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那位当初。将其儿子还有母亲妃子杀死,最终还成功逃亡到辽西的堂弟。他也派人送去了一封密信,晓以大义的告诉他,要精诚团结共对这场战争。
国战。打的不是一家一户,而是整个国家的根本。一旦在战争中输了,输的或许是整个国家。没了大辽的庇佑,他们耶律家族又那来的皇族尊贵呢?
身在琉球的赵孝锡,看着布衣阁不断送来的情报,也感叹耶律洪基果然不愧为老狐狸。这样一个危机,都能让他从中找到捞好处的机会。
针对这种情况,赵孝锡很快下令道:“赵大,命令在辽国的密营。这段时间展开刺杀行动。选择刺杀的对象,就是各族部落的首领或继承人。
能成功一个算一个,另外将这个消息。发布到江湖之上。告诉那些江湖高手,以其在中原相互撕杀,不如都去辽国转转。刺杀一个部族首领,本王赏千两黄金。”
觉得不能让耶律洪基好过的赵孝锡,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破坏他冬季的合纵连横之策。反正钱对他而言。暂时还真的不缺。而江湖上,贪钱的亡命徒同样不少。
赵大听到这个消息。很快将这条命令下达了出去。没过多久,江湖便流传一条杀胡令。尽管这次发出的杀胡令,只针对大辽各部族的首领跟子弟。
可对很多江湖人而言,千两黄金的悬赏确实很诱人。除此之外,那些部族首领的直系子弟,同样有相应的标价,那怕皇族之人都有。
更有甚者,耶律洪基这个大辽皇帝,也被标价五万两黄金。只是很多江湖人都知道,这五万两怕是不好拿。可那些大辽的文武官员,倒可以一试。
随着这条消息在江湖上流传开来,越来越多的江湖人,为了赚一笔够逍遥一生的赏金。不顾天寒地冻,纷纷拥入西北边境,在武卫的帮助下渗透进大辽各城之中。
很快大辽各城,都出现了将领跟大臣被刺杀的情况。而得手的江湖人,那怕没能活着回来,他们的家人也能拿到相应的赏金。
尽管这条杀胡令,不知道是谁发出来的。可一些观望的江湖人,看到终于有人拿到了赏金。甚至刺杀得手,却不幸身亡的江湖人,也能得到相应的赏金。
那些待在西北宋境各城的江湖人,更是汹涌而入。一时间,整个大辽各城,都是风声鹤厉起来。就算是辽国皇城之中,也有大臣跟武装,在大街上被人刺杀得手。
面对各城出现的情况,耶律洪基自然清楚,这是大宋开始动手了。相比辽国的武林中人,中原的武林中人无疑武功更高,人员也更多。
在他们所统治的燕云十六州之中,有无数汉族百姓居住。混进一些刺客,他们根本就查不出来。如果胡乱抓人,不用大宋兵临城下,他们本城就要内乱起来了。
尽管赵孝锡在不断发出赏金,可对于大辽而言,每个官员的死亡,还有一些部族首领的死亡,让原本井然有序的合纵连横之策,也出现了不可预知的反复。
这种部族首领的突然死亡,必然导致这个部族的权力出现真空。任何想染指这个位置的部族权贵,都希望能当上首领之位。在这种时候,他们自然不理会皇帝的召唤了。
同样在关注备战事宜的赵煦,得知大辽最近发生的事情。也清楚,能够以利驱使这些江湖人,怕是那位远在琼州的堂弟搞出来的。
从这一点能看出,他准备攻打大辽的事情,最终还是瞒不过赵孝锡。只是看到赵孝锡能暗地出资,替他招揽这些江湖之人,赵煦多少还是觉得满意。
不过,身为皇帝的他,很快便道:“传朕旨意,此番前往大辽刺杀的江湖英雄,朝廷也会给予他们相应的封赏。甚至功劳甚大者,赐其见官不拜佩剑之权!”
钱,他身为皇帝也要羡慕赵孝锡的富有。可他是皇帝,他同样知道这些江湖人,除了贪钱之外还贪名。相信这个皇榜贴出,中原的江湖人都会动心吧!
一直以来,江湖人都自认游离于官府之外。可他们对于皇权,还是相当敬畏的。毕竟,任何江湖人,都不是凭白冒出来的,他们也有家人,也有故土。
若是能得到这种赐封,对他们而言,无疑也是一种荣誉。将来回到家乡,拿着这封荣誉,也足以令他们成为家乡人心中的英雄啊!
结果伴随着赵煦,也在杀胡令有赏的基础上,又多了一道有名的诱惑。很多不缺钱,却好名的江湖人,也纷纷加入杀胡的大军之中。
这样一来,原本一到冬季便行人稀少的西北。今年的冬天却越发的繁忙,各城的旅店餐馆,都络绎不绝的有各方江湖人抵达。
甚至随着皇榜的贴出,那些江湖各在门派,也开始派遣本门子弟,前往西北参与杀胡令。一边磨炼武技的同时,一边也替门派争取一些荣誉。
至于本身就跟朝廷合作甚多的丐帮弟子,这段时间更是来往频繁。一些六袋弟子以上的高手,更是齐聚西北,加入到这场浩浩荡荡的杀胡令之中。
面对蜂涌而来的中原武林高手,辽国方面也是头疼不己。甚至一些城市,在忌惮江湖人的刺杀之后,开始禁止人员自由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