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识,无所谓
强者是什么意思?就是有用的人,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本事的人,有各种各样能力的人。
——阎步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罗曼·罗兰说过,和书在一起的人,永远不必叹气。这话有道理,也有点小漏洞——中国历史上就很有一批和书在一起却从来不读书的人。
宋朝时,有个不学无术的人想拜见某县县官,谋个差事。为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的随从,打听县官有哪些爱好。他问:“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
随从告诉他:“大人没事的时候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手捧《公羊传》,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有几次甚至误了吃饭。”
那人心中暗喜——家里就有一本父亲传下来的《公羊传》!虽然自己从未读过,但那毕竟是《公羊传》啊!县令大人一定会看在《公羊传》的面子上有所照顾的。这样想着,他便去入见县官,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请求。
县令便问:“你平时都读书吗?我这里正缺一个书记……”
“读,小人每天都读书,尤其喜欢读《公羊传》。”那人讨好地回答道。
“哦!”县官一听大喜,终于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了,于是高兴地问他:“那么我问你,是谁杀了陈佗?”(陈陀即春秋时期的陈厉公,死于公元前706年,《公羊传》中只说陈佗到蔡国淫乱时被蔡国人杀死,但没有交待具体是谁,只有《史记·陈杞世家》中记载,陈陀是被陈桓公的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跃、林、杵臼和蔡人一起杀死的。)
如此复杂,这个人又怎么知道是谁杀死了陈佗呢?他琢磨了半天,忽然想道:莫非县令问的是本县的一起人命案?哎呀!县令该不是在怀疑我吧?但他又不敢肯定,只得吞吞吐吐地说:“我不曾杀过人,对于陈佗被杀之事一无所知,请大人明察!”
县官先是一愣,继尔明白了,这家伙根本就没有读过《公羊传》,所以才回答得如此荒唐,还把本官“忽悠”了一通,我且吓吓他。于是县官故意戏弄他说:“既然你说你没杀陈佗,那你倒说说,他是谁杀的?”
这人一听县官还往下追问,更加惶恐,当即吓得跑出了县衙。路上遇见一个熟人,熟人问他为什么如此惊慌,他说:“说不得,说不得。我刚才一见县太爷,他就向我追问杀人的事,我再也不敢来了。我准备逃到深山老林里去,碰到天下大赦时再回来。”说完,惊惶失措得跑了。
这个笑话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书不是用来“收藏”的,书是用来读的。无论是在历史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不乏爱书如命、求知若渴的人,但同样也不乏附庸风雅,拥有大批藏书却从不读书的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命运的垂青。不懂装懂,只会像故事中的人一样贻笑大方。
苏东坡曾有诗云:“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这句诗源于一个典故:秦末,项羽随叔父项梁读书,不几日便弃文学武,因为“读书不过记记姓名而已”,但改学剑术没几天,项羽再次表示“学剑不过一人敌”,用处不大,遂改学“万人敌”,也就是兵法。
项羽是个粗人、匹夫加杀人狂——这是学术界的定论。但他有没有忧患过呢?当他被围垓下,听着四面楚歌,看着虞姬伏剑当场时,想必是忧患的。可见,不识字、不读书,照样免不了忧患。
苏东坡之所以这么说,多半与他那狷狂不羁的性格有关。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道德高尚却缺乏灵活性的苏东坡,即使是个普通百姓,恐怕也不免得罪人。当他把这种性格带到官场时,忧患自然随之而来。
因此,人生识字忧患始并不适用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知识对大多数人来说,非但不是忧患始,还是幸福始、成功始、快乐始。在关键时刻,知识还往往会成为一个人的保命符。
明代大文学家冯梦龙在《智囊补》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作乱江南,沿海有位姓夏的书生有一次被倭寇抓住,倭寇首领审问夏生:“你都会干什么?”夏生说:“会作诗。”巧的很,这个日本浪人听说他会作诗,居然很高兴,非但没有杀夏生,还让他跟在自己身边,每天作诗唱和。就这样,夏生捡回一条命。过了一段时间,夏生与倭寇的“友谊”已深,便向倭寇婉转地提出回家的要求,倭寇不但答应他的请求,还送他许多财物。夏生回乡后,还曾对人们说,那个倭寇首领也会作诗,并且不乏“五尺阑干遮不尽,还留一半与人看”的佳句。
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可谓多矣。我们看历史,尤其是看与战争有关的历史时,往往产生这样的感触:老百姓最倒霉。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境:一个人,虽逢乱世,但因为有知识、有才学、有本事,不仅不必像普通百姓一样动辄被逃难、被拉夫、被炮灰等等,还往往成为各大势力礼聘、争取的对象,赢得生前身后名者也比比皆是。比如诸葛亮,若不是因为才学过人,刘备会三顾茅庐?
知识未必总能为我们保驾护航,有时,知识也的确招人妒,讨人嫌,甚至引来杀身之祸。但有知识的人受文化熏陶日久,即使身处险境,刀斧加身,也往往能乐天知命,看破生死,守住大义和底线,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就是如此。所以,有知识的人虽然未必比好命,但有知识的人永远不会惊慌,用今天的流行语说那就是——有知识,无所谓。
2.知识就是财富
书籍是一切痛苦的解药。
——刘俊文(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