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唐当村长开始 > 第355部分(第1页)

第355部分(第1页)

对于李承乾立功了,她当然高兴了。苏宓也高兴,但是她眨了眨眼,奇怪地问:“有一个姓阳的官员吗?”

她虽然对所有谏官的认识都不全,但是却从没有听过哪一个人是姓阳的。

“他不姓阳,姓韦。”李承乾摊了摊手,说道:“因为阳韦叫起来顺口,所以这样叫了。”

李承乾也不是第一次这样了,苏宓对此轻轻一笑。

第二天,阳韦真的写了一篇长长的奏折,到了早朝上表扬李承乾去了,那是把李承乾给夸到了天上去的高度。

看着那个奏折的厚度,李承乾想着这只怕比孔颖达的三千字还要多了吧。

不过今天的早朝,可没有时间去给阳韦发挥这比三千字多的奏折。

因为早朝才刚开始,就有三省部的人送来了地方快马送来的急报,地方上出现民乱了。

这一次一连半个月都下大雨,范围都非常广,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内涝。而特别是溪水河流的下游部分的地区,则变成了洪水了。

现在才过了初春,正是春耕的季节,田刚刚给种下,洪水一冲,家没了,田没了,百姓们感觉自己无依无靠了。

一些冲动的农民百姓,没有了家和田后,就开始闹了起来了。

昨天之前,就一连许州,陈州和唐州三个地方的人暴乱了起来,听说还冲击了城池。好在城池坚固,百姓手无尺铁,所以城池没有被他们占下来。

但是乱民却越集结越多,再不控制,最后会变成了造反军,或者是山贼流匪了。

三个州的百姓暴乱,这可不是小事,于是听到这个消息后,三省部的人马上直接送到了早朝上。老李也马上叫停了其他的事情,开始对暴乱做出了安排。

所以阳韦的长长表扬信就这样阳萎了。

暴乱,对于武将们来说,等同于造反。

这事像程老货他们就做过,比如当年造杨广的反。

所以他们自己做得,却不许别人做的。

程老货对此事的态度是非常坚决,坚定的,那就是调动他的左武卫,像坦克一样把这些暴乱全给碾平了。

当然,坦克一词只是李承乾心里想的一个形容词而已。

不过朝廷上也有怀柔派的人物,像崔大善人,则表示用驱散的政策,把百姓们赶回家里去重建家园。

像高士廉这样的老人,则是感叹:唐朝人口本来就不多,你们后生悠着点,别又杀了就没人给咱们管了。

“父皇,儿臣认为,当务之急是救灾,闹洪水的地方,除了这些活泼乱跳的人外,还有一些地方的人被困在洪水中,应该组织官兵去救他们。而我们有了实际行动,可以告诉那些闹事的人,朝廷是对他们是好的。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了闹事的理由了!”

……(未完待续。。)

第807回:【灾民暴乱】

……

李承乾站出来,把自己的意见给说了出来。

他的这一救灾的说法,和他前面发明曲辕犁,水车,种植三季稻,建立农业学院,都是为民造福,为民着想,体贴农民百姓,形成了一贯的精神风貌。

所以他这一番话出来,并没有让人觉得惊讶,反而让他的为人和风格在大臣们的心里得到了升华!

孔颖达,于志宁,魏征,还有阳韦这个刚刚成为李承乾的坚实粉丝的谏官,都跳出来捧李承乾,认为李承乾仁义,请陛下接受太子的请求。

有了他们的带头,其他的大臣也站起来支持李承乾。房玄龄老爷子也站起来同意李承乾的意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