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传来一震滚雷声,也不知道是赵寿山在挨炮呢,还是刚刚下过雨的雨云,又在别的地方肆虐。
刘震想笑一下却笑不出来,“团长,参谋长,你们俩没事在山顶上,就琢磨这事?光咱们688就恢复25军了?想造反啊?687团放在何处?”
卢绍武说:“旅长政委他们如果过来,当然是最好最好的了,本来干部骨干就不够吗。而且咱们如果能有个妥善办法,能从现在一个大团基础上,恢复三个师的建制,那么等687团过来,岂不是红25,26军都可以恢复了?咱们15军团不就都恢复了?”
此时众营长教导员全都知道自己应该闭嘴了。全都不说话。
“老卢,你来自百色起义,中央红军,你水平高。你来说吧,你们这个提议,怎么向主席汇报。我先不说话了。”得,这下坏了,政委也闭嘴了。
韩先楚站起来,走到刘震身旁,要把他拽到一边去说话。刘震扒拉他,“党委会你干啥?就这样说嘛,不要开小会。”
“好吧,我继续说我的看法。团长参谋长的想法,我想,可能和我差不多?也许党内会有同志,说我们抓权,抓兵,军阀主义,等等。但是,不要忘了他们这样考虑的前提,就是那个大仓库,把我们钉死在这里的大军火仓库。有了里面的军火,我们不提出恢复25军,将来的形势,也会逼着我们恢复的。所以,团长,参谋长,我们现在不用着急提出这件事情,对吗?”
韩先楚想来想去自己差不多想通了,他看看团长,然后说:“提这样的大建议,固然会有一切都按照既定方针,计划去努力,会有条不紊,这样的好处。然而,我们也不要忘记,我们是**的军队,人民的军队,不是军阀的军队。我们有党的纪律,也有军队的纪律。也有,我们特有的政治。”
他用语调强调了一下特有两个字。
“我们不必提这么大的建议,但是,各位同志,不提,就什么都不能干吗?嗯?红25军从鄂豫皖出发,除了程政委中间来到我们这里,一直没有中央的指示,我们不是一路越大越大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埋头实干。我就这意思。”
陈锦秀心中长出了一口气。显然,韩先楚实际上还是支持自己的,只是不同意现在公开向上级提出这样的事情。
“比如说,”韩先楚接着在地图前说话,“5450地区需要防御这里,到这里,大约,嗯,有一公里?需要建立一个团的防御阵地,同时需要给这个团,一个营的预备队,一个炮兵连的支援。我们现在没有?怎么办?报告上级,联络地方党,扩建出这个团河这个营,明白?”
众人点头,刘震也开始有点一块石头落地的感觉。
“团长,参谋长,先楚说的意思,怎么样?”刘震问他们。
卢绍武坐在地上点了点头。
陈锦秀说道:“我看,团应该紧急建立两只队伍,刘震,一个是团教导队,一个是扩红队,原来咱们叫做扩红队伍,现在统战抗战了,不知道应该叫做什么了?”
卢绍武坐在地上说:“应该叫征兵宣传队吧。”
“不好不好,不好听。”刘震说。
“抗日宣传队怎么样?”陈锦秀说。
嗯!众人眼睛一亮,团长主意好。
韩先楚问团长:“老陈,团教导队的事情你和参谋长都研究过啦?”
“研究过。需要一个班长队(今天的话是士官队),一个基层干部队(今天的话是连排长,尉官队),一个参谋队”
“好嘛,我看够了,今天的会议,能定下在这里长期据守,并作出发展扩大我团抗日力量的统一的决心,就是最大的成果。同时,我们还确定了需要防守和封锁的区域,还确定了两条根本性的具体措施,建立教导队和宣传队。这是并不简单的事情啊,参谋长,你说呢?”刘震此时总是希望见多识广的卢绍武能多多参谋。
下面他们研究了一些更多的具体措施,几乎是一夜未眠。
此会议据说意义重大,韩先楚一段独角戏,一言堂,后来也许某种情况下会给他带来麻烦,但现在大敌当前,团党委内暂时没有人乱想。
………【第6章 我们不是孤立的】………
二营的阵地距离滹沱河上游不远,阵地上喝水造饭大体不受啥影响,还算便于长期坚守。下游方向鬼子占领的小村子查明了,竟然叫做十里坪。来自鄂豫皖的韩先楚,张天云等干部几乎一看到这个名字就想起了一个叫做七里坪的著名的小镇。韩先楚还对张天云玩笑了一句,“十里坪?离七里坪三里远吗?”
这意味着好运来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