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宽心做人 > 第二章 宽容别人善待自己心宽是一种处世的智慧(第3页)

第二章 宽容别人善待自己心宽是一种处世的智慧(第3页)

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得到的并非是你自己失去的。在一些人的固有的思维模式中,一直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比如你帮助别人提了东西,你就会耗费了自己的体力,耽误自己的时间。其实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并不就意味着自己吃亏。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会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一生行善无数的基督徙,他临终前有一位天使特地下凡来接引他上天堂。天使说:“大善人,由于你一生行善,成就很大的功德,因此在你临终前我可以答应你完成一个你最想完成的愿望。”

大善人说:“神圣的天使,谢谢你这么仁慈,我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信奉主一生,却从来没见过天堂与地狱究竟长得像什么样子?在我死之前,您可不可以带我到这两个地方参观参观?“

天使说:“没问题,因为你即将上天堂,因此我先带你到地狱去吧。“大善人跟随天使来到了地狱,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地狱的生活看起来还不错嘛!没有想象中的悲惨嘛!”大善人很疑惑地问天使。

“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过了一会,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瘦骨如柴的饿鬼鱼贯地入座,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双长十几尺的筷子。每个人用尽了各种方法,尝试用他们手中的筷子去夹菜吃。可是由于筷子实在是太长了,最后每个人都吃不到东西。

“实在是太悲惨了,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这些人呢?给他们食物的诱惑,却又不给他们吃”,“你真觉得很悲惨吗?我再带你到天堂看看。”到了天堂,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满桌佳肴,每个人同样用一双长十几尺的长筷子。不同的是,围着餐桌吃饭的是一群洋溢欢笑,长得白白胖胖的可爱的人们。他们同样用筷子夹菜。不同的是,他们喂对面的人吃菜。而对方也喂他吃菜。因此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

可见,与人为善是我们在寻求幸福,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

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的人,不仅找不到合作伙伴,甚至有可能成为孤家寡人。有的人会问:怎样才算与人为善呢?与人为善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包括相当广泛的内容。如:关心他人,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尊重他人,不去探究他人的隐私;不在背后议论、批评他人;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善于和那些与自己兴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承认对方的价值和努力,对于错误要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总的说来,善待他人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你能遵从这个原则,你将拥有许多朋友。

有人说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行动上做出来的,而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这句话很有哲理。它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事事以自己的心灵为准则,用“心”和他人交往。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你想做个幸福的人吗?那么就从与人为善开始吧!

卡耐基曾在演讲中讲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个穷苦的小男孩,身着单薄的衣衫被冻得瑟瑟发抖,他为了攒学费不得不每天这样上街推销商品。一天傍晚。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身上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之后,小男孩问这需要多少钱,小女孩则回答说,妈妈教育我要对人施以爱,不必付一分钱。小男孩十分感激地说:“请接受我由衷的祝福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也感到自己将有美好的未来。他放弃了退学的念头,要把书继续念下去,一定要取得成绩。

转瞬间数年过去了,有一位美丽的女孩得了重病,她被转到大城市由专家们会诊治疗。

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他从病历上看到那女孩的来历,若有所感,就又转身去了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后来,经过他严格而精心的治疗,这个女孩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

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还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她叫起来,“原来是他——数年前的小男孩。”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只不过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对施惠者的一种报偿而已。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这会使别人和你更加幸福美满。

7.得饶人处且饶人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为人处世,当以宽大为怀。生活在相互宽容的环境中,是人生的幸福,会使你忘却烦恼,忘却痛苦。

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宽容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懂得了宽容自己。

一女子在行路中吐口痰,因风的作用把痰刮到一个小伙子的裤子上了,该女子看到后慌忙道歉,并从包里掏出面巾纸要擦去小伙子裤上的痰,但小伙子恼怒地不肯让她擦去痰,并声言:“你给我舔去!”女子再三赔礼“对不起!对不起!让我给你擦去好吗?”但他执意不让她擦,就是让她给舔,这样争执下去,街上围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跟着起哄打哨闹着、笑着,但见女子怎么“对不起”也不会使小伙子原谅,非让她舔去不可。最后惹得女子大怒,从包里掏出一沓钱来,大约有一两千元,当场喊道:“大家听着,谁能把这个家伙当场摆平了这些钱就归谁!”话音刚落,人群中闪出两个健壮的男人,对着那不依不饶的小伙子就是一阵拳脚,但看他被踢翻在地不知东南西北,等站起来找那女子时,那女子和打他的人早已无影无踪……

