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夷洲见了王大人之后,他的现生意出奇地顺了。不只是他的货不用担心没人收,关键是路上顺了。以前他是跟船,租船,南下北上都是他要去找船。如今不用了,会有船家自己联系他,而且是大船。到了长乐后,那里的军爷好象也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人贩子,到了交趾和占城的时候,居然他的名字,也有人知道。这都是生在他与王大人见过一面之后,那一回王动也只是与他简单的谈了谈,了解了这行的行情。就这简单的一见一谈,居然就不一样了。
他知道夷洲缺人,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刘四海这种人贩子,往返于夷洲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人贩子,如今真的很多,他只是其中之一,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经过管峻等人的调查和跟踪后现,他还真的是职业素质较高的一个。没玩过什么坑蒙拐骗的事,弄人过来照顾的也是很好。所以夷洲方面也就对他关照的多了些,打过招呼了,可以照顾也的地方,都会行个方便。
刘四海这会是留了个心眼的,他从交趾弄了些珠宝之类的,这些本来就是打算送给王动的,这会遇上了正好。结果,他一去码头递牌子,就被人挡了,只到他看到陈泽,大叫了几声陈大人,这才引起了陈泽的注意。士兵们也现,这家伙原来没吹牛,还真的认识大人。
陈泽对这个有些“口德口碑”的人贩子,对刘四海的印象也只是如此。于是,陈泽便下船来与他说多了几句,刘四海马上说明了来意。陈泽想着王动在船上也是无聊着,让他见见这个有趣的人贩子也不见是坏事,于是上去传话。
“我上去看下,呵呵,不知王大人有没有空见看”陈泽说了句,便回到去了,把刘四海满心希望的留下在了码头上。
………【第五十七节 占城末日】………
“怎的会知道我在此地?”王动也是奇怪,这外面认识他的人不多呀,他平时蛮低调的呀。
“昨夜有看到王大人在海边行走,远远看着王大人、陈大人等,还有几位将军和美姬?”刘四海回。
“呵呵,你就知盯着美姬了。”陈泽笑他。
“不敢,做上这行后,小的看到女人会眼热些?”刘四海还是一付老实的样子。
“对女人眼热?哈哈哈,你这家伙,莫不是连王大人身边的女子也打主意。”
“呵呵,不敢呢,不过昨日看那几个倭女,呵呵,可是极品噢,可卖个好价钱。”
极品你个头,王动还没上呢。自夷洲上船后,夫人一个没带,但盯梢的带了不少。每位夫人都送了服侍丫头过来,那意思都很清楚,王动看上哪个,晚上想了,弄了收个小妾。
可王动这两天事情还蛮多,此次跟着他下西洋的人不少,他的船上还有大包袱在,王国忠一家!王国忠可是找到机会了,根本不用他交待,他那位年青可人的女儿自然就贴上了王动。多好的机会呀,这会可是一位妻妾在身边呀。
“刘老板,你的女子贩到夷洲,大致所购为何人?”
“有安分人家,也有青楼的,也有工坊的,也有大户人家买去为奴为仆的。”刘四海回,“通常庄户人家会好些,算是有个归属,若能生下个一男半女。日子过的更好。”
“夷洲也有青楼?我怎么没看到?”王动很吃惊。
“哈哈,王大人日理万机,忙的都是大生意,居然还会关注这等小事。”陈泽哈哈大笑。
“高雄有。基隆有,淡水也是有的。”刘四海一看王动有兴趣马上介绍了起来。“最大地一间在双溪口,那有兵营,生意也是最好。”
“是这么回事吗?”王动看了刘鹰一眼。
“呵呵,有是有,不过生意最好,我就不知了,那的兵。夷洲番民多些,那些番人素来不拘于礼。”刘鹰说的煞有其事。听起来好象很在理。
“那你这是说,淡水要生意大些了?”王动问。
“也不尽然,那里都是新兵营。”刘鹰回。
“淡水应该好些,那里工坊多,这几年过去的大多是男丁。”陈泽是这样认为地。
“诸位大人,说的都有理,不过依小地看,还是双溪口那的生意好些。红楼开了有三家了,还有些暗门子。”刘四海所说的暗门子,就是土娼。自己有门有户,男人在外拉客,女人在家做皮肉生意。
“暗娼都有了?这是怎么回事。”这就让王动意外了,夷洲给人的感觉是欣欣向荣的,这个行业,王动虽然没关注过,但他觉得真要搞,那就大鸣大放的搞。纳入行业管理之类的。怎么会连暗娼都有了。“王大人有所不知。双溪口有兵营,又是南来北往地重镇。这几年往夷洲去的人以男丁为主。四下贩去地女人甚多,有些个女的来路本来就不正,一路上又不知转手几回,早早就被坏了身子。那些个男子收买了去本想做老婆生孩子,哪晓得被人哄骗,到手一验货才知已经不知多少人经手了。这些年双溪口闹忙了起来,青楼生意好做,粉头又少,他们索性干脆挂个灯笼也干这营生了。”刘四海娓娓道来。
“呵呵,静之,这尘世间万事万物总有其道,此业亦是如此。”陈泽劝王动。
“没啥,只是想着,在夷洲时,看到路人比长乐都走的快些,一问才知是,诸事皆忙。出了门不事农田便是工坊,再言商。总以为个个有职有业,不曾想到还有好吃懒做,拿自己老婆赚钱之人。”
“你待怎的?”
“哈哈哈,不咋的,自有人去料理,王某只是不解那些个龟公而已。”王动不会去搭理这些事,地方上都有长官,过了头了,自然会有人去问。
“刘四海,你是倒卖人丁的,交趾那边的情况如何。”这才是王动真正想要知道的东西。
刘四海懂交趾占城话,行走两地,收买的人主要来自交趾,且可以肯定的说,他地货源所及之地大多是战乱或是贫困之地,他知道交趾底层社会的真实情况。
“夏大人到交趾后,收了不少游民,形势好多了。只是多年战乱,乡村败落。加之这些年,时不时有人作乱,虽然兵马不多,不过搅的不安宁。平匪的官兵,哪里分的清民与匪,也有错拿错杀之例。人是不用愁的,只是看有没有人**来。带着十来个人,一路行个百里,吃吃喝喝也要有方筹。”刘四海说的意思,他的生意与时局地关系更大,战争时,他地生意会好些,而现在的交趾,看来进展很慢。朝庭地安抚,与局部的动乱并存。
“驻军的卫所好些,大的州府好些,下面的村落亦难说了。作乱的要粮要饷,官兵也是要粮,田里出的就那么些,哪里够,不够只能卖儿卖女了。”说来说去还是战乱。
“朝庭军粮不是由广东广西运去的吗?”刘鹰问。
“那哪里够,那哪里能运到宣化顺化。”刘四海说“诸位大人,交趾湿热,米粮不可久存,生米两日起霉,熟米一日便,经不住放。”
“夷洲用的是什么粮?”王动问刘鹰。
“炒米,米面,还有豆子。”刘鹰回,“有囊胰装,密闭不秀气的。”
“刘四海,交趾最稻米的地方呀,而且密林遍布,还会缺粮?”陈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