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步兵第139团也不是刀枪不入的住,顶着联军105mm轻型榴炮的轮番轰击再要击退联军装甲部队的进攻显然是不可能的,欧战打到四年后的今天,死在战场上的双方士兵超过70%是被对方炮火所杀伤,其次是被机枪火力,被步枪和手枪打死的只是少数。
不过德军步兵第139团守卫大桥的两个营显然拥有较为坚固和晚辈的避工事,而联军的105mm火炮的炮击密度和强渡显然也有点差强人意,仔细听虽然可以分辨出至少先后有8门105mm德制轻型榴炮在轮番开火,但同时落在德军阵地上爆炸的炮顶多也就4、5发的样子……
近600发105mm高爆榴对洛潘河大桥阵地形成了杀伤和威胁,但并未伤及根本,顶多是摧毁了十几个阵地上开放式的机枪掩体和工事,联军炮兵显然并没有把摧毁大桥作为炮击的主要目标,要不然所有炮应该集中轰击某一个桥墩才对……
事实上联军炮兵并没有这样做,而德军铁甲列车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也没有向进攻中的联军装甲部队发起炮击……
根据德军铁甲列车上炮兵观察哨的测定,联军武藤旅团的炮兵阵地距离洛潘河大桥的距离至少是7公里远,而德军铁甲列车要想让自己的火炮射程够到躲在东北方向森林地带边缘的联军炮兵阵地,至少要让铁甲列车驶入洛潘河大桥南边一公里范围之内……
这让冯。伦德施泰德中校搓着手很有点为难……,他的铁甲列车既然没向进攻中的联军装甲部队开火以免打草惊蛇,这意味着他的铁甲列车也不能轻易靠近洛潘河大桥南端,否则自己的铁甲列车一旦出现,很可能就此把联军进攻的部队吓跑……
冯。伦德施泰德中校觉得自己的大炮这会儿彻底是在瓷器店里打老鼠,真正的投鼠忌器……
由于联军的炮兵阵地远在射程之外,并且布置的相当分散,这使得德军铁甲列车一旦驶近洛潘河大桥,射程倒是能够着对方的炮兵阵地,但是既会惊动对方进攻中的地面装甲部队,又法一锤定音的敲掉联军那分散的炮兵阵地……反而暴露自己的目标容易被对方吃掉……
直到下午17:30,德军铁甲第1支队1分队的那列铁甲列车还在克拉斯诺拉得河上的铁路桥附近游弋巡逻,确保运送预备步兵第140团和141团以及三个105mm榴炮营的火车畅通碍的通过铁路线和桥梁抵达哈尔科夫是为重要的任务。
第八百八十二章 炮兵力量的对比
因此战场上就出现了如此诡异的气氛,在哈尔科夫河和乌达河交汇处的河滩丘陵草地上隆隆挺进的联军装甲部队和日本步兵中队,愣是没有等到预想中的德军铁甲列车的炮火袭击和拦截,而联军后方炮兵阵地上的偃旗息鼓,像是吹响了守卫洛潘河大桥阵地的德军反击的号角……
德军步兵第139团的2个步兵营突然就从阵地上冒了出来,未被联军炮火轰塌的堡垒中堵住枪眼的砖石被捅了开来,接着在500米不到的距离上,差别不多近10挺mg08水冷式重机枪沉闷而叫人心悸的怒吼起来,密集的机枪子把联军装甲第3连的十辆冲在前面的轮式装甲车的炮塔和车头装甲打的火星四溅……
于此同时,德军隐蔽的战壕里的7。6cm轻步兵迫击炮也迅速到位开始准确的射击,当然,目标并不是冲在最前面的联军装甲第3连,也不是右翼沿着乌达河北岸一边释放烟雾一边鬼鬼祟祟向前突的装甲第4连……
洛潘河阵地上德军的骤然开火打破了战场上之前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跟随在中国轮式装甲战车后边进攻的日本步兵第217中队的以步兵分队为单位齐刷刷的卧倒在地,然后开始匍匐挪动着往后退,显然刚刚突破的距离对方阵地500米的那道反坦克壕成为日军步兵距离最近也最佳的防御阵地。
