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重铸青春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同样的事,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这样处理的——赵匡胤刚建立宋朝,到太庙祭祀,见祭器笾豆簠簋之类,陈列周详,他不认识,问这都是些什么?近臣汇报说是祭祀用的礼器。赵匡胤笑了:我祖宗恐怕也不认得这些,撤了吧。用日常的膳食祭祀即可。赵匡胤自己行礼完毕,却对刚才的近臣说:你们依然将刚才那些礼器摆上去,方便其他人来祭拜,不能因为我,让别人无所适从。

邵康节称赞赵匡胤:真是一个懂礼乐真谛的达人。(“达古今之宜矣。”)

这就是王朝初期的正能量核反应堆,帝王言行,大事小情,无不“达古今之宜”,垂范天下,上能推诚,下无逸口,国家呈现出兴旺的气象。

考诸往史,每个王朝发展到后来,无不是能量衰减的过程。再健康的事物,久则必然生弊,犹如衣服由新到旧,其污染肮脏是不可避免的一样,各种各样的困难矛盾也会越积越多。比如,至明朝正德年间,单是宗室亲王就有30多位,郡王215位,他们的子弟还都是各种吃国家财政的官,消耗非常大。永乐时期就将这些宗室的俸禄大量削减过,显然当时已经负担不起了。到了后来更负担不起。国家机器其他部分的运转也都日渐冗繁沉重,如洪武初年(1368),锦衣卫官共205人。由于维稳和反腐任务重,机构重叠设置,到嘉靖八年(1529),锦衣卫官增加到了1700多位。弊端这个东西,具有疯狂生长的能力,拼命革除,尚且不尽;稍有懈怠,满目尽是,以至于连个正常参照都找不到,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弊端了。

明朝每个王朝出现的短期中兴,就是继位的皇帝奋力革除弊端,给核反应堆增添新的能量,能量所加,必然有腾旺的气象。

洪熙帝在位仅一年就死了,但其仁政所施,颇有成效。明朝帝王都学了朱元璋的坏脾气,疾恶如仇。洪熙帝刚继位,就下诏说:朕的脾气不好,如果过于疾恶,对罪犯的处罚在朝廷的法律之外,即过分干预司法,请司法部门再三执奏,劝说提醒朕。如果你们再三执奏,朕还是不听的话,可五奏;五奏还不听的,就联合其他大臣一起奏,提意见,你们把朕当成一个昏君、暴君来对待,直到朕同意回到法律的轨道上来为止。这要形成一个永远的制度(“永为定制”)!

宣德九年(1434),朝廷想将位于德胜门外的教场,即京城的教场用于操练和检阅军队。因为是全国最高级别的检阅,所以德胜门外的教场面积有些狭小。皇帝派大臣去选新址,新址选在西直门外白云观附近。皇帝又派大臣去详细查看修建新教场的工程难度和估计预算。

大臣回奏:新址是很理想的。只是要拆迁三十六户老百姓的房屋,另外百姓种的麦子,还有桑树、枣树、银杏等果树都是成树,每年都给百姓带来一些收入;还有一些坟墓,有当地人家的,也有城里人家的,这些都要拆迁或平毁。尤其是旁边的白云观周围的土地,都是当地百姓用来种植纳税的好土地,这些,朝廷都可以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公共设施等名义拆除,给老百姓一点小小的补偿即可……

“行了!”宣德皇帝没听完就打断,让汇报工作的大臣别再往下说,他决定教场先不迁了,别折腾老百姓(“勿病民”)。

明仁宗、明宣宗两位皇帝在位的时间都不长,但却创造了明代的“仁宣之治”,可见皇帝稍微一认真,就很快见成效,犹如给核反应堆里增添了新的能量。

但是,后面的皇帝就基本上是消耗能量而非增添能量了。最后到崇祯皇帝时,明朝的核反应堆已因年久失修,坏了、泄漏了,不能使用,他想添都没法添。

至于有的短命王朝,虽号称王朝,但并不具备王朝的基本素质和条件。也没有什么反应堆,就是根蜡烛,还嘚瑟着,不停地折腾,迎风流泪,不加节制地燃烧,其消亡和覆灭就更不值得一说了。

洪荒版《慈禧传》

洪荒版《慈禧传》慈禧太后站在云端之上,面色慈悲:“我从百年之后来,口含天宪,演尽无数变化,为救天下苍生,立誓要让中华帝国屹立于东亚之巅,成就东帝之万世不拔伟业!”

众人欢呼:至天至圣慈禧圣人!