不给别人留台阶,最后自己也会没有台阶可下。所以,做人要得饶人处且饶人,给人留个台阶,也是给你自己留条退路。

人不讲理,是一个缺点;人硬讲理,是一个盲点。理直气“和”远比理直气“壮”更能说服和改变他人。

一位高僧受邀参加素宴,席间,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食中,有一盘菜里竟然有一块猪肉,高僧的随从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来,打算让主人看到,没想到高僧却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盖起来。一会儿,徒弟又把猪肉翻出来,高僧再度把肉遮盖起来,并在徒弟的耳畔轻声说:“如果你再把肉翻出来,我就把它吃掉!”徒弟听到后才再也不敢把肉翻出来。

宴后高僧辞别了主人。归途中,徒弟不解地问:“师傅,刚才那厨子明明知道我们不吃荤的,为什么把猪肉放到素菜中?徒弟只是要让主人知道,处罚处罚他。”

高僧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如果让主人看到了菜中的猪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当众处罚厨师,甚至会把厨师辞退,这都不是我愿意看见的,所以我宁愿把肉吃下去。”待人处事固然要“得理”,但绝对不可以“不饶人”。留一点余地给得罪你的人,不但不会吃亏,反而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生活中出现分歧在所难免。大部分人一旦身陷斗争的漩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投降不可。

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响了胜利的号角,但这却也是下一次争斗的前奏。因为对方虽然“战败”了,但为了面子或利益他自然也要“讨”回来。

在日常生活中,切记:留一点余地给得罪你的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少讲两句,得理饶人。否则,不但消灭不了眼前的这个“敌人”,还会让身边更多的朋友疏远你。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放对方一条生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为对方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样做并不是很难,而且如果能做到,还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如果你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就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不择手段,不顾后果,这将对你自己造成伤害。放他一条生路,他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即使在别人理亏时,你在理已明了的情况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也会心存感激,就算不如此,也不太可能与你为敌。这是人的本性。况且,这个世界本来就很小,变化却很大,若哪一天两人再度狭路相逢,届时若他势强而你势弱,你想他会怎么对待你呢?得理饶人,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要做到忍让,就必须具有豁达的胸怀,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时,不能对他人要求过于苛刻。应学会宽容、谅解别人的缺点和过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气量,不能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度。特别是在小事上,如果宽大为怀,尽量表现得“糊涂”一些,便容易使人感到你通达世事人情。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他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这就是人心受到感召的力量和改变。也许有人认为克制忍让是卑怯懦弱的表现,其实,这正是把问题看反了。古人说得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头脑简单的无能之辈,才会为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各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而能放手时则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才正是心胸豁达、雍容雅量的成功者所应具备的高贵个性。

8.让自己在阳光雨露下生活

很多人都说过,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抢劫,不是杀戮,不是死刑,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憎恨的情感,可怕的是人的仇恨心理。的确,仇恨作为最黑暗邪恶的一种情感,它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摧毁了我们的社会,葬送了不可胜数的生命,也吞噬了我们的健康。

一个年轻人在一家酒馆畅快地痛饮着,好像一天要把一生的酒都喝光似的。酒馆服务员有些不安,就试探着问他:“先生,您喝了这么多酒啊?”

年轻人很解气地说:“我今天要喝个痛快,一会儿我要做一件积压在心里很久的事。”服务员不解地问:“什么事儿啊?”

“我天生驼背,有一个十分讨厌的家伙,每次遇到我都会在我背上重重地拍一巴掌,这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告诉过他很多次了,别这么做,可他就是不听。现在,我已经在自己的后背上暗藏了一个炸药包,过会儿,我就要去找他,等他再拍我的时候,肯定会把手炸个稀巴烂!”他很解气地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