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还没说完,当空就挥来一拐棍。钟二胳膊上挨了一下,痛呼着跌到地上去。
打人的是钟奶奶,钟二看清人以后爬起来就想要还手:“你个老娘们——”
众人连忙去拦,钟奶奶却拄着拐杖分开众人,站到钟二面前,说:“我和你爹是正经拜过天地结成过亲的,你认不认我都是你的后母。今天,我就打你了,你要是敢我一根手指头试试,列祖列宗都看着呢,下个雷都劈死你!”
钟二手臂上火辣辣的,酒也醒了,看着周围人不满、嫌弃的眼神,他就算是不怕祖宗,也怕乡亲的非议。他不敢再动手,又丢光了脸,只好窘迫地匆匆逃离酒席。
钟奶奶朝他背影吐了一口唾沫,转过身对大家说:“今天大家也都在,趁这个机会我把话说明白了。我们鸿羽能考上首都的大学,他不傻,出息了。但是大家也清楚,小妹更有出息,她现在可是全省先进模范,又能挣钱养家,又会读书,考上了全省第一的大学。我们家不能耽误她出息。”
“奶奶……”向云蔚猜到钟奶奶的话,有些不敢置信。
钟奶奶高声道:“请大家给我做这个见证,当初小妹进我们家也没有办过礼。今天做主,小妹就算是我收养的孙女。以后谁要是说三道四,那就是要我老婆子跟他拼命!”
“老太太明事理!”
张校长和支书率先站起来鼓掌赞同,有了他们两人背书,大家伙也纷纷点头答应。
向云蔚没有想到钟奶奶不但愿意接受,而且还维护她的名誉,替她找了台阶。她一时感动地不知道说什么是好,拉着钟奶奶的手,又喊了一句“奶奶”。
钟奶奶也含泪回握她的手:“好孩子,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是真心对我好。我怎么舍得拦你奔前程呢?”
“奶奶,这一辈子您都是我的亲奶奶。”向云蔚同她保证。
酒席散后,郑芬主动来找向云蔚,说要跟她一道去沛新市开酒楼。
“芬姐,你可想好了?这是下海经商,去了可就不能在村里干活挣工分了。”向云蔚为她的勇气惊讶,但还是和她说清弊端。
郑芬早就不是当初默默忍受家暴的郑芬,她一摆手,露出在街头贩卖的豪爽果断:“我当然想好了!当初你带我去镇上卖米花糖和双皮奶,咱们不就干得很好?现在我也愿意跟着你去省里。开酒楼肯定比摆小摊麻烦很多,你总需要帮手。”
“好!”向云蔚开心道。
接着话音一转,她开玩笑地问:“但你舍得去?关山大哥的据点可是在镇上。”
“这有什么舍不得的!我是嫁过一回的人,嫁人可不必握在手里的钱好,咱们女人还是得自己闯出一番事业来。”郑芬泛着脸红,说的话却坚定:“他要是真稀罕我,就回跟着我去省里。要是不来……男人多得是!”
“好!好一个男人多得是!说得不错,咱们去省里闯一番事业!”向云蔚鼓掌,道了一声好。
八月,向云蔚和郑芬、向福向燕一道登上了开往沛新市的火车。
刚验过票,四人找到车厢坐定。向福把车窗推上去,正招呼向燕一起来看外头的人潮。忽然窗外就扔进来一个灰布包袱,紧接着一只手啪地攀在窗沿上,露出一个虎头虎脑的青皮脑袋。
王小勇翻过车窗进来:“师父!带上我一起去开酒楼啊!”
“呜呜”地汽笛声响起,列车缓缓往前,载着车上的人一起开往新的旅途。
第57章酒楼开业和坛肉
八月下旬,初升的旭日照着南湖旁的垂柳,主干道上响起人声和自行车铃声,唤醒了清晨中的沛新市。
主干道上陆续走过不同的人群。
最先在街道上行走的是市场经济开放后的小摊贩,他们或是推着推车或者挎着木箱走街串巷,嘴里扬起响亮的吆喝叫卖声。接着走过去的一批批蓝色工人装,他们大多跨着二八式自行车,纷纷赶着上班去。
待到日头再往当空移些,路上又陆续走过些年轻男女,他们行色匆匆向,好多手里攥着就业登记簿——这是待业的返乡知青们。眼下应该是奔去找返乡知青就业办等待工作。
上半年,数以万计的知青返乡。在回家的狂喜过去之后,如何解决知青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城市无数家庭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截止到目前为止,沛新还不能安排全部知青就业。每天仍旧有许许多多的知青一早去返乡知青办排队,苦苦等待一个岗位。
自行车铃响起,与人潮逆向而行的两个年轻人脸上是截然不同的朝气。来的是两张熟悉的脸庞——李敏、赵强,他们踩着自行车在车水马龙中穿梭,来到垂柳湖畔的酒楼。
酒楼已经支开了门脸,里头走出来一个虎头虎脑的年轻小伙子,带着个半大孩子,两人挥舞着扫帚在洒扫院子。
李敏、赵强加速骑过去,停下车去拿两人手里的扫帚,一边拿一边说:“小勇,这活我们来。向富歇歇别扫了,车把上挂着豆浆,你拿进去。”
“让他们扫吧,别抢了,进来吃早饭。”门里传出笑声,走出来一个爽利的中年妇女。她一手揪着孩子的头发,嘴巴里咬着红头绳正在扎小辫。
“芬姐。”“芬姐,小燕早。”
两人打了招呼,但手里还是把扫帚抢过来。
王小勇不和两人客气,他把自行车车把上挂着的两个保温罐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