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5450区免费阅读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还是不让别人接茬:“至少687,或者688,给我一个三个营的主力团吧?”

徐海东等他真说完了:“三个营的主力团,你那是做梦。”众笑。

“中央已经有了指示,我们要新组建689团,也就是恢复原来78师的建制,把现在两个团的2营全都抽出来,他们原来就是78师的两个团。这样我们就有三个团了。只不过每个团只有两个营。所以呢,缺的3个营,自然是找你这个四分区的父母官要了。呵呵呵。明白吗?不是我给你三个营,是你应该给我。”徐海东说完,自己也笑。

“呃。”这问题难不住刘道生,“那,旅长,新组建的团,肯定也要锻炼一下吧?那就把这个689团交给我,掩护我们在平山开展工作,只要有他们的掩护,我保证半个月内不是给您三个营,而是三个团!”

下面开展的议题是给立功人员授奖,岳牧,梁信,三个营长,守鞍部阵地的史钱寿,各连在战斗中评出的英雄战士,每人奖励一个本子,一杆铅笔,功劳特别大的还奖励一个搪瓷杯子。韩先楚是高风格,不要奖励。刘震和冯志湘两个,由于炮击十里坪取消了奖励。

散了会,又通知两天以后再次开会,师聂政委要讲话。

------------------------------分割线---------------------------------

日本华北派遣军,寺内寿一大将和参谋们在太原圆满攻克之后,接到了阳泉煤矿遭到攻击的消息,不得不分析了最近的华北新的形势。

首先就是娘子关会战期间,中村联队在平山以西山区里突然遭到强大炮火打击,全军覆没的事情。逃回的鬼子军官众口一词,描述了巨大的炮兵弹幕向前推进的可怕情景。而那个跑回来的炮兵军官,则详细描述了华军在那里的炮击专业程度,以及准确性。

按照常理推断,对方攻势得手,理应派遣预备队继续推进,打击苫米地旅团另外一个联队。可是对方却没有这样做,派遣军当时认为,中**六十多门120毫米迫击炮一起开火,是有可能的。阎锡山也许曾经生产了那么多大口径迫击炮。然而对方炮击以后活动不甚积极。加上太原陷落,说明对方的后勤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和52联队的作战,或许已经将那支华军的120毫米炮弹消耗殆尽。也许那支华军在皇军突破了娘子关之后,已经撤往山西了。

而共产军,一般认为他们没有什么重武器,之前伏击皇军一个中队,重创两个增援中队的事情,或许是他们干的,这一点已经为延安的新华电讯社消息所证实。最近华北各地变得越来越不安宁了,在河北,不断发现了**系统的民间武装,皇军很难控制铁路线以外。河间的皇军还在夜间突然遭到大量的火箭武器的袭击,被迫放弃了这个县城。后来查明,这是一个叫做孟庆山的河北自卫军干的,这支自卫军实际上是**的地下武装,现在已经和吕正操的东北军部队会合到一起,正在快速扩张其势力。在山西,皇军多次向黄河各个渡口进军,都遭到了共军主力的侧后攻击和伏击,难以在黄河东岸建立稳固的登陆渡口据点。以上一切,说明了华北地区今后,对付共产军的比重需要增大了。

在此背景下,阳泉警备队,突然遭到了平射炮的轰击,7座碉堡被毁,经过警备队收复碉堡后检查,鉴定出碉堡的被毁是大约八门92步兵炮和德国战防炮的作品。至于迫击炮轰击的痕迹,可以认定,至少是一种性能接近皇军使用的81迫击炮的武器。估计这支来历不明的华军,总共向皇军倾泻了近200发81迫击炮弹,平射炮的炮弹也接近这个数量。

这就是目前这个令人费解的所有事实。

中**不生产这两种武器,皇军也从来没有过这么多步兵炮被对方缴获。从平山到阳泉之间,到底有些什么东西?

由于无法判断,寺内寿一大将下达了如下的命令:

阳泉片山旅团长,派遣一个大队向北方扫荡,试探对方的位置和实力。

为了应对石家庄以西以北那个神秘的地方,原108师团所有的部队,在完成整补后调走。开往山西吕梁山区,扫荡那里的八路军,为主力强渡黄河创造条件。

在前一段山地战中表现出色的第20师团调往石家庄,石家庄西北方向到底有些什么,由第20师团负责进行侦察,并实施最终的打击。

最后,陆军航空队一个侦察中队前往正在抓紧修建的石家庄机场,探查平山以西山区。

太原第一军应组织调查,山西军是否曾经生产过8门皇军式样的步兵炮,以及德国式样的战防炮。

………【第16章 传统样式的反扫荡】………

“再支援我们点吧。”周建屏见聂政委命令覃健留下一个连。

聂荣臻问他:“煤矿边缴获的日本武器足够装备一个大连了。你还想要什么?”

“要建立根据地,当然是要有武装了。枪,弹药,给我们留下两门迫击炮吧,我们不用留炮兵,自己会用。”

“我知道你们有炮手。覃健,给他们留下两门迫击炮。建屏你要多少炮弹?”

“给他留100发,够他用了。”覃健说道。

“呀,覃营长大方啊。炮弹够了。另外再给我们留下一个连的装备吧,包括你们那种钢盔,你们回去应该还有吧?还有,我看你们那种小电台也不错,你们自己留两台够用的了,师部不是还有大电台吗?你们这一路过去,又碰不到敌人。”

覃健笑了一下,“行啊,既然你们要开辟根据地,那就都支援你们算了,弹药,每支枪给你留下两个基数的弹药。以后再给你们运送更多的吧。救人救到底,我另外再给你五十匹马。”

周建屏一边招呼金绍山第三连和6连能动的,七手八脚接过了一个连的武器,这才恋恋不舍地看着他们把那些“大”炮拆开,用马驮上,渐渐远去。

周建屏带领着两个连队,把武器弹药用马驮上,向山里走去,约莫走出十几里山路,来到一个小山村,正式开始了建立盂县根据地的工作。

685团的部队不愧为**亲手在江西苏区教育训练出来的,几天功夫就把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扩展到了二十几个村庄,并且建立了7个伤员修养连和两个步兵连。加上补充了新兵员的6连和3连,一共有了11个连队,一个团已经粗见规模。当然,这里面新兵成分最少,战斗力最强的,首推6连和三连。他们在新组建的盂县支队(团级)分别谦虚地第2连和第3连(相互谦让半天,谁也不要一连番号,但6连历史太老,还是排在了第2连的位置)。而其他7个伤员连,则每个连都由充当连排干部班长骨干的十几名伤员和100名左右的根据地新兵所组成。这些新兵一边接受伤员的训练,一边照顾他们的生活和战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