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噙口钱”越实在,在外人看来,就是孝心越实在。
有钱人,一般都会用宝珠,又或者金币作为噙口钱,但若是条件不行的,就会简单许多了,一般铜板就行,又或者是别的。
谷祥雨一个外人,陪她去的话确实不合适。
刘奉生就不一样了。
刘光兰也不想跟他在这件事上争执,到底是跟刘奉生去了县城。
刘奉生跟人一块儿去串“口实”,这件事儿确实弄出了不少动静,县衙大人知道了这件事儿,都还差了一个人帮忙去看看。
宋止戈像是一时兴起,就跟那县衙大人聊起了当地那所谓“口实”的事儿。
县衙大人只当是一个当地的民俗习惯,亲自跟他说了,说起这件事儿的时候,还端起了手里的茶水。
他说,这是谷雨那天的茶,若是家境太过贫困的话,含的“口实”,其实都是用一片谷雨那天的茶叶作为代替的。
那县衙大人又讲了一些民间故事,乱以鬼神之说,加以解释一番。
“人死后,若是口里含着谷雨那天的茶叶,过桥就不会口渴了,也就不需要讨那碗茶来喝,这样下辈子依然记得想记得的人。”
宋止戈捻着茶杯,倒是从头听到了尾。
但到头来只是不屑一顾,说了一句:“这世上哪有鬼神一说,不过是世人聊以安慰罢了。”
第133章断指
县衙大人只是笑笑而已,说:“这神鬼之说,都多少存了人的一丝贪念,却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宋止戈将茶杯给放了回去,那县衙大人也正了脸色,本以为他是要开始谈正事儿,却不成想,他却是问起了刘奉生的事儿。
县衙大人脑子不知道该往哪方面想,那还是事无巨细,将自己知道的全跟他说了。
——
刘光兰在得知县衙大人还特地派了人来,帮着刘奉生替自己挑选“口实”钱这件事,一时间,看向刘奉生的眼神有些变了。
她倒是一个字都没有说,刘奉生脑子里确实想了七八百里地,差点儿将自己给吓哭出来,搞得那卖口实钱的老板都频频朝着他看了过去。
一场葬礼,闹得实在是难看,李花总能将刘光兰推到风口浪尖上,用一个“孝”字将她捆了一圈又一圈。
其实说到底,她不过是在为自己打算而已,刘光兰压力越大,越是承受不住,越是尝到了众矢之的的滋味,日后对自己就越是容易妥协,自己又越是能从她那里拿到好处。
李花见刘光兰这两天愈发的沉默寡言,心里得意的不行。
可谁知道,她的男人的葬礼一办完,刘光兰就直接一纸状书递了上去,她作为一个“未婚女”,上求牵出户籍,自立门户。
这种事儿,确实少见。
一时间,整个县城都是看热闹的。
李花在公堂之上,哭的那叫是一个撕心裂肺,嘴里一直说着,当初就算是全家都饿死,也不该将自己的女儿卖给了人。
一时间,一大半都是在同情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