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十八路诸侯兵败以后,死的死,囚的囚,很多地方出现权力的真空。
&esp;&esp;其中以汝南最为惶恐!
&esp;&esp;太傅袁槐身死,新一代领头羊袁术身死。
&esp;&esp;汝南袁氏直接折损了两代杰出的子弟!
&esp;&esp;唯有袁胤逃过一劫,奔回汝南。他还没有来得及松一口气,更加严峻的局势已然来袭。
&esp;&esp;主簿阎象进言道:“朝廷必定清算汝南袁氏,将军当及早准备。”
&esp;&esp;阎象在汝南颇有贤名,年纪轻轻,就一头白发,人号“白发谋士”。
&esp;&esp;袁胤一听到“清算”二字,不禁害怕起来。
&esp;&esp;他已经无所依靠了!
&esp;&esp;袁槐、袁术死了,袁绍背叛了汝南袁氏。
&esp;&esp;“将军有两个选择,一是收拾行囊,渡过长江,往会稽郡而去,由会稽入交趾。”
&esp;&esp;“其二,以汝南袁氏之名,聚集兵将,与朝廷抗争。”
&esp;&esp;阎象给出了两个建议,袁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esp;&esp;“将军为何不做两手准备?”
&esp;&esp;“且细说。”
&esp;&esp;“派人送袁氏子弟前往交趾,保留香火,而将军在汝南号召有志之士,与朝廷博弈。”
&esp;&esp;袁胤犹豫不决。
&esp;&esp;“汝南袁氏蒙受不白之冤,将军甘心吗?”
&esp;&esp;袁胤握紧了拳头,叔父袁槐怎么死的,他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esp;&esp;袁槐凄厉的神色,让袁胤记忆犹新。
&esp;&esp;“少帝刘辩残暴无道,我等当奋起反抗!”
&esp;&esp;“善!”
&esp;&esp;阎象抚掌。
&esp;&esp;192年5月,逃亡回汝南的袁胤站起来,成为汝南袁氏的当家人,起兵反抗朝廷。
&esp;&esp;孙坚旧部吴景、孙贲等人响应,袁术的女婿黄猗响应。
&esp;&esp;江淮地区的叛军集结于汝南!
&esp;&esp;192年7月,叛军规模不断地扩大,超过十万众。
&esp;&esp;吴景被袁胤任命为骑都尉,成为心腹。如今他正四处征集粮草,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esp;&esp;“舅舅!”
&esp;&esp;吴景的身后,跟随着一小将,正是孙坚的嫡长子孙策。
&esp;&esp;孙策容貌俊美,性格阔达,常常与人说笑,天生给人一种亲近之感。
&esp;&esp;当初吴景与姐姐相依为命,后来姐姐嫁给了孙坚,吴景的地位也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