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银杏树,又叫公孙树,意即“公公栽下的树,孙儿才能吃到果”,因为它所结的种子核色白而叫白果,所以也称白果树。《本草纲目》称其“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可见把它派上用场的时间与其“资历”相比算是较晚的。先是民间食用,后来入贡朝庭,随之身价倍增!因此欧阳修才有“绛囊初入贡,银杏贵中州”的诗句。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毒,入肺经,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白果是治哮喘的有效中药,兼有化痰之功。著名的中药方剂“定喘汤”便是以白果为主药。明代金陵有一家中药铺就以此汤治哮喘起家而发了大财。这一配方流传了几百年,至今仍为许多医家所喜用。
白果可以佐膳、煮粥、煲汤或作夏季清凉饮料等。像诗礼银杏、白果蒸鸭、蜜汁白果、白果什锦圆糕、白果罐头、白果酒等,都是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
治方举例
1.治小便淋浊、妇女带下及眩晕:白果(炒熟)、山药各等份。焙干研为细末,混匀。每日40克,分3~4次服,用米汤或温开水送下。
2.治小便频数或遗尿:白果14个,煨熟或煮熟。一日分2次食。
3.治久年咳嗽咯痰:白果、细茶叶、胡桃仁各120克。细茶叶微炒、研细末,白果、胡桃仁捣烂,加蜂蜜250克,于锅内煎炼成膏。每次服1茶匙,每日2~3次。
4.治泌尿系结石:白果、冰糖各120克,水煎服,每日1剂。1周内4~5剂,配合饮水及运动,连用4~5个月。
5.治大便下血:白果30克,藕节15克,共研末,每日分3次,用开水冲服。
6.治蛲虫病:生白果数个,捣烂成糊,敷肛门上,每晚1次,连用5~7日。
7.治美尼尔氏综合症:白果30克,有恶心呕吐者加干姜6克,共研细末,分4等份,早晚饭后各服1份。
8.治面部癣症:生白果仁切开,擦患处。
食用注意
1.白果每日用量6~10克。煮熟或炖汤食则稍多,但以25克以内为宜(单人用量)。
2.白果有小毒,不宜生食,尤其不可多食。《本草求真》言:“稍食即可,再食令人气壅,多食令人颅胀昏闷。”白果中毒潜伏期1~12小时,可见呕吐、腹泻、头痛、恐惧、惊叫、抽搐、昏迷等,甚至可以致死。在金元时期就有白果中毒或致死的记载。
3.因有收敛的药性,故喘咳痰稠,不易咳出者慎用。
4.小儿不宜多食。《日用本草》云:“多食壅气动风,小儿多食昏霍,发惊引疳。”
食物相克
鳗鲡。根据前人经验,白果忌与鳗鲡同食。
家用美食谱
白果虾仁
用料:虾仁250克、鲜白果30克、荷兰豆50克、辣椒(红、尖)20克、鸡蛋2个,豌豆淀粉、生姜、食盐、米酒、鸡精、植物油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