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所以,陈三顺猜测,这胭脂盒应该是高仿的,景泰蓝胭脂盒价格便宜,而且鉴定手法单一,那就是挑料,然后进行材料分析。
&esp;&esp;但今天没有仪器在,肯定是不能用这种手法,所以,陈三顺打断将其视为待定。
&esp;&esp;于是,他接着往回看向了3号。
&esp;&esp;三号也是景泰蓝,但他是景泰蓝花觚,这个花觚他不陌生,虽然跟以前见到的有些出入,但不影响到他就是景泰蓝花觚。
&esp;&esp;毕竟明朝景泰蓝做成的瓷器可不少,小的有碗,碟,胭脂盒,大的有花瓶,甚至酒缸。
&esp;&esp;样式非常丰富多样。
&esp;&esp;这个景泰蓝花觚,高三十五厘米左右,采用的是商周时期的觚形,跟以前见到过的一只差不多,满身五颜六色,花团紧簇,十分大气。
&esp;&esp;景泰蓝盛于宣德景泰,到了乾隆三代达到巅峰。制作工艺复杂,经过锤胎、掐丝、填料、烧结、磨光、鎏金等多项工艺。
&esp;&esp;景泰蓝,种花家最有名的特种金属重器,始于明朝景泰年间,又叫珐琅。
&esp;&esp;而觚,则是商周时期老祖宗们喝酒的酒具,形状上面是敞口,像喇叭圈口一样,从圈口下来,是细细的四方形细腰,下面是高圈足。
&esp;&esp;对于这个景泰蓝花觚,陈三顺不陌生,景泰蓝的用料很特别,跟其他青花瓷不一样,他用的是大明时期填充釉(you)料,一种极其珍贵的松石绿,而这种松石绿乾隆之后已经绝迹。
&esp;&esp;所以,判断是否是明清时期的景泰蓝,很简单,那就是检查它的釉料,是否是松石绿。
&esp;&esp;而松石绿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叩打回声清脆。
&esp;&esp;当然,叩打的手法和如何倾听很重要,普通人肯定是听不出回声的清脆或者沉闷的,只有一些高手才能做到,毕竟那回声就一瞬间,你如果没有抓住重点,敲一万遍,也是徒劳。
&esp;&esp;陈三顺再次单手抓起那只景泰蓝,然后横抱在胸前,猛然曲指一弹,耳朵凑近,闭目倾听。
&esp;&esp;“我去,横抱曲弹?”
&esp;&esp;在场有人看见了,惊讶道。
&esp;&esp;闻言,朱芸擦了一把汗水,看向了陈三顺,她正好在,图章里写着红色的三行六个字,“大清乾隆年制”。
&esp;&esp;前面有说过,这是鉴别乾隆年间所有古玩真伪的最好办法。
&esp;&esp;大字中间稍微有一点凸起,大字一点居中,而且偏小,当然,只是乾隆前期作品的特征,后期会稍微改动。
&esp;&esp;从青花瓷的款式和花瓶上的图文来看,应该是前期作品。
&esp;&esp;所以,陈三顺主要朝着“大”字上看,很快就确定了下来,这大字没有乾隆时期作品的特点,估计高仿者,没有想得那么细吧。
&esp;&esp;这么说来,七号也被排除了。
&esp;&esp;陈三顺直接来到了八号青花瓷跟前,这是元青花八仙过海图罐。
&esp;&esp;这个八仙过海图罐,跟鬼谷子下山图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esp;&esp;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