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中居少佐有些气急败坏的叫道:“我们对付的不是中国海军吗?他们怎么可能厉害到这种程度!”
中国海军的素质的确不可小觑,这一点是日军方面的误判,但这倒不全是因为中国海军的素质,而是因为航母上所换装的mk12型高平两用炮是美军最新版的舰炮,它装有mk37型射击指挥仪和mk12型雷达,也就是有自动搜索目标并瞄准射击的功能。
中居少佐当然不知道这一点,还以为这是中国海军炮手打得这么准,着实将他吓了一跳。
接着,更让中居少佐目瞪口呆的是……他发现有些炮弹明明没有击中战机,却在战机附近爆炸并将战机击毁击伤。
“这是怎么回事?”中居少佐冲着无线电大叫:“这是中国部队的新武器吗?”
“什么?”无线电另一端的山田道之不由一阵毛骨悚然:“什么新武器?”
“是……是炮弹!”中居少佐回答:“它们会自动爆炸!”
“怎么可能!”山田道之完全不相信,但当他把目光投往前方正处于轰炸中的中居机群望去,看到那一枚枚在机群旁炸开爆起一团团黑雾时又不得不信。
中居少佐猜的没错,这正是美军发明的新炮弹,叫“无线电近炸引信”炮弹。
在此之前,炮弹大多采用触发炮弹,这种炮弹必须直接命中敌机,引信才能使弹头爆炸,否则炮弹只会与目标擦身而过。这种引信炮弹的命中效果显然是较差的。
而“无线电近炸引信”就能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它在炮弹发射之后就启动工作,通过发射无线电波连续测量炮弹与目标间的距离,当炮弹在靠近目标距离不断缩短时引信不引爆。当然,如果炮弹直接撞上了目标,那么触发引信就会引爆炸弹,这是近炸引信就不起作用。
但如果炮弹没有命中目标而是与目标擦身而过……无线电波就会就会测量到炮弹与目标的距离在增大,于是在这一瞬间“近炸引信”就会引爆炮弹,这样产生的弹片及冲击波也会对目标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将其摧毁。
尤其是这些炮弹的对像还是几乎没有防御装甲的零式战机……于是一发发炮弹在空中炸开,就有一架接着一架的战机被击毁往海面上掉去。
最后虽然有几架战机侥幸穿过了这些炮弹组织起来的火力网,却无奈的发现头顶上再次出现最后一批也就是中**队刚刚从航母上紧急起飞的战机。
这时山田道之的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一阵杂音,山田道之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赶忙抓起对讲机呼叫:“中居一雄!中居一雄……”
但是对讲机那一头没有任何回答。有
山田道之不由叹了一口气,看看满脸恐惧及无奈的部下,咬了咬牙就下令道:“诸位,目标‘翔鹤’号!进攻!”
说着山田道之就带头驾驶着战机朝“翔鹤”号冲去……
在中国海军的眼里,看到的就是日军战机像飞蛾扑火似的一架接着一架的往高射炮弹打出的弹幕上撞,然后一架接着一架的冒烟,然后发出怪啸从附近掠过。
这其中突然有一架战机,在机尾已经冒出黑烟的情况下还以一个大角度机动拔高,接着再几乎是垂直的往“翔鹤”号的飞行甲板上撞。
很快就有无数子弹和炮弹朝这架战机飞去,但其实……战机在这种状态下就算被击中也会因为其速度和自由落体运动扎到“翔鹤”号甲板上,从这一点来说这名日军飞行员很聪明。
于是只听“轰”的一声,“平海”号在一阵震荡中爆起了一团火光。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二章 战果
幸运的是,这架扎到“平海”号航母甲板上的战机是架战斗机……战斗机就意味着其上没有携带更多的炸弹,再加上航母甲板也够厚,所以它的爆炸并没有对航母造成多大的伤害。
不幸的是……战机爆炸时油箱的燃油四处飞射,距离较近的两名中国士兵当场就被炸死,十二名士兵躲避不及被烧伤,另外还有两架“野猫”战机被点燃了,不过这只是件小事,张军华没有片刻迟疑就下令工作人员将那两架着火的战机推到海里。
对此许多飞行员都表示可惜,因为那两架野猫战机的火势并不是很大,如果抢救及时的话还有可能保存。
但张军华的命令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有可能抢救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有可能来不及抢救。
而对于一艘航母来说,抢救两架战机意义不大……这两架战机就算抢救回来了,那也是两架被烧坏的飞机,同样不能飞上天空甚至还会占有甲板空间挡住其它战机的路。
但如果抢救不及……那麻烦可就大了,战机的燃油和弹药可能会爆炸,这爆炸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波及到其它战机甚至给整艘航母带来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