经营模式。为了推广“先出售,后建筑”的营销模式,霍英东率先采用了小册子及广告等形式广为宣传。他说:“我们开展各种宣传,以便更多‘有余钱的人’来买。譬如来港定居或投资的华侨、侨眷、劳累了半生略有积蓄的职员、赌博暴发户、做其他小生意胀满荷包的商贩,都可以来投资房产。谁不想自己有房住?只有众多的人关心它、了解它、参与它,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霍英东的广告效果颇为不错,“立信建筑置业公司”在短短的几年里所营建、出售的高楼大厦就布满了香港、九龙地区,打破了香港房地产买卖的纪录。这个既不是建筑工程师出身,又非房地产经营老手的年轻人在不长的时间里便成了赫赫有名的楼宇住宅建筑大王、资产逾亿万元的大富豪。现在,霍英东名下的公司有百余家,大部分都经营房地产生意,或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的生意。由他担任会长的香港地产建筑商会,经营着香港70%的建筑生意。霍英东也成了声名显赫的楼宇大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