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一旦来了又常常稍纵即逝。1994年春天,多位线人反映,市场成鸭销量旺盛,苗鸭价格开始攀升。
她对众多情报评估后,立即对自己哺坊进行测算,结果发现要保持孵化设备满负荷运作,种蛋有些供应不上。陈小英当即以每公斤近30元的价格购进种蛋进行孵化,确保孵化总量上扬。苗鸭市场价格急剧上涨,由前期的每只1元多涨至6元,永盛哺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
不久,又是“情报网”救了企业。她得知,大量的外地企业纷纷转行,办起了哺坊。“苗鸭市价肯定会跌!”陈小英干脆减少产量,自己当起苗鸭经纪人,为那些新哺坊“牵线”做生意。果然,1995年苗鸭价格暴跌,一度跌至每只5角,一些小型哺坊失败了,纷纷退出这一领域。永盛哺坊则抓住机遇,低价收购这些哺坊设备,做大规模。
一次次情报带来的成功,增添了陈小英的创业信心。企业扩大规模后,她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起床,清扫,收蛋、装苗鸭。光有勤快还不够,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必须提高。“永盛”位于八士的种鸭基地引进了樱桃谷种鸭,她从“情报网”得知,这一品种种鸭虽然长势快、肉多味美,但腿短身重,在高低不平的地上行走易骨折。
陈小英和同硬是搬来几万块砖,铺出600多平米的运动场,让这些种鸭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哺坊先后遭遇非典、禽流感冲击,陈小英凭借自身“情报网”克服种种困难,虽然做出一定牺牲,但保存了基本实力。如今,她的企业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哺坊之一。陈小英在苗鸭哺坊的商场上打拼成一名成功女企业家。
做生意如上战场,掌握情报就等于掌握了商机,掌握了情报就等于手握上黄金。
做生意一定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这就需要我们平日要多加留心身边的各种事物。而且光有信息还是不够的,还要对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出正确的抉择。
商界竞争能否取胜,关键是能否掌握市场信息,其实信息随时都会产生,只要我们具备一种洞察信息的嗅觉足矣。一个精明的商人是不会放过任何一点有用的信息的。
卖的智慧
掌握信息需要细腻的触角,灵敏的嗅觉。
7甭舨品,也要细分市场
俗话说,“有心遍地财。”处处留心,处处有商机;事事在意,随时可发财。可以说在任何市场、任何时间,都有颇多的市场等着有心之人去发现和挖掘,这对于任何经营者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
一个市场往往可以细分为多个小市场,公司通过对市场的细分,可以从中发现未被满足的市场,从而也就捕捉到了发展的商机。
北京的名牌肉鸡——华都肉鸡化整为零,精当地“分段”计价闯市场,一只鸡卖出了三只鸡的好价钱,仅创汇效益就提高了三倍之多。具体地说,北京华都肉鸡联营公司一改过去整鸡整卖的传统营销方法,采取细分割、拆件等方式,加工成205种规格不同的鸡块,其中120种已“分段”计价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都肉鸡联营公司当初是怎么考虑的呢?原来,该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肉鸡消费者各有偏好,因此就来个分别对待。例如:鸡腿肉大量出口日本,卖价不菲;鸡胸肉则是欧洲菜烹制美味佳肴的主要肉食之一,大量出口到瑞士等欧洲国家;而鸡翅膀、鸡内脏一直走俏于国内市场。
除了细分割、拆件卖,华都的“精营”还体现在对分割后的肉鸡进行精、深、细加工,采取当今市场最高卫生标准,运用肉鸡熟食加工最新工艺技术,实现了从冷冻整鸡、分割冰鲜鸡到熟化鸡分割拆件出口的“三级跳”。并由开始的粗分进到现在的细分,对肉腿的腿、胸、翅根、翅等再细分出许多产品,如一样鸡翅膀便再分解为翅中、翅根、翅尖、脱骨翅中、翅中半切、蝴蝶翅等10多个品种规格……如此“精营”,哪有亏损的道理?
在市场中,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欲望和需要,因而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购买习惯和行为。正因为如此,你可以把整个市场细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子市场,每一个子市场都有一个有相似需要的消费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私营企业的老板如果只把自己当作做买卖的商人,而不把自己视为管理哲学家、社会文化学家,那就永远成不了气候。成功公司的机遇也许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在如何“精营”这个出发点上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日本资生堂公司1982年对日本女性化妆品市场做调查研究,按年龄把所有潜在的女性顾客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15~17岁的女性消费者,她们正当妙龄,讲究打扮,追求时髦,对化妆品的需求意识较强烈,但购买的往往是单一的化妆品。第二种类型为18~24岁的女性消费者,她们对化妆品也非常关心,采取积极的消费行动,只要是中意的化妆品,价格再高也在所不惜。这一类女性消费者往往购买整套化妆品。第三种类型为25~34岁的女性,她们大多数人已结婚,因此对化妆品的需求心理和购买行为也有所变化,化妆也是她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第四种类型为35岁以上的女性消费者,她们显示了对单一化妆品的需要。然后,公司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制定了正确可行的销售政策,取得了经营的成功。
你想办好公司就不可粗心,要留心、留意市场中隐藏的商机秘密。否则你将会遇到许多挫折,甚至遭受重创。其实要办好一个公司,多留一点心,就可以解决好多问题。
卖的智慧
会经营不如会“精营”。
8甭簦不能演独角戏
有专家忠告说:“别指望垄断性的独门独店生意能赚到钱,赚大钱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大市场中去才行,因为每一个购买者都具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和心理。”由此可见,卖,要把商业融进大市场里边去,决不能唱独角戏。
有一家公司,拥有半个街巷的门面房。这个街巷附近,是很大的一个居民区。公司由于十几年来业务不景气,只好撤了门店,空房对外招租。
有一对夫妇,率先在这里租房,办起了一个风味小吃店,生意竟出奇的好。于是,卖麻辣烫的,卖豆腐汁的,卖涮羊肉的,卖陕西羊肉泡馍的,卖新疆大盘鸡的,卖山西刀削面的……全聚到了这条街上来,这条街上人声鼎沸,很快成了远近有名的小吃一条街。
见租房的人生意这么火,对外租房的房东再也坐不住了。收回了对外招租的全部门面房,撵走了所有在这里经营各种风味小吃的人,摇身一变,自己经营起餐饮有限公司,以小吃为特色。但没料到仅仅月余,这条街巷又冷清起来,许多常来常往于这条街上的食客,竟然慢慢不再来了。公司的效益也出奇的差,自己独家做生意的收入,竟还没有房租的收入高。
公司经理百思不得其解,去询问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市场研究专家。专家听了,微笑着问他说:“如果你要吃饭,是到一个只有一家餐馆的街上去,还是要到一个有几十家餐馆的街上去?”
经理说:“当然哪里餐馆多,选择余地大,我就会到哪里去。”专家听了,微微一笑说:“那么你的公司垄断了那条街巷的小吃生意,同一条街上只有一家餐馆有什么不同呢?”
经理猛然醒悟,回去后,迅速缩减了自己公司的生意门店,又将门面房对外招租,这条街巷的生意顿时又恢复了昔日的红火。
商业买卖,要融进大市场,不能远离了大市场,远离就等于远离了客源。这是每一个成熟的商人都最明白不过的经营之道。
一个商人要在服装大市场开一个服装精品屋,他准备租下服装市场最东头的三间门面房,他的意思是顾客差不多都是从东头来,一来就首先到了他的门店里,自己肯定就能占了服装市场的头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