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和朝中普通官员不同,他们家族的名声,都是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是爱护百姓,乐善好施……,十几年数十年一点点积攒起来的。
那块碑往书院门口那么一立,他们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声望,名气,全都没有了。
呸,什么名门,什么世家,连商人都不如,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再说自己是什么名门世家!
尤其是那些真正的豪门巨阀,能够屹立数百年不倒,靠的就是长久以来积攒的恐怖声望,如果连名声都没有了,连百姓和士族的信任都丢弃了,再大的家族,也要走上末路穷途。
这简简单单的一块碑,让这些门阀世家,没有了任何选择。
捐,必须得捐!
银子没有了可以再赚,名声没有了,可就无法逆转了。
当然,有些人的选择很简单,有些人,就比较难了。
比如那些礼部官员曾经拜访过的……
不捐……肯定是要被万民唾骂的,商人捐了,其他的豪门世家也捐了,会将他们**裸的暴露出来,以后在这京都,在这景国,还有立足之地吗?
捐……捐多少,他们之前捐了几十上百两,还和礼部的官员闹的很不愉快,现在恬着脸再上去捐银,颜面何存?
就算是捐了,也不见得有多少颜面,明显是补救的措施,会让众人更加的鄙夷。
那么问题来了。
倒底是捐,还是不捐?
这一刻,他们的心中,从未如此的痛恨过礼部那些官员。
第七百八十一章 聊人生,聊理想
此刻礼部便有不少人在朝堂上,感受到周围某些充满了怨恨的眼神,心中暗自叫苦,奇冤无比。
事情是他们做的,但他们,也是奉命行事啊!
筹款是奉长公主之命,退出是奉了崔贵妃之命……
如果能够坚持始终也就罢了,就算是会得罪这么多人,但能够成为推动建立书院一事的助力,和那泼天的功劳相比,得罪几个人,就算不得什么了。
然而问题在于,他们……他们半途而废了。
平白无故的得罪了这么多朝中官员,门阀世家,功劳全被那个刘大有抢去,这一趟差事,真是吃亏吃到姥姥家了。
如果早知道长公主和陛下有这样的计划,他们说什么也不会将自己从这件事情中摘出去……
或许,此等方法,正是他们离去之后,公主殿下才想到的?
也有可能,公主早就有此计划,就是要让他们主动退出,才……
怎么可能,他们和公主殿下无冤无仇的,殿下犯不着这么对付他们……此时胸中除了憋闷,还是憋闷。
今日的早朝结束的很早,刘大有一走出殿门,身边就有无数人围了过来。
“刘大人,留步,留步……”
“刘大人,关于书院筹银一事,本官也愿意略尽绵薄之力……”
“刘大人,不知今日可否有空,书院筹银之事,我们详谈如何?”
……
刘大有终于享受了一次众星拱月的滋味,即便是升为了京城令之后,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朝中大员赔笑着围在他身边转,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