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暗道一声要糟。
德军这招胜就胜在出奇不意……他们在多个相距较远的位置同时发起进攻,这必然就会使火箭筒射手顾此失彼,而只要有一个部位的火箭筒射手失误了让敌人突破了防线,那么穿插进来的坦克就会给远征军造成致命的混乱最终导致整条防线的崩溃。
张弛没有迟疑,一把放下手里的望远镜抓起步枪就沿着交通壕朝前方的防线跑去。
威廉少校及一众英**官见此不由纷纷惊唿:
“上帝,他在干什么?”
“将军,你去哪里?”
……
按英国人传统的军事观念,将军就应该在指挥部里指挥,就像蒙哥马利那样,所以当他们看到张弛那么熟练的拿着一把狙击枪奔向前线的时候,简直就不敢相信他们看到的是真的。
但这些观念只适合英国,对于中国部队尤其是远征军来说,将军亲上一线早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七百三十一章 反冲锋
张弛不知道自己上一线能发挥多少作用。
事后想起来,张弛都觉得自己当时的举动有些傻……战场上突破的是敌人坦克,而且还是连火箭筒都很难击穿其正面装甲的四号坦克,那么自己上去又能做什么呢?甚至还带着一把狙击枪?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威廉少校等一众军官的想法还是正确的,此时的张弛更应该在后方,在后方就可以组织预备队补上缺口,或是调来援军等等。
但这只是理论上。
战场不是理论,而且中**队也与英**队、美**队甚至与德**队都不一样……这些国家的军队更讲科学更讲战术,而中**队更讲究士气、感情。
那一刻,张弛脑袋里什么也没想,他就是简简单单的觉得:敌人要突破防线了,自己不能坐视一线的战士在敌人的坦克下被屠杀,所以自己要上去,不管问题能不能解决,但自己要跟他们呆在一起承受同样的危险。
张弛所处的位置本来就离前线不远,全力奔跑下几分钟就到了前线,而此时德军坦克正辗着填壕的坦克缓缓过壕,它们不敢开得太快,反坦克壕是填平了,但还是有翻车的危险。
而一队队德军步兵也紧紧跟在坦克后头,他们打算借着坦克的掩护一鼓作气就攻下敌人的防线。
张弛跑上防线后就大叫:“全体听我命令!”
“将军!”
“将军上来了!”
……
原本被这突发状况弄得有些心慌的远征军战士们一看到张弛在防线里就不由信心徒增。
“将军!”满脸硝烟的同乡人快步跑上前来,他知道此时情况危急,所以也不劝张弛回去,十分干脆的问了声:“怎么打?”
张弛不由一愣,他还真没想到该怎么打。
而此时的坦克已经跨过了反坦克壕并开始朝沙丘往上爬了。
可以想像,中**队无法短时间内在每一个部位都调齐火箭筒射手……如果只需要调一、两门火箭筒射手那还没问题,但问题是巴祖卡火箭筒的精度让人实在不敢恭维,同时德军坦克“抬头露肚低头露背”的时间又很少,所以要抓住这个机会将其击毁非得备齐五门左右的火箭筒不可……之前远征军都是在敌人坦克将要出现的周围用六门火箭筒围着一圈准备着,以确保能将目标击毁。
但是现在……被德军一招“以快打慢”就完全打乱了布署。
现在该怎么办呢?
继续防守吗?
显然是不行的,纯步兵对敌人装甲部队的作战,那就是一旦被突破就将会是场屠杀,尤其敌人的坦克大多是能捱火箭弹的4号坦克,甚至还有“虎”式坦克。
让躲在亚山大港内的装甲部队出来增援吗?
显然也不行,先不说时间会不会来得及,就算时间会够……张弛马上下令而吴敏也做好了准备立马上开上来,但他们还要面临敌人战机的轰炸拦截。
恰好张弛就看到德军的战机增援编队又从上空掠过……如果中国坦克部队从亚山大港出来增援的话,只怕还没赶到防线就会被这些战机打得死伤惨重了。
而且,就算他们中有一部份坦克能幸运的冲过德军战机的截杀,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德军的4号坦克及“虎”式,“谢尔曼”在它们面前同样也处于劣势。
突然之间,张弛就发现整个战场形势都调转了,原本对自己有利的战局仅仅只是因为德军的一个策略而彻底改变。
时间不等人,此时德军坦克已“隆隆”的爬上了沙丘,张弛甚至都能看到沙丘分界处微微冒出的炮管,而且还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