要不说怎么32岁的日本陆军大尉佐佐木到一阁下像受了惊的兔子一样从装甲第3连连长董英斌上尉的那辆中华悍马fj18侦察战斗指挥车上蹦了下去,一边挥舞着手里的纳甘转轮手枪,一边声嘶力竭的指挥跟随在中国装甲第3连轮式战车身后的自己中队的步兵抢占身后不到10米处的那道反坦克壕沟呢?…
当然,洛潘河大桥阵地上德军反击的火力并没有出乎中国装甲第3连的预料,第3连连长董英斌上尉不知什么时候也离开了自己那辆中华悍马fj18越野侦察指挥车,而是登上了连部那辆fd17ii轮式装甲战车指挥,而那辆搭载着m1918a2勃朗宁气冷式重机枪的指挥车这时候已经刺溜一声调转了车头向后驶去,当然,车载枪架上的重机枪则不依不饶的枪口向后冲着洛潘河大桥阵地猛烈的开了火。
在1918年的德军编制中,德军步兵连的战斗人员同样为126人,加上连部班约为140人左右,一个营步兵约为560人,加上营部排约为600人,再加上摩托化排和重机枪连(辖三个2门制的重机枪排,一个营的兵力约为700人,而每个步兵连则装备6挺博格曼1915轻机枪和同等数量的7。6cm轻步兵迫击炮,而营则直辖一个装备了6挺mg08水冷式重机枪的重机枪连。
此刻德军守卫洛潘河桥头堡阵地的不过就是2个步兵营,合计1400人不到的兵力,装备了12挺mg08重机枪和12挺博格曼1915轻机枪,当然,还有12门最大射程为1000米的7。6cm轻步兵迫击炮,他们面对的是联军2个装甲连20辆轮式装甲战车上的m2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的火力,同时还有装甲营所属的8门m81营属迫击炮……
佐佐木大尉指挥的日本步兵第217中队所配置的6挺勃朗宁班用机枪和6门60mm排属迫击炮基本没有被黎尚和董英斌计算在内,在中国装甲部队指挥官看来,佐佐木大尉的中队不过是起个摇旗呐喊助威的作用……事实上,装甲第3连的车载步兵压根就没有下车作战,只是m60排属迫击炮在距离德军阵地1000米外的反坦克壕边展开了而已。
这样一来,双方的重机枪火力形成了20:12的态势,轻机枪方面日军是6挺,中国装甲部队的20挺勃朗宁班用机枪和他们的射手压根就没有下车,迫击炮方面,联军是2000米外的8门m81营属迫击炮加上1000米外的18门m60排属迫击炮,德军是48门射程1公里的7。6cm轻步兵迫击炮和48挺博格曼1915轻机枪……
双方的远程炮兵都偃旗息鼓没有助阵,德军的优势在于7。6cm轻步兵迫击炮的数量惊人,缺点是只能够到1000米范围之内,而在1000米到500米这段距离内,博格曼1915轻机枪的威力显然对联军的20辆轮式装甲战车不构成威胁……事实上连mg08重机枪都能为力,除了把联军装甲战车打的火星四溅之外,要想依靠mg08的机枪子击穿中华fd17ii轮式装甲战车的装甲是痴人说梦……
对联军装甲部队最大的威胁来自于那48门德军7。6cm轻步兵迫击炮的轰击……,由于德军这门迫击炮原本属于战壕迫击炮改进而来,虽然蹦中兼射程短,但是重达4。5公斤的迫击炮的爆炸威力却超过了联军m81迫击炮那3。6公斤的榴威力,而且德军迫击炮阵地位于战壕内,完全躲过了联军装甲车大口径重机枪的火力威胁……
如果董英斌的装甲第3连在德军开火后就开始倒车向后撤退,之所以没有掉头是因为不想把中华fd17ii型轮式装甲战场相对薄弱的侧翼装甲和尾部装甲暴露给德军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
对敢于开火的德军而言,这次在对方远程炮火停止炮击后发起的反击显得有点冒险,虽然好消息是装载德军步兵第140团的火车已经抵达了洛潘河大桥以南三公里处,但坏消息是冯。伦德施泰特中校指挥的铁甲列车2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