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日本妈妈这样教孩子 > 第九章 关爱做孩子的良师更要做好孩子的益友(第1页)

第九章 关爱做孩子的良师更要做好孩子的益友(第1页)

生活中,有许多事例证明,从小娇宠过度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这种孩子因为骄横任性、自私自利、受不得半点委屈,也不懂得尊重他人。因此,为人父母者应把关爱教育作为培养孩子的重要内容,爱孩子不要宠孩子。从小让孩子远离自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学会懂得怎样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072溺爱孩子就是害孩子

——不要过度爱自己的孩子

就像植物成长需要土壤一样,孩子成长也需要土壤,这个土壤就是“爱”。但每个父母必须通过学习、实践才会懂得爱的正确方式。

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都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因此有些父母对孩子娇宠有加,捧着怕摔了,含着怕化了,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事事不让孩子动手,对孩子有求必应等对孩子溺爱的行为非常普遍。

街上开始流行一种时尚的运动鞋,很炫、很酷。没过几天,班里竟然有好几个同学就穿上了,课间时还相互比较一番。这让李明羡慕得了不得,再看自己脚上穿的样式极为普通的布鞋,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脸上无“光”。

放学回到家,李明看到妈妈正在厨房里做饭,走过去说:“妈,我想要买一双运动鞋,我们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已经穿上了。”

妈妈问:“究竟是一双什么样的运动鞋?需要多少钱?”

李明说:“有点儿像滑轮,非常好玩,花不了多少钱,最多也就800多块钱。就算我和您说了您也不懂,您给我钱就行了,还是我自己去买吧。”

“要800多块!够我穿一年鞋花的钱了,太贵了!”妈妈不禁说道。但看到儿子拉下了脸,妈妈又小心翼翼地解释说:“既然跟学习没什么关系,我看咱们还是不要买了。你想一想,自从你上学那天起,妈妈就天天照顾你,没有再出去找工作,家里就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你以后还要上大学……”

李明大声打断了妈妈的话:“您唠唠叨叨地烦不烦呀!谁让您不上班了?又不是我让您没工作了,人家的爸爸、妈妈都是什么经理、老板的,就您什么都不是!跟您说个运动鞋,您也不知道!别人都能买得起,怎么就咱们买不起?”说着就要往外跑。

妈妈看到儿子这么生气,心疼地一把把儿子拉了回来,说:“好好好,我的小祖宗,等你爸爸回来让他给你钱。”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普天之下,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这种爱也得有个限度,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变成溺爱,那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之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看见父母之爱、亲人之爱对子女发展的巨大影响。然而,若这种爱过度了,就会适得其反。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娇气、任性、霸道等负面性格,他们往往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只接受别人的爱,不知道要对父母和他人给予爱的回报。溺爱还会使孩子养成游手好闲、贪图享受、为所欲为的恶习,甚至失足,走上犯罪的道路。

俗话说,娇惯是害。事实上确实如此,父母是不能保护孩子一生的,也不应试图这样去做。现实告诉人们,做父母的应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不能将对孩子的“襁褓期”延伸得太长太宽。对孩子有求必应,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不遭一点磨难,这其实是一种畸形的爱。

从另一方面来说,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知识和经验,尤其对生活的艰难缺少体验,往往提出一些不合理、不正确的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长要理智地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正确的、合理的,应当予以满足;不正确的、不合理的,哪怕是再强烈、再迫切,也要“忍痛割爱”。爱孩子是有学问的,有讲究的,爱必须有积极的作用才是真正的爱。对孩子的要求一味地满足,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想买什么就给他买什么,久而久之,稍不如意,孩子就会大发脾气,最后发展到在家称王称霸,蛮横粗野,而各种能力却极差。这样,直接受害的是孩子,进而,家长必然也难逃其害。

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不能溺爱。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这才是科学地爱孩子。

第一,在生活细节上体现对孩子的真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刻需要真爱的阳光无微不至的照耀,所以,父母应将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细节处。例如一个温柔的拥抱、一句信任的话语或是一个问候的电话,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爱。

第二,家长教育态度与方式要统一。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意见一致。有些父母面对孩子不好的行为时,妈妈批评孩子,爸爸却在一边说没事,这样孩子也弄不清楚自己是对是错,容易导致不良行为的继续。父母的一方在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时,另一方要尽量不在孩子面前表示疑义,以免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当,重复或者加重不良的行为。

