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不算强悍,飞行速度也比不上人类各种超音速战机,但凭借着身上密布的鳞片,再加上庞大的体型,除非用导弹狂轰滥炸,不然基本上打不死。
得益于生物膨胀因子,成长速度没有太夸张,能量充足下四天就能彻底成熟。
并且这样一只巨兽成本也不高,那算哪怕算上需要填充的储能晶脂,最多只需要1。5头雷兽就可以制造出来一只飞龙。
是的,范逸明觉得翼龙这名字太难听了,并不符合全新兵种的气势,所以就改名为飞龙。
至于第2种,被范逸明命名为霸兽的强化猩猩改造难度就更简单了。
飞行生物还要考虑空气动力学还要考虑骨骼,还要考虑身体结构,陆地生物就不用。
先用生物膨胀因子增加其体型,然后强化骨骼,强化肌肉,强化内脏,强化消化系统,再增加能量储存就好了。
最终的成品就是一只81米高,1200吨重的巨型怪兽,生产成本大概是4只雷兽。
主要是看其储存的储能晶脂并不多,在孕育出来之后,自身所携带的能量最多供霸兽生存一个星期。
想要存活更久,就需要自主猎食。
提升其攻击手段以及捕食速度,范逸明特意在霸兽的背部添加上4根粗大的触手。
有点像是章鱼博士的机械触手,可以用来攻击束缚敌人以及捕食猎物。
同时,在霸兽身上还附带了极为强悍的电磁脉冲,这能力飞龙身上也有,只不过效率会低一点。
在科技世界,不管你用什么武器,一发电磁脉冲过去,所有的高精端设备通通都得报废。
将设计好的两种怪兽基因注入到菌毯中进行生产,范逸明又对原先的三种兵种适当进行修改。
其中跳虫完全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削弱了一点防御力。
作为炮灰,要那么强的防御力干嘛?生产速度快才是关键。
至于雷兽也仅仅是降低其能量储备,采取和霸兽一样的捕食机制。
而炮虫则改动最大。
将原先的骨刺攻击改成生物导弹。
没办法单纯的发射骨刺,直来直去的,太容易被预判。
还是威力强悍的生物导弹更有优势。
不过这也导致成本增加,为了控制生产成本,范逸明不得不降低炮虫的能量储备。
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一只炮虫最多只能存活一个月,储备的能量也只够发射5发一吨tNt当量的生物导弹。
要是遇见强悍的对手,还可以将5发汇聚成一发,发起致命一击。
总体来说,从汉江世界就开发出来的虫群到现在已经逐渐趋于完善。
远程近战,还有巨型单位一应俱全,基本上能够推平大部分时间了。
感知了一下菌毯的生产进度,范逸明满意的点点头。
按照现在的效率,最多在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可以囤起一支庞大的虫群军队。
到那个时候什么开菊兽,什么人类通通都得死。
要是运气好,甚至有可能反攻先驱的星球。
带着这个想法,范逸明重新进入沉睡,他要趁接下来的时间好好补充一下能量,同时积攒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