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汉献帝闻言,虽早有预备,但此下亦如雷霆万轰,六神无主,半晌无言。华歆见汉献帝不发一言一语,如同痴滞一般,坐立于朝上,急与身后诸臣投以眼色。诸臣明悟,纷纷而出,一一禀告曹操功德,朝中百官所愿,芸芸众生之民望。诸臣各个义正言辞,咄咄相逼。汉献帝如坠冰窟,忽然忿然而起,半癫半疯,又哭又笑,怒声喝道。
“哈哈哈!!!好好好!!好一群祸国殃民,目无君主的奸臣贼子!!朕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拱手让人哉!!?你等食国之俸禄,当以复兴汉室为己任,如今却逼朕让位!?朕宁死不屈,若要取朕汉室江山,便来杀朕罢!!”
汉献帝状若癫疯,就在此时,忽然风云色变,大殿之上,雷云滚滚。猝然,轰的一声,一道硕大的雷霆劈落,炸于殿中。群臣无不惊骇,以为触犯天怒。司马懿毫无惧色,急在许芝耳边疾言数句。
许芝神色一凝,富贵险中求,汉室命数已尽,曹魏迟早替代,若能早取功绩,日后定能封王拜相!许芝抖数精神,近前而奏。
“陛下息怒。臣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垦隐匿不明,魏国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此实非臣等相逼,实乃天意而为,愿陛下察之。”
汉献帝冷声一笑,如今他已一无所有,无所惧也,手指许芝厉声喝道。
“此乃虚妄之事,奈以其教朕舍祖宗之基业耶!?实乃荒谬至极!!”
华歆神色一震,忽然一声大喝,宛如九天神雷落下,震骇人心,步步紧逼,瞪眼望着汉献帝喝道。
“且慢!!!自魏王迎陛下至今,时有数十年载。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国将不国,百姓无不于水生火热之中!试问陛下可曾为国征战,为百姓造于福祉!?这数十年载,若无魏王坐镇中原,舍生忘死,引中原英杰于群雄征战,汉室天下早被他人所夺!?陛下焉有颜面提及祖宗基业耶!?”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篡位
华歆话音一落,陈群眼眸炯炯,随又奏道。
“魏王功德巍巍,古往今来,无人可及。汉室基业,因魏王得以苟延至今。陛下身为一国之君,上无为国平乱,下无为百姓黎民造于福祉。如今天命人望,皆归魏王。若陛下尚眷恋帝君之位,迟早必使得人神共愤。况且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倘陛下深明大义,魏王取得帝位,天下归心,不出十年间,天下一统,苍生百姓即可迎来太平盛世。陛下亦可因此功德,流芳百世,而非遗臭万年!!”
陈群句句诛心,汉献帝面色连变,浑身如遭千刀万剐。正如陈群所言,若非曹操,汉室天下早就数十年前,被诸侯分刮。如今半壁江山得以保存,全赖曹操四处征战,讨伐逆贼。中原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不受饥荒、战乱之苦,亦全赖曹操坐镇中原,使得群贼不敢侵犯。曹操所立功绩,已不能用功高盖主形容。
陡然,汉献帝好似回复神智,亦不再疯癫,浑身无力那般瘫痪在龙椅之上,一声长叹,似有无尽的唏嘘。汉献帝招了招手,闭目而道。
“禅位之事,事关天下大业,朕不得不深思考量。你等先是退下,容朕夺量数日。”
汉献帝此言一落,华歆、陈群二人相视一眼,皆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于是众臣哂笑而退。汉献帝在宦官得搀扶下,退入后殿。
朝代更替,帝不成帝,君臣颠倒。遥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出身卑微,却能得四方豪杰相助,起事于乱世,屡屡战败,但并不气馁,忍辱负重,暗度陈仓,最终于垓下一战,诛杀一生宿敌西楚霸王项羽,而创立大汉江山。如此千古一帝,又岂会料到,在四百年后,其子嗣竟会落得如此悲凉下场。
汉献帝一夜跪伏于汉朝历代帝君灵位前,哭不止声。次日,官僚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请汉献帝。汉献帝一声长叹,正往大殿而去。途中却遇到其皇后曹氏。曹氏乃曹操之女,只见她长得肌肤如雪,凤眉细目,眉宇间显出几分贤惠。如今乃当今汉朝皇后。曹后见汉献帝神色凄凉,连忙问道。
“妾身听闻百官请陛下设朝,所为何事?”
汉献帝冷然一笑,他对曹后毫无感情,之所以立其为后,全因忌惮其父曹操。汉献帝眯着眼眸,冷声而道。
“你曹家欲要篡位,百官相逼,朕此去正是要顺应天命民意!将帝位拱手让于魏王!!”
曹后一听,脸色连变,忿然喝道。
“魏王素来对陛下忠心耿耿,此中必是群臣暗中作乱。陛下勿虑,妾身与陛下同去!!”
曹后手执汉献帝之手,汉献帝龙躯一颤,叹了一声,两人遂随宦官一同赶往大殿。却说群臣见汉献帝与曹后同出,纷纷脸色大变。拜礼毕,华歆正欲出席进谏。哪知,曹后忿然而起,大怒喝道。
“我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却从不有窃社稷神器之心。俱是你等乱贼,贪图富贵,共造逆谋!!你等身为臣子,食大汉俸禄,反却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
群臣闻言脸色皆变,陈群却无惧色,慨然而出,滔滔而道。
“皇后此言差矣。魏王功德巍巍,位登帝位,实乃天命民意所望,我等臣子实乃为芸芸众生谋福祉耳!!”
陈群说罢,忽然目光转向汉献帝,冷声而道。
“陛下可依臣等昨日之议耶!?”
汉献帝听言,眉头一皱,曹后却争先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