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搜索铁血青春 > 第47部分(第1页)

第47部分(第1页)

场大的风暴将会给四方面军的将士们带来难以预测的命运。而这些将士们已经跟随他南北转战多年,行程几万里,徐向前已经将他们的命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十四章  张国焘的命令(1)

九月八日,陈昌浩拿着一封电报,匆匆地来找徐向前:张国焘命令陈昌浩和徐向前带队回头南下。徐向前感到如同被打了一记闷棍。他努力平稳住呼吸,恢复了一向的镇定,冷静地想了一想。他对陈昌浩低声说:“这样重大的问题,不向中央报告不行。你还是跑一趟吧!”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陈昌浩也感到非常为难。他点点头认可了徐向前的意见,马上出发去找张闻天和博古,他们是党中央的最高领导层的核心人员。

晚上,徐向前接到通知去周恩来的驻地开会。周恩来病还没好,下不了床。而其他的主要领导:张闻天、博古、王稼祥、毛泽东和陈昌浩都已经赶到了这里。

徐向前一看,心想在座的只有自己不是政治局委员,显然只是个听会的。而政治局的其他领导已经拿出了一份电报,征求陈昌浩和徐向前的意见。

徐向前和陈昌浩看了一下电文,主要有三个意思:一是认为左路军如南下前途会极为不利;二是强烈希望左路军北进;三是提出派部队引开敌人,为左路军入甘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陈昌浩发表意见说:“同意电报的内容,建议力争左右两路军一道北上。但如果不成,是不是可以考虑南下呢?”

徐向前心里一阵苦涩,原来即使是中央政治局也只能与张总政委这样商量!但商量要管用早就应该管用了,怎么会等到现在!但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简单地对中央的意见表示支持。对于南下,他则说没有考虑成熟,不表态了。

徐向前回到驻地,前思后想都想不出万全之策。张国焘的南下与党中央的北上之争,一直是徐向前心中的一个阴影,今天这一矛盾终于公开化了,成为牵动全局和影响红军命运的焦点。而在目前商量没结果的情况下,唯一能够发挥决定性影响的人物就是陈昌浩总政委了。因为在右路军中,四方面军的部队占了大多数,而真正能够直接号令四方面军的人,只有陈昌浩。如果陈昌浩以中央的意见为最高命令,完全有可能正常指挥四方面军部队北上!徐向前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陈昌浩身上。

第二天晚上,警卫员报告说毛泽东主席来了,徐向前赶紧起身迎接。毛泽东没有进屋,站在院子里问道:“向前同志,你的意见怎么样?”徐向前谨慎地回答说:“两军既然已经会合,就不宜再分开。四方面军分成两半恐怕不好!”说完,徐向前觉得自己的态度还是不明朗。“不分开”究竟是要南下,还是要北上,对于毛泽东最希望得到的回答,自己无奈地回避了。毛泽东没有再追问,他冷静地凝视着徐向前,最后对他说:“早点休息吧!”就向他告辞了。

半夜时分,张国焘的电报又直接发给了陈昌浩。电报中他详细谈到自己对战略行动方向的分析和结论,罗列了南下的种种有利条件和北上的许多困难。反对北进,要求南下。并要求陈昌浩和徐向前将这一意见转呈中央。

收到这封电报后,陈昌浩改变了自己的意见,决定同意南下。徐向前最不愿意的是将四方面军分开,已经事先想过了相关对策:决不离开四方面军部队,与部队生死都在一起,于是他也表示同意南下。陈昌浩急忙赶到中央驻地,希望能够让中央同意他们的南下之意。

陈昌浩很快就回来了,他很不高兴地告诉徐向前,在中央挨了批评。陈昌浩和徐向前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陈昌浩离开中央驻地后,毛泽东分析了各种可能性,做出了一个后来大大影响历史的决定。毛泽东知道不可能再说动陈昌浩,为了避免意外冲突,他没有告诉陈昌浩和徐向前相关安排,只是派人通知了前敌指挥部的叶剑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在他们掌握下的仅有部分即红一、三军团,连夜开拔,向甘南进军。

第二天一早,徐向前刚刚起床,就有人来报告:“叶参谋长不见了,指挥部的军用地图也不见了!”徐向前和陈昌浩大吃一惊,前敌指挥部里立即乱作一团。随即又有人来电话报告:中央红军未经允许通过四方面军警戒区,要不要打?

