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懿以隐忍之计夺了曹家天下,实在是高明之极啊!
假痴不癫诳曹爽
司马懿不仅是将帅之材,还是君王之材。他能屈能伸,善于装疯避祸,善于寻求时机,善于识人用人,终于一举除掉了曹爽势力集团,使曹魏变成了司马氏的天下。
魏王曹睿病故后,曹芳即位,司马懿和曹魏的宗室曹爽同为顾命大臣,一同执政,但曹爽年纪既轻,又是贵族子弟,凡事都交给富有经验智谋的司马懿去办理。曹爽十分喜爱吃喝交游,聚集了一帮狐朋狗友,成天玩乐。有一天,大学者何晏对曹爽说:“大魏是曹家天下,不要过分相信外人。”
曹爽说:“先帝和幼子托付给我和太尉(司马懿),我当然要遵从遗命。”何晏冷笑道:“从前,老将军(曹爽之父曹真)与太尉一起领兵抗蜀,若不是三番五次受太尉的气,何至于早逝?”这话不禁引起了曹爽对司马懿的愤恨。于是,他与心腹一起谋划削掉司马懿的兵权。
曹爽与门客商量定了,就来见曹芳,说司马懿的功劳很大,应当加封为太傅。曹芳还是个孩子,不懂其中的关窍,就听了曹爽的话,把司马懿召来,封他为太傅。司马懿全无防备,大吃一惊,但又不能抗命,只得交出了带兵的印信。
从此,军权就落到了曹爽的手里。曹爽高枕无忧,经常带着家将门客出外打猎,有时几天不回城去,他的弟弟以及门客都劝他说,几天不回城,恐怕会有人发动兵变。曹爽笑道:“军权在我的手里,司马懿又在家养病,有什么可怕的?”后来,曹爽的弟弟曹羲求大司农桓范劝劝曹爽,曹爽听了,多少注意了一些。
恰在这时,李胜升任荆州刺史,按照当时的规矩,要前来向曹爽辞行。曹爽灵机一动,让他假借到太傅府上辞行,趁机察看司马懿的动静。李胜来到太傅府,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由两个丫头扶着才勉强撑起身来。李胜对他说:“我要去荆州上任了,向您来辞行!”
司马懿含混地说:“并州接近匈奴,可要好好防备!”
李胜说:“是荆州!”
司马懿说:“你从并州来?”
司马懿大笑道:“你刚从并州来?”
李胜最后借用纸笔,才对司马懿说明白。司马懿看了好一会才说:“原来是荆州哇,我病得耳聋眼花了,刺史路上保重吧!”说完,司马懿用手指指嘴巴,丫头捧上汤水,司马懿就她们手中喝了,汤水还洒了一衣襟。最后,他流着泪对李胜说:“我年老力衰,活不久了,剩下两个儿子,要托曹大将军照顾,请李刺史在曹将军面前多多吹嘘照顾!”说完指指两个儿子。
李胜走后,司马懿便披衣起床,对司与师和司马昭说:“李胜回去必定要跟曹爽说,他不会再怀疑我了,曹爽如再出去打猎,便可动手。”
李胜赶回大将军府,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向曹爽作了汇报。曹爽大
喜道:“这老家伙一死,我就什么也不怕了。”过了几天,他带着魏主曹芳,点起御林军,借口出城祭祖,打猎去一了。司马懿抓住这个机会,带领儿子和众将,直奔朝中,威逼郭太后下旨,说曹爽奸邪乱国,要免职办罪,太后无奈,只得下旨。然后又占了城中的兵营,紧闭了城门。曹爽接旨后,本可以大将军印讨伐司马懿,但他生性昏懦,不听众门客的劝告,反而相信了司马懿的话,把大将军印交了出去。自己以谋反罪被处死,从此,政归司马氏。
忍羞辱战胜诸葛亮
早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司马懿就以隐忍之计对付诸葛亮。一次,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因胆怯而不敢出战,就派使者去激怒他。一天,忽报诸葛亮率蜀兵进驻五丈原,派人送来一盒礼物和一封书信,司马懿只得把来人叫来。司马懿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却是妇人的头饰和素衣,再看那封信,竟是取笑他身为大将,却和关在闺房里的贵妇人一样,躲着不敢出战,没有大丈夫的气概。
司马懿大怒,但他抑制住不肯发泄岀来,却装出一副笑脸道:“诸葛亮竟把我看成妇人了!”说罢,吩咐把盒子收起来,重赏了来人。
接着,他又回来人道:“你们丞相平时饮食的情况怎样,忙不忙?”来人回道:“丞相每天理事都到深夜,凡是刑棍在二十以上的,一定要经他亲自办理。然而,一天的食物却吃不上几升。”司马懿回顾身边的部将笑道:“诸葛亮确是忠心无私的,只是不肯信任别人,所以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自己管,做个主帅怎么可以这样呢?况且他食少事烦,准是活不长久了!”?
使者回到蜀营,把司马懿接受衣饰以及那番话都回报诸葛亮。诸渚葛亮因劳累过度,神思不宁,有时还吐血。
司马懿知道,如出兵打不过渚葛亮,所以坚守不出,自己的身体比诸葛亮身体好,这就是最大的本钱,于是面对诸葛亮的百般挑战、侮辱只有一个字对付一-忍。然后再寻找时机出战,如此这般,难怪曹操后人哪是司马懿的对手!
诸葛亮、司马懿究竟谁是赢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七的东西,什么样的领导才是合格的领导;什么样的领导真正会用]人,这已是比较现实的问题了。与诸葛亮相比,司马懿虽然不是?贤相,没有呼风喚雨的本领,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人物。
忍人所不能忍之事
成人所不能成之功
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
拾得答寒山: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
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封面书名版权刖言目录刖言第一章大材之忍
“忍”中大材李世民攻守贯行“忍”道忍耐下属以慈服人虚心纳谏容忍冒犯楚庄王一鸣惊人
韬光养晦隐忍不发羽翼丰满一飞冲天
“忍”中奇才康熙帝八年忍耐擒杀鳌拜以静制动平定三藩汉高祖刘邦以“忍”得天下忍耐私欲远离财色能屈能伸突破困局萧何伴君与“虎”共舞忍住怨气免生祸端自污名声化解猜疑廉蔺忍让将相和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负荆请罪隐忍圣者曾国藩谦仰包容左宗棠忍住异心不取帝位第二章忍辱负重勾践卧薪尝胆
忍辱为奴终脱困卧薪尝胆终复仇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正直挺身蒙冤案
忍辱偷生甘受宫刑发愤著史成就绝唱孙膑忍辱斗庞涓
庞涓妒心谋害孙膑孙膑忍辱装疯
马陵之战孙膑复仇苏武牧羊威武不屈
出使匈奴身陷异邦北海牧羊十九年西施为国屈自身
西施献身美人计
依靠智慧取得信任初战告捷吴国兵败功成身灭沉水而死第三章以屈求全刘禅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