突然出现西方教教主维多利亚,维多利亚身披白色圣衣,头顶有一本金灿灿的书:权利法案,周身绕着纺织机,内燃机,和军舰等圣物,万众黑奴双手合十匍匐在地上,跪拜称颂不已。

又有东正教教主尼古拉丁大帝从北海之中出现,坐在冰封王座之上,手持黄金权杖,双头鹰翅膀一挥,卷起料峭北风。

“阿门,慈禧道人,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此乃小道尔,”慈禧太后微微一笑,一拍头顶,“且看我一气化三清!”听得几声钟响,正东方出来一位衣着古朴的妇女,手持一个酒瓮,正南方出现一位穿着帝王冠冕的女子,手持一件艳红色的石榴裙,慈禧朝着两位竖起手掌,微微点头行礼,“请两位姐姐襄助!”

衣着古朴的女子拿起酒瓮,“本宫汉高祖之妻,入太史公本纪者,吕后是也!今欲酿成人彘一瓮,其中缺乏大帝一位,请维多利亚道友入内一观!”那个酒瓮祥光万丈,在空中慢慢变大,朝着维多利亚罩去,边上有无数人彘盘旋飞舞,一起做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维多利亚抛出权利法案,拼命抵挡住,吕后笑道:“戚夫人之歌甚是合道友之身,若是道友被压在我的瓮里做了人彘,爱德华登基为王,岂不是应了此歌?”

穿着帝王冠冕的女子亦是威风凛凛,左右肩膀有日月凌空,对着尼古拉丁大帝说道,“朕乃女帝武曌!今日有石榴裙一件,乃是朕昔日用心血凝结而成,请尼古拉丁大帝翻检。”

那石榴裙颜色绚丽,霞光万丈,漫天席地朝着尼古拉丁大帝袭去,女帝做歌曰:“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尼古拉丁大帝用权杖发出冰雪风暴,抵挡住,那双头鹰飞起,朝着女帝脸上抓去,女帝笑道,“此等扁毛畜生,焉能近朕之身?“头顶泥丸穴一开,金灯璎珞白莲花连绵数百里,双头鹰一声哀鸣,跌落在地,尼古拉丁大帝一声怒喝,”好女仔,朕今日与你不死不休!“下了王座,亲自执杖朝着武曌打来,武曌亦是不惧,笑道,”朕经历四帝,立二帝,开创两朝帝业,文治武功都是赫赫威名,焉能怕你胡人野王!“亦是拿出一个渔阳鞞鼓敲,随意挥洒,和尼古拉丁大帝斗在了一块。

两对人马斗成一团,你来我往,雷霆漫天,群星坠地,金乌玉兔为之颤抖,慈禧只是端坐于莲台之上,含笑看着维多利亚和尼古拉丁大帝手忙脚乱,眼看就要落败,维多利亚挡住了吕后一击,左手连忙发掌心雷,把一座巨无霸军舰朝着慈禧太后头顶砸来,军舰四射火炮,厉害非常。慈禧太后伸手一指,那军舰在半空之中翻滚,滴溜溜的只是下不来,”这乃是后天之道,焉能近本宫之身!“吕后武则天大笑,奋勇向前,”今日就定下东西之尊,也叫尔等不得小觑东方英豪!“

慈禧太后正在谈笑之间,突然身后出现一黑洞,有一巨手执武士刀带着玄光朝着慈禧太后背后袭来,只听得一声娇喝:”伟大领袖万岁!“一本红色封面霞光万丈的小小册子就出现在那武士刀之前,挡住了偷袭,来人被击退在几万里之外,随即稳住身形,原来是留着短须,面容阴鸷,身穿和服的东洋武士。

”原来是明治天皇道友,道友身为一国至尊,行此偷袭之事,未免有**份吧?“慈禧太后也不转过身子,”不过倭国人都是如此,本宫倒是不能降低到和道友一样的水平!“

”大胆倭人!“武则天剑眉倒竖,怒气冲冲,拿出了泰山封禅之印,朝着尼古拉丁大帝抛去,”朕号称天后,高宗皇帝号称天皇,尔等小国,何德何能,敢僭越自称天皇!“

”道友息怒,本圣知道必然有人偷袭,所以这一气化三清,还有一位道友叫其隐在暗处,恰好防备着等小人,“慈禧太后拿出一个喇叭,猛的一吹,天上的大日慢慢降落,”请道友来灭此敌!“

”伟大领袖万万岁!“一个身穿中山装,带着眼镜,兼着齐耳短发的中年女子从大日之中跳了出来,她的胸前还挂着一根钢笔,右手拿着一本红册子,”我是李云鹤,慈禧同志,今天看到了这个阶级敌人想要破坏我们伟大的革命。我李云鹤第一个就不能放过他!“

西太后:大清帝国最后的光芒 加藤彻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