陈昌浩心里发慌,这种突发的事件政治内涵太重,他一下子拿不出主意。连忙转身询问徐向前:“你说怎么办?”徐向前暴怒地吼道:“哪有红军打红军的?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陈昌浩立即在电话中下令:“无论如何不能打!让大家务必听指挥。”徐向前感激地望着陈昌浩,心里庆幸避免了一场浩劫。他知道,以陈昌浩政治委员的身份,拥有最终的决策权,一旦他感情用事决定打,自己是无力阻止的。

其实这一结果也是得益于徐向前长期以来形成的与陈昌浩的共事关系。陈昌浩比徐向前小三岁,却有共产国际的关系背景,是传说中的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在两人长期的军政搭档过程中,徐向前运筹帷幄,是四方面军军事策略的主要源泉。而陈昌浩勇敢胆大、作风利落,既能鼓动部队,又能冲锋陷阵,因此在部队中威望很高。尽管风头都被陈昌浩占去了,徐向前却毫无怨言,与陈昌浩配合得极好。长此以往,陈昌浩对徐向前具有了一种本能的信任。一般突发军事事件的处理,陈昌浩习惯先问计于徐向前,而如果事态紧急,常常是立即先按徐向前的意见办。但如果是陈昌浩自己已经认准的事儿,则他会坚决贯彻自己的决定,不再顾及反对意见。这一情况后来成为造成红军西路军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 。。

第二十四章  张国焘的命令(2)

虽然避免了眼下红军的火并,徐向前仍然心情极坏。他躺在床板上,大被蒙头,一句话也不说,甚至忍不住在无人时哭了一场。陈昌浩则回想起事情的经过,心情变得越来越糟。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不时地说些难听的话表达对中央气愤的心情。在这期间,中央来了电报,要求两人率队北上。但陈昌浩南下之意已定,再也不考虑中央的要求。他将自己的决定分别报告给了党中央和张国焘。

就象是一场恶梦,苏凤带领女红军们又踏上了草地。女红军们的脚步都无比地沉重,来时草地给她们的身体和心理带来的创伤都太深了。她们都非常不愿意再向回走过那来时用惨痛代价才征服过的路途。

不过,向回走时的条件比来时要好得多:在包座地区她们都得到了较好的补给,因此她们带的给养也比来时要充足的多。而且在这次向回走之前,由于中央领导之间的争执,部队停留休整的时间较长。这对于身心都极为疲惫的红军来说,成了一个难得的休整时机,战士们的体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另外,由于大家对比第一次都有了许多过草地的重要经验,准备工作的针对性较强。这些让带领队伍行军的苏凤对由北向南再次穿越草地倒是很有信心,让她烦闷地是听说了张主席与中央领导之间的矛盾。

四方面军的队伍中流传着中央红军私自逃跑的说法,这让苏凤心里很难过。这些流言由上而下地传播,逐渐地成为大家可以公认的观点。而反对的意见虽然也有,却不能公开说。苏凤无法阻止这些说法,她只能尽自己的力量管好部队,希望能够在新的任务中重新振兴四方面军。她按照前委的要求,带领部队向大金川一带的马塘集结。

就象右路军中的四方面军部队一样,九军也受命从阿坝向大金川流域集结。

启程之前,李正荣的连队又做了些调整,连长秦浩和指导员孙德龙分别升任了营长和教导员,他们将各连队和新征收的少年红军都集中在了九连。副连长吴小春被任命为连长,伤愈归队的王天虎被任命为副连长。新来的指导员是李正荣认识的杨天庆,他是个学生出身有文化的干部,枪法又很好,对他的任命让李正荣很高兴。何洪福做了二排长,而李芳武和李思贵也都被提为副排长。

