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不急着追赶接战,而是等待后方补给及主力部队跟进……
没想到事实根本不像蒙哥马利想的那样,隆美尔总是在英联邦军做好准备之前就突然无声无息的熘走了。
蒙哥马利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觉得自己上当了,他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骗局,一个由希特勒和隆美尔等人设下的骗局。
其实蒙哥马利并没有上当,而是隆美尔在第一次因为服从希特勒的命令而错失撤退的机会后,就觉得不再服从希特勒的命令而更应该为非洲军团的士兵的生命负责。
隆美尔在撤退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撤退,虽然这违反了元首的命令,但有什么问题一慨由我负责!”
这也让非洲军团的官兵们越发敬佩他们的将军,因为他们认为将军宁愿冒着违抗元首的命令而保全下属,同时还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所以有许多军官都表示愿意与隆美尔一同承担责任。
“少将!”达尔朗扬了扬手中的电报,问着张弛:“你怎么看?”
“什么怎么看?”张弛反问。
“你的意思是……”达尔朗说:“继续进攻比塞大港?”
“当然!”
“可是他们的兵力……”
“首先……”张弛说:“非洲军团赶到突尼斯,这也就意味着英联邦军也大军压境了。所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比,就由原来的二十万对十万,变成了四十万对十七万,我们依旧占有很大的优势!”
达尔朗不由点了点头,英联邦军也有二十万人,而且装备及训练等方面要比法军强得多。
“其次!”张弛接着说道:“非洲军团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抵挡住英军的进攻,而不是内部的比塞大港!”
“这虽然没错,但是……”朱安将军有些担心的说道:“这样一来,我们拿下比塞大港的话,就有可能遭到更多德军的进攻!”
“不!”张弛回答:“应该说事实恰恰相反,因为英军早晚都会对非洲军团发起进攻,那时……就是我们进攻比塞大港的时候了!”
一众法国将军不由纷纷点头。
到时非洲军队就会因为疲于应对英联邦军而分身乏术了。
“所以!”达尔朗说:“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是吗?”
“是的,等待!”张弛回答:“确切的说,是我们应该乘着这段时间进行必要的训练,或是做好登陆并打一场防御战的准备!”
“说的没错!”达尔朗接着就把目光转向了朱安将军,说道:“这些就交给你了,我不希望再出现上次战斗的混乱!”
“是,将军!”朱安将军回答。
只有张弛知道,他等的其实并不是英国的进攻,而是隆美尔的反攻……隆美尔总是会做出些出人意料的事,史上在这一刻,也就是非洲军团要败亡的时候,隆美尔是杀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
但不管怎么样,总之法军做好进攻的准备就没错了。
(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二章 回马枪
一路上希特勒都要求隆美尔坚守,直到隆美尔撤退到了突尼斯也同样如此。
这时的希特勒已经不再指望自己的“钳形攻击”能胜利了,他看到了一个可怕的后果:如果北非一丢,意大利就失去了屏障,而意大利又是个半岛国家,整个意大利的国土就像是个鱼钩似的伸进地中海。
换句话说,如果失去北非战场而又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那么意大利就没有任何本钱同时意大利军队也没有意志与盟军对抗,所以可以预知意大利紧接着就会退出轴心国或是投降。
而如果意大利站在了反法西斯同盟方面,那么德国的南部就暴露在盟军部队的炮口之下,这是一个可怕的连锁反应。
于是希特勒只能一遍又一遍的下令:“一定要守住突尼斯,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事实上希特勒也是这么做的,他与墨索里尼一起组织了一批又一批的运输船,要么乘着黑夜要么在白天冒险用空军掩护往突尼斯运送补给,尽管这些运输船每走一回都有高于百分之五十的可能被击沉在海里,但希特勒还是不计后果的派出运输船。
这也使突尼斯终于储存了一批燃油,于是隆美尔那颗一直打算进攻的心又蠢蠢欲动起来。
其实,隆美尔本人此时已经可以离开突尼斯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隆美尔一路上都拒绝服从希特勒的命令,这让希特勒有些恼怒。
另一方面则是隆美尔在强大的压力下病倒了。
还有一点,就是此时的希特勒手下已没有多少出色的将领可用,希特勒不希望隆美尔这个新兴的将星在北非打到最后,于是就以让隆美尔回柏林养病为由想将他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