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就想起了林妹妹因为收到最后的两只珠花发脾气的事儿。不过,人家是有底气发脾气的。不是因为仗着老太太宠幸,而是因为当时林父尚在,她在贾府是个客人,不是寄人篱下。论主客,肯定应该她先挑。而且即便是寄人篱下,轮姐妹们的年纪她不是最小的。周瑞家的最后给她送来,这代表的就是轻慢。
顾琰可不敢耍小性子,她一件衣裳一口饭食都是来自顾家供养,虽然这供养也轻慢得很。可是总还是衣能蔽体,食能果腹。林妹妹还有林家祖上四代为侯,父亲为巡盐御史攒下的万贯家财傍身,虽然后来这大笔银子不知所踪了,但人家比自己有底气多了。而且看顾瑾也已经是很习惯每每众人挑剩了才轮到她的样子,顾琰便跟着她一起朝来人客气道谢。
方姨娘还抓了把钱递过去,又说了些场面话。顾琰看一眼今日当值的小兰,后者便如法炮制。顾琰心头滴血,她一个月才能领到二两银子的月例,比顾瑾都低一等,这哪里够打赏人跟日用的啊?正月间顾琼顾瑶要过十二岁的生辰,要送两份生辰礼呢。继母是不可能补贴自己的,渣爹跟他开口,也许能给点。可是被继母知道,肯定落不得好。而且,找渣爹要,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继母再吹吹枕头风,肯定这条路也就断了。
昨天顾琰想吃糖炒栗子来着,权衡再三,最后还是没舍得那十来个铜板。今天这一下又去了三四十个啊。
顾瑾把匣子推过来,“琰姐姐先挑吧。”
一旁做针线的方姨娘眼风便扫了过来,顾琰笑道:“还是你先挑,我反正也不懂。”这香料应该是值钱的玩意儿,可惜不能拿出去换银子。难道,她这么快就要动用在庄子上攒下的那五六两私房?甚至是木钗里的五十两银票?可不但是舍不得,她也说不清那银票的来历啊。
顾瑾也是因为顾琰来者是客所以让她,既然她没有先挑,她便先拿了一瓶心仪的。头回自己拿的不是最后一样,感觉挺好。
从顾瑾处回去的路上,顾琰一直想着如何创收的问题。可是想来想去不得法,她八岁,不管是什么手艺,都没练到能换银子的地步。之前打的络子在市集可以卖出去,是因为那是小镇上。如今回到京城,那样的小儿科哪里有人瞧得上。她看到过府里丫鬟打的,那叫一个漂亮,一个种类繁多。
而且,也得她能够有机会做这个啊。让继母知道肯定会指责她丢顾府的脸面的。她还得找到一个高雅些的赚钱的法子不可。
小兰看她一路沉默着,也没有说什么来逗她开心,和小菊完全不同。小兰给人的感觉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肯定早想办法调部门了。顾琰也一直没有多理会她。反正她干活不敢偷懒,她怕端娘。
晚上小菊换班了,蹲下给顾琰洗脚的时候听到她问:“小菊,你知道有可以偷偷赚银子的法子么?我说得是不出顾府,也不会被人轻易发觉的法子。”
小菊转头看看顾琰方才临摹的卫夫人的簪花小楷,“奴婢倒是知道一个。有回回家路过一个书店,里头有穷书生帮忙抄书赚铜板。”
果然,虽然小菊憨了点,但人家几个月的可以回趟家,在街上走动走动,知道的资讯就是比一直被关在四面高墙里的自己多些。这年头印刷术还不发达,书基本都靠抄写的啊。她的字,也还看得过去,不行就再下苦功夫嘛。
可是,“你几个月才回去一次呢,这个能行么?”
“不太限时间的,我听到那个穷书生说他住得远,也是一两个月才进京城一趟,不过老板说他的字儿好。当时奴婢就想告诉姑娘的,可是还没来得及还说咱们就回府里了。”
顾琰两眼发亮,反正她每日也要临摹字帖。虽然为了节约是用的清水,但是店家肯定要提供笔墨的。抄好了混在临摹的字帖里藏起来,府里下人没几个识字的,小心一些也不怕他们翻查。而且书店里卖的畅销书,她也可以就抄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之类的嘛。她又不只会一种字体,等闲不会被发现的。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25 恼怒
顾询和茯苓县主回到顾家,径直去到东院给太夫人请安,然后把孙家的意思转告了她:暂时没有什么事,多谢亲家的惦念。
太夫人抚着手里的手炉看着眉眼松动的茯苓县主,“看来亲家心头是有数的,谁也不能步步平顺。可大家族就是在不平顺的路上也能走出平顺来。各大家族枝叶相连,图的就是个互相扶持。”一边弯腰去和顾珲说话,问他外公家好不好玩儿。
顾珲今日得了不少红包和稀奇玩意儿,一直都眉开眼笑的,听到祖母问当即点头道:“好玩儿!”
一家四口陪着太夫人说了一会儿话告辞出来,顾询因为在老丈人家喝了些酒,而顾珲也有些玩累了,两父子分别去躺下休息。
茯苓县主脸上愉悦的笑意在听到顾琰得到秦氏青睐后慢慢沉了下去。
“好个狡猾的丫头!她倒挺会挑日子的。”
那两个通房,如今她与婆母算是和解了,而她们本就是外头买进来的,都不用顾虑跟府里什么人沾亲带故。卖身契在她手里,人也就被拿捏着。虽然要顾及婆母的面子,但这两人已经翻不起大浪来。
她本说给她们好好操办一番,结果她们迫不及待就爬了爷们的床,现在人人都是知道的。所以年前她草草的就给二人开了脸,谁也不能说她有什么不是。这两人,根本就不配做她的对手。顾询要过去,她就先放他去,他这种见异思迁的人,完全不必担心他对她们上心。等到他过段时日厌了,没有把柄就造一个,怎么收拾她们不行。
倒是这个小的,这么一下子就把珏儿压过去了。她之前没怎么理会顾琰,倒不是顾珏认为的她要对付依依、惜惜,而是顾琰,才刚回来几日,平日里又礼数周全,她这个嫡母也不能露出什么来。可没想到,她这里回一趟娘家,她就能弄出这么大动静来。她要是在家,那丫头根本就没机会去敲松竹轩的门。
顾家就是爱慕那点子虚名,什么文武传家。婆母总是这般端着,把她的儿子看得高出众人。在她看来,如今做着侯爷的大伯,才具也不过平平。倒是早逝的三伯才学的确是很好,可惜身子骨太差了。而自家这个,除了那张脸要什么没什么,不过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而已。
但祖宗的余荫种有用完的一日,所以她给女儿制定的的将来要走的路和外头回来的野丫头的想法就撞上了。她也想过借三嫂的名声做个踏板的念头,可是对方一直打太极。今日却给了个外室女这么大的面子。虽然她想让女儿拜在秦氏名下的事没有旁人知晓,但秦氏今天这么做,茯苓觉得实在是大大扫了自己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