第三,家庭成员平等,不给孩子搞特殊。有些父母天天围绕着孩子转,对孩子特别关注,经常给孩子搞特殊待遇。这样的孩子会存在严重的自私心理。无论父母多么疼爱孩子,祖辈怎样娇宠孙辈,都应平等地对待孩子,不给他搞特殊待遇,让孩子在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中身心健康地成长。

第四,对孩子“摸索”中的创伤不要大惊小怪。父母不要对孩子限制太多,不要怕孩子碰着、磕着,更不要对孩子在摸索中的误伤大惊小怪。父母要学会放手,因为孩子只有自己动手才会提高生活的能力。即使在孩子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误伤了自己时,父母也不要大惊小怪,而是应该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去做,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073恰当的惩罚也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要惩罚孩子的小错误

如今家庭教育比较受重视,各种教子新观念也是层出不穷,很多父母走出了“惩罚孩子”的误区,却又陷入了“完全赏识孩子”的迷途之中。有人认为惩罚教育和现在提倡的赏识教育背道而驰,其实不然。如同赏识教育,惩罚教育也是教育形式之一,他们都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手段。可以这么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父母也要恰当地惩罚孩子。

要想恰如其分地运用“惩罚”的武器来教育孩子,父母首先应明确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惩罚孩子是一门学问,很多父母不懂如何惩罚孩子,看似在批评、惩罚孩子,其实是在挖苦、讽刺、侮辱孩子,无形之中就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实,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犯错的时候,其内心都有一种接受惩罚的准备,父母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惩罚教育,也是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的。恰当地惩罚孩子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让孩子自觉地改正错误。恰当的惩罚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有力保障,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琳琳前一段时间由于贪玩,没有认真学习,因此期中考试成绩很糟糕,名次也下降了很多。妈妈看到琳琳的成绩单后很生气,就批评琳琳说:“看你平时这么贪玩,回到家就知道看动画片,也不写作业,成绩才下降了这么多。为了让你记住这个教训,一周之内你都不能看动画片,也不能玩游戏,你要把落下的功课好好地补一补。”

琳琳每天都要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现在马上就要开始播放了,可是听到妈妈说不让她看了,琳琳很不乐意,就嚎啕大哭起来。

这时候,琳琳的奶奶听到琳琳哭得很伤心,感到很心疼。于是就对琳琳的妈妈说:“孩子这么小,你要慢慢地教育她。现在电视上也都说不能惩罚孩子,提倡什么赏识化教育了。再说了孩子这么小,没必要对她要求这么严格。我看还是算了吧,琳琳去看电视吧。”听到琳琳的奶奶这么说,妈妈也不好说什么。这时候琳琳擦擦眼泪,对奶奶说:“还是奶奶好。”然后就去看电视了。

琳琳的故事反映了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到底是赏识教育还是采用惩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其实,无论哪种教育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正确的做法是:将两种教育方式相结合,而且针对不同情况的孩子要注意两种方式的合理搭配。

赏识孩子固然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然而,赏识教育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育专家指出,如果父母只用赏识来教育孩子,那么赏识就会成为孩子的“精神鸦片”,让孩子陷入迷失自我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因此,我们在提倡赏识、鼓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惩罚”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因此,父母要学会恰当地惩罚孩子。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恰当地惩罚孩子,遵循两个原则。恰当地惩罚孩子,父母要遵循两个原则:及时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父母知道,惩罚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正错误,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教训”孩子、“报复”孩子,更不是伤害孩子。因此,发现孩子犯了错之后,父母要及时地惩罚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记住教训,起到教育的作用。否则等时过境迁再来惩罚孩子,对孩子的警示作用就会减弱,父母的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另外,父母还要有针对性地惩罚孩子,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翻孩子的旧账,也尽量不要在情绪不佳的时候惩罚孩子。

第二,懂得惩罚孩子的艺术。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父母在惩罚孩子的时候,怎么让孩子在惩罚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惩罚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呢?恰当的惩罚,父母要懂得惩罚孩子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并不是所有的惩罚都能被孩子接受,教育专家指出,只有善意的惩罚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艺术的惩罚,是父母一个善意的微笑,是父母关注的目光,也是父母提示的话语。父母艺术的惩罚是沁人心脾的春风,是春日里的和风细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促使孩子茁壮成长。

074纵容是最大的戕害

——不要袒护孩子的不良行为

父母包庇、袒护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是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父母的包庇和袒护却只能带给孩子一时的安宁,难保孩子长期的安全,甚至可能严重影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且父母对孩子的包庇和袒护,很可能让他以为父母认可和赞赏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更加肆无忌惮地“一错再错”。

咪咪是个独生女,父母平日对她娇宠有加,长此以往她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脾气、性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