王天虎现在变得更瘦了。几次受重伤让他大大地丢失了元气,变得皮包骨头。只是他那双原本昏暗无光的眼睛,还是能够在他愤怒时变得炯炯有神,迸射出令敌人心惊胆战的杀气。他和李正荣很久未见面,见面后竟然没有话说,只是上来拍了一下李正荣的肩膀,这就是他最亲密的动作了。李正荣对他又能恢复身体感到欣慰,心里又想到别人对王天虎的评价是“有九条命”。

李正荣也听到了一些与中央有关的议论。对于他们这支大部分战士还是少年的连队来说,大家对领导之间的争议并不太搞得清楚,只是作为闲话的谈资,但主要的观点仍是向着四方面军自己的领导。有时流言传得过于离奇了,领导就会出面批评几句。另外有些平时就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干部,虽然感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也不好在大多数人激动的情绪下谈论自己的疑惑。南下本身给部队带来了最实际的消极影响,因为他们不得不再次穿过草地。

这次过草地是向南,气候已经是八月的中下旬。秋风萧瑟,寒气凛冽,草地上的草已经变黄了。红军上次走过草地时留下的痕迹还有很多都清晰依然,让回程的红军战士心惊。有些上次路上牺牲的红军战士,即使是收容队也无力安葬,只能堆放在用树枝临时搭建的人字窝棚里,让返程的红军战士为之动容。

九月底,左路军与右路军中的四军、三十军及红军大学的部分人员,在大金川北端的党坝会合了。这次相会没有太多的欢乐,却彼此似乎都有几分尴尬。毕竟背负着与中央分离的阴影,这让每个人都心里感到不安。一见到来自中央军委的领导朱德和刘伯承,很多干部都感到心虚。朱德倒是神情自若,一如往常,似乎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没有压垮他。

张国焘在一座喇嘛庙中主持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有军以上的干部大约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张国焘做了主题发言,他从中央根据地的惨败开始讲起,认为中央犯了“政治路线的错误”。中央与四方面军的会合,本来是中央纠正错误的机会。但中央拒不承认错误,反而指责四方面军。“中央私自率一、三军团秘密出走是分裂红军的最大罪恶行为。”最后,张国焘宣布,中央已经威信扫地,需要组成新的“临时中央”,请大家表态。

这一“另立中央”的决定象是投出了一颗炸弹在会场中,让大家都傻了眼。甚至南下后一直说着中央坏话的陈昌浩,这次也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立即表示支持。这让张国焘很生气。

会场的气氛即紧张又沉闷,谁都不愿意先表态。但张国焘指定了一位一方面军的干部发言,这位干部列举了中央在根据地的一些具体事例,说明了中央存在着问题。但随后朱德和刘伯承的发言都反对另立中央。张国焘心里很不高兴,他直接宣布了“临时中央”的名单并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多数同意,这样就算通过了。张国焘成了临时中央的主席。随后,张国焘宣布开除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和毛泽东的党籍。

第二十四章  张国焘的命令(3)

红四方面军编成了左、右两个纵队,沿大金川两岸向南进军。徐向前亲自带领着左纵队,从大金川直取崇化和懋功。团长朱宏带着他的部队于十月十五日夜间,对绥靖以东的两河口守敌发起进攻。

自从过草地以后,李正荣没有再经历大的战斗。每天除了训练和行军,就是听一些人将领导的分岐传来传去,这让他和他的战士们都觉得厌烦透了。这里守的是杨森部的第七旅。接到进攻命令后,李正荣将一肚子怨气都指向了敌人,立即要向敌人发起猛攻。但王天虎做战,总是习惯身先士卒,他要求亲自带着全连兵力向敌人发起冲锋,让吴小春在后面坐镇。

