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这一下,谁都不说话了。
在座的可有不少的‘老外’,可他们多少也知道一些个中国的历史,他们也是抱着一个批判的角度来看这段历史的,因为确实如此啊,如果从爱国的角度来看,澶渊之盟,那多屈辱啊?
没打输啊,结果之后,还每年给人家什么岁币,各种进贡,对不对?
特别是跟国家民族主义放在一块儿,那这绝对不能接受啊!
“其实,这个岁币,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经济战!”
哎~李梦杨竟然是这么说的!(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北方……非常感谢!
第六百三十四章 澶渊之盟的另一面
太平洋帝国皇帝李梦杨,在碰头会上跟一众大员提起了一段历史,那就是澶渊之盟,而他竟然说这是一个高明的手段,特别是那被无数人骂的岁币,进贡,他竟然说,这是一个厉害的经济手段……
这个事儿是不是太扯了呢?
“同志们啊……”李梦杨这个皇帝,他是这么说的:
岁币这个东西,就是一年啊,给北方的辽国多少多少的黄金白银,还有就是绢,绸缎什么的,其实,这些个东西,都可以看成货币,就是钱。
对了,因为古代的绢啊,本身并不是穿的,其实是一种硬通货,这个东西可以做货币,或者说实际上是主要的货币,真的是这样的。
古代,就说宋朝吧,铜钱就是制钱,那这个钱是用铜做的,可是每一个皇帝上台了都会制钱,而每一次制钱,这个份量,铜的含量,都不一样啊。
说白了,就是铜钱不稳定,波动很大,后来的蔡京就因为制钱制的太损了,才被骂死的嘛……其实这个事儿,李梦杨真的得吐槽一些个YY的穿越流历史小说,因为那上面主要还是用钱,而且还论贯……一贯是1000个铜子儿啊,你带身上试试,不累死你都怪了!
古代人非常的聪明,他们才不会那么傻的把制钱论贯的带在身上,他们平时带的其实都是绢,因为这玩意好用,而且还稳定,还轻……其实,明之前都这样的,初中历史教材上都有,明朝时银子才成了主要的货币嘛……而制钱,铜子儿。其实是放在家里拿个大瓮给装起来的,这叫存钱啊……唐朝的时候,曾经有个皇帝因为大家都存钱,市场上没有铜子儿了,他派兵去那些个地主老财的家里挖呢……
当然了,这些个东西李梦杨只是给大家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反正就是这些个宋朝的岁币,就完全可以理解成钱,全是钱,而这些个钱……
好吧,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梦杨这个家伙提出的无偿援助,确实要比宋朝的这个岁币强多了,至少不屈辱嘛,我们是无偿的嘛。那宋朝那边是没打输还要进贡嘛。
那么,李梦杨想说的就是这个事儿?比较一下自己比宋朝皇帝聪明?
当然不是了!
李梦杨想说的,其实就是这个岁币的另一面……
岁币,确实听上去很屈辱,可是这个东西,都是北宋流通的硬通货,也就是货币啊!
那么,北宋的货币。到了辽国,会出现一种什么情况呢?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就比如绢这个东西到了辽国之后,那当然是好东西了,辽国贵族一定喜欢用啊,可是,这个东西毕竟是一种通货,你是可以做衣服的。那衣服要是做的差不多了呢?
就只能是流通起来呀,而且,很快就会发现,这种东西,这个绢。它能换回来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玩意啊!
别的不说,粮食可以换吧?
瓷器可以换吧?
还有铁器呢!
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手工艺品上几乎就是空白的,而且别的东西也几乎是没有的。
那么,这就产生了什么?
贸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