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明第一武夫免费阅读全文 > 第258章 接手江淮淮安贤才(第2页)

第258章 接手江淮淮安贤才(第2页)

若有一批精干文武官吏坐镇,不但可以创造大量的赋税,也将会是一道稳定的屏障。

牟文绶手中有九干人马,交由孙传庭节制,同样也是一大助力。

如今南直隶地界,兵力最强的就是庐州总兵黄得功,其次是滁州总兵刘良佐。

接下来就是牟文绶,虽然牟文绶比不了前两位兵马众多。

但也绝对是江淮地面,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朱云飞借太后张嫣之手,把牟文绶的兵马,收编到孙传庭帐下。

既增强了自身实力,也减少了一份潜在的威胁。

“太后贤明,又有蒋公诸位大学士,以及朱都督这样的名将辅佐,此番入南京,必有一番作为。”

“这是天佑我大明啊。”五十岁出头的路振飞,是天启年间的进士,宦海沉浮多年,不改初心,以忠直敢言著称。

淮安地界能够聚集曹玑,卫胤文这些能臣干吏,也是与路振飞这个巡抚分不开。

看着远去的车驾,路振飞一扫前些日子的颓废,大为振奋的对左右的曹玑众人说道。

“诸位同僚,承蒙太后信任,你我从今日起,当振奋人心,经营淮扬,为我大明中兴,尽职尽力。”

“下官等谨遵军门大人教诲。”曹玑、卫胤文、牟文绶众人,也是纷纷拱手作揖应道。

车驾走远后,众人各自回府。

坐上马车的曹玑,心情愉悦的笑看着,对面而坐的好友黄毓祺和陈子龙二人。

“二位兄台,可听到路军门之言?”

黄毓祺和陈子龙都是江南名士,也有功名在身,不过二人多次参加进士科考,皆名落孙山。

这两人不单单是江南名士,官宦子弟,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算东林一当的人。

这也是曹玑为何与二人关系深厚的原因。

黄毓祺已经六十岁,算得上是曹玑和陈子龙二人的前辈。

此人年少之时,与前内阁首辅周延儒有同窗之谊。

但因为治国理念不同,政见不合,曾公开决裂。

黄毓祺和陈子龙现在虽然无官无职,但二人在江南却是达官贵族的座上宾。

在淮安府游历这些时日,二人不单单住在曹玑府上,还得到淮安府官绅的热情款待。

昨天晚上,二人还在驿馆,拜见了左春坊大学士,兼兵部侍郎的倪元璐。

而这就是东林一当,在朝野内外的影响力。

因为倪元璐也是东林之人,甚至孙传庭身上也有东林一当的烙印。

但是,东林一当的人,也仅仅是一个松散的政治同盟,他们分成大小几十个社派。

并不是真正有组织的铁板一块,否则的话,这大明朝早就姓东林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