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瑾嘟嘟嘴,“这才多久,你都开始学《四书》了,我也回去温书了。不过后日就是花朝节了,莫忘了剪些彩帛红纸到时候挂到花枝上去。”
“哦。”顾琰点点头,看到往日一向很活泼的琼瑶姐妹花,今日却有些文静得出奇,正不言不语的往回去的路上走。
顾珏也看了一眼,“我听姨娘说,家里要准备给七姐姐八姐姐议亲了。”
顾琰回望了一眼东院的正房,怪不得二伯母一副有事要和太夫人商量的样子。太夫人留了几个媳妇,大概是想集思广益,把大家的人脉都利用起来。或者是要向她们传达一下结亲的范围要求,毕竟,几个媳妇三五年内都要面临择婿这么一桩事。
只是,十二岁就要准备议亲啊,那自己可只有四年的时间了。
“琰姐姐,你可不要成了书呆子啊。姨娘说,虽然说我们家诗书传家,但读书不过是锦上添花。”
顾琰站住,“可是只有这个是我们自己可以作为的,出身那些我们又没有法子。”
“不只的”顾珏压了压声音,“这话原不该我们做晚辈的来说。才女,其实也就是名声好听些。其实于家族的用处远不如一个会持家的主母。”
这个观点,其实没错。三伯母对于家族的作用,真的跟大伯母远远不能比。三伯母时不时花上几百上千两银子买些心头好,譬如古董花瓶,珍本古籍。大伯母却是执掌家事,大小事务理得顺顺当当。这才有了靖西侯府后院的安宁,以及其他几房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日子。
顾琰能听出来顾珏言下未尽之意,这也是方姨娘对她灌输的,女子最大的前程莫过于嫁人。议亲要看的第一是家世,第二是品貌,才学最多排在第三。这也就是顾琼顾瑶背佛经比背课文有积极能动性的缘由了吧。能到祖姑奶奶那份上的,百年也没有一出。还不如好好的讨好当权者,这样还能被嫁得稍好些。
顾珏将这些话隐晦的告诉她应该是好意。只是,她跟她们不同。顾琳第一次见面就鄙视她没有上族谱,她的确是。所以,她们的未来在被记上族谱时就已经注定了的。不论如何,为了顾家的名声,无论嫡出庶出,应该都能嫁得不错,虽有高低之分,但出不了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的事。因为此时的顾府虽然不是蒸蒸日上,但守成还无碍。掌权的人脑子也还清楚,不至于出那么些离谱的事儿。
可是她要的是离开顾家,不受顾家控制。目前她所能知道的就是进宫做女官了,然后再托庇于晋王离宫做自由人,这个是需要家世才学的。而且她没有被写在族谱上,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争。太夫人说得很明白了,她得有足够的利用价值才行。当然,等到离开了顾府,她才不会如老虔婆的愿,牺牲自己为顾家谋福利呢。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45 进度(3)
顾琰决定自己去问问渣爹喜欢什么样式的香囊,既然不得不做,那也得得了实惠。继母不是不让她时常见到渣爹么,她就偏要到他跟前晃晃,联络联络感情。提醒一下,他还有她这么个闺女,他最对不起的女人生的!
再有,潘先生前两天给顾琰说了一些书目,让她自己去找来看。因为她识字多,的确是自己看书无碍。所以在正常课业之外,还能多看些书增长见识。她想了想,既然渣爹有书房,这个资源不能浪费。总不能自己老子书房里就有的书,她去找隔房的堂哥借阅吧,说出去也不像话。
于是这天,觑了顾询休沐在家的日子,顾琰带着小兰去求见去了。她做女儿的去找爹,总没有人能说于理不合吧。
走到半月门那里,有人问道:“琰姑娘,你怎么到爷的书房来了?”
顾琰立住脚跟,呀,好俊俏一个小书童啊,看来渣爹自己长得好,也喜欢用美人儿服侍。只是,听说继母把五房周正些的丫鬟都安排了去处,所以能见到便只有这样的俊俏书童了。
“哦,我许久没见爹爹了,有些想念,还请通传一声。”对渣爹,目前只能打感情牌。
顾询听到禀报,听到顾琰直言不讳的说想他了,有点惊讶也有点高兴。他就是琰儿在家最大的靠山,她自然是希望亲近他,得到他的庇护的。而且他平日里忙,的确也很少见到这个闺女。于是起身道:“让她进来吧。”
顾琰进去墩身给顾询行礼,“女儿给爹爹请安!”
“哦,琰儿,过来吧。”
站到顾询跟前,顾琰解下腰间的香囊,“爹爹,你看女儿这个香囊如何?”言语中一副小女儿的得意。
顾询接过去,放到鼻尖嗅了嗅,很清雅的香味。
“是女儿自己做的哦。”顾琰一副求表扬的样子。
“特意拿来给爹爹看的?”顾询笑着问。
这个男人,看起来实在是光风霁月啊。顾琰心头再次感概了一番人不可貌相,不过也要感谢他给了自己一副上佳的皮囊。不然,她就更没有在这个家立足的本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