敌军是军阀杨森部的第七旅,防守靠的是沿河边修建的地堡,通过在地堡中设置猛烈的机枪火力来阻挡红军的进攻。王天虎让战士们准备集束手榴弹,李正荣依然采取用神枪手封锁敌人地堡枪口的方式,一开始就压住了敌人的火力。

经过长期战斗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少年战士都学会了如何打仗。冯喜财趁敌军火力弱下来的机会,赶紧冲到了地堡旁,一下子将集束手榴弹塞进了地堡。随着一声强烈的爆炸,地堡中的敌人都停止了射击。

王天虎下令吹响了冲锋号,小战士们勇敢地端着枪冲了上去。敌人的阵地被突破了。整个攻击部队前进了近百米,但又被敌军的一道新的地堡防线拦住了。猛烈的火舌喷了出来,立即有几个战士被打倒了!王天虎气得两眼冒火,亲自抓起一挺机枪,向地堡猛烈射击。李正荣示意吕书明配合冯喜财继续炸地堡,吕书明甩出了一个手榴弹,趁着烟雾冲了出去,而冯喜财却从另一个方向利用障碍弯腰隐蔽接近。敌人的机枪打了过来,吕书明已经迅速卧倒,躲在一个小土包的后面在近处向敌人射击。这激怒了敌人,两挺机枪都指向吕书明,打得他根本不敢抬头再射击。吕书明甩出两个手榴弹,一左一右,腾起了两团烟雾。借着烟雾,冯喜财已经靠近了地堡,他猛地冲上去,又将一个集束手榴弹塞进地堡,用最快速度退到了隐蔽处。他仍被打过来的枪弹伤了手臂,但敌人的这个地堡也被炸掉了。

进攻行动持续了三个小时,敌军终于意志崩溃了。大队的敌军从已经快守不住的工事中逃出,开始了全线溃退。王天虎在这时真正成了一只“虎”,只见他手持大刀,大呼一声“冲啊!”带领了小战士们冲了上去。他不住地将追上的逃敌砍倒,几乎没有一个敌人能招架得了他的大刀。美中不中地是,当他砍翻几个敌人后,发现前面的敌人除了逃走的,都被自己手下的战士用步枪打倒了。这让王天虎很不满。他开始训斥小战士们:“拼刺刀时怎么能开枪呢!那不成了孬种了。”小战士们都说:“训练时李排长都是这么教的,他说我们力气小,不让我们和敌人硬拼。”王天虎摇摇头,又来检查战果,看谁在肉搏中消灭的敌人最多。出乎他的意外,陈川竟然在肉搏中消灭了六个敌人,而他自己也只有三个。王天虎仔细地检查了陈川的战绩,发现陈川并没有将敌人杀死,六个敌人都被他伤了腿和手臂,虽然还活着,却都失去了战斗能力。而王天虎遇到的敌人可就惨了,除了从脖子被砍掉脑袋的,就是从肩膀砍掉半个身子的。王天虎对陈川很不满意:“你小子究竟是有种还是孬种我都不知道了!你小子本事好象比我大,可你既然伤了这些家伙,为什么不给他们补一刺刀算了!这弄得不死不活的,怎么办?”陈川只是笑不说话。杨天庆指导员却说:“副连长,你不能让战士们违反政策杀俘虏呀!”王天虎恼怒地说:“我哪让他杀俘虏了。我是让他直接杀死敌人,这样根本就不用俘虏了!”杨天庆说:“这样做不对,你别说了!”气得王天虎说不出话,转身就走了。但他又转回来对陈川说:“我承认你小子确实有本事!”

团里来了命令,九连参加追击,向抚边和达维进军。第七旅的溃兵似乎使所到之处也都全线崩溃,守军本来就比较弱,又被红军的攻势吓得不敢抵抗。李正荣和李思贵带着一个排的战士,在抚边外围竟然抓了几十个俘虏。十月十六日全团占领抚边,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