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思平诧异,“你怎么想起问这些事来了?”
沈清夕想了想,便将顾明说的话挑重点讲了一遍,“。。。。。。。。。儿媳心中总觉得十分蹊跷,尤其是这密道的事情。”她将自己参加选秀被困宫中的时候见慎亲王也走过密道密见皇后的事情低声说了,“现在一听说庆亲王府中也有密道,儿媳总觉得这件事怪怪的,所以来问问父亲皇上登基之前的事情。”
顾思平的脸色也变的凝重起来,他毕竟在边关镇守多年,对于阴谋有着军人独特的敏感和直觉,“你想问那些事情?”
“皇上登基之前是三皇子,当时慎亲王是二皇子,庆亲王是四皇子,儿媳想知道皇上立为太子之前的事情,先皇为何立了三皇子为太子,而没有立二皇子或者四皇子呢?还有当时几位皇子关系如何?是否有争斗之事发生?”沈清夕斟酌着问道,她穿越过来的时候皇上已经登基六年多了,对于之前的事情她一点也不知道。
顾思平皱着眉头努力回想着十几年前的事情,“先皇后所出的大皇子早夭,二皇子是贵妃所出,三皇子的生母也就是当今太后,那个时候是德妃,四皇子的生母是淑妃,贵妃在二皇子十岁多的时候就得病去世了,后宫中先皇当时最宠爱的是四皇子的生母淑妃,当时甚至有传言,先皇预废皇后而立淑妃的念头,自然皇上最喜爱的也是四皇子,就跟如今的情形相差无几,三位皇子年龄相仿,到了要立太子的时候,皇上就为难了,贵妃早逝,支持二皇子的人最少,其余的支持三皇子和四皇子的大臣数量差不多,整日在朝堂上闹的不可开交。”
“据说皇上当时心中中意的是四皇子,只是传出皇上想废皇后而立淑妃的传言后,德妃与先皇后联手,压制了淑妃,才让先皇在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三皇子。”
也就是说当今皇上是临危受命,沈清夕的脑袋里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前世看过的无数狗血电视剧,皇上临终前的遗命让三皇子登基有没有可能是受胁迫的?有没有可能皇上不甘心所以没将全部的势力交接到三皇子手上?
她的脑海中一瞬间转过无数个念头,却又觉得都只是自己的胡乱猜测,做不得数,想起密道的事情,她又问顾思平:“父亲可知道宫里密道的事情?宫里怎么会有这样多的密道?”不知道皇上知不知道宫里有密道,如果知道的话,他的心中作何感想?
顾思平摇头,“鸿朝立朝一百多年了,现在的皇宫是在前朝皇宫的基础上扩建的,会有密道多半也不奇怪,只是不知道有多少,通往哪儿的?这些想必都是宫里的秘闻,我们怎么能知道?”
说罢,想起一个人来,又建议沈清夕:“我以前常年在边关驻守,并不太清楚朝廷里的这些政治斗争,你若是怀疑,不妨去向一个人求证,向来他应该会告诉你的。”
“向谁求证?”沈清夕好奇的问道。
“慎亲王!”
第224章 当年
沈清夕在心中将此事琢磨了无数遍,越想越觉得其中有蹊跷,第二日便去了慎亲王府,先去给慎亲王妃石氏请了安,聊了会家常,然后才提出要去拜见慎亲王。
慎亲王在书房见了她,听她讲明来意后,沉默了半晌,方才叹了口气,道:“密道本只是宫里的传闻,据说前朝的皇帝得了天下后,心中总怀疑有一天敌人会杀进皇城,取他首级,为此他日夜不安,后来便命工匠在宫中修建了几处密道,以便他危急时刻逃出宫去,后来本朝太祖皇帝登基后,觉得这密道太不安全,便下令封锁了密道,但到底是否全部封锁,只有本朝历代皇上知晓。”
说罢起身从书架后的暗格里拿出一副堪舆图来铺到桌案上,示意沈清夕近前来看。
沈清夕走到跟前才发现竟然是一副皇宫极其周围的地形图,她下意识的寻找庆亲王府的位置。
慎亲王指着其中地图东侧的一块地方道:“你来看,此处是庆亲王府,如你所说,如果真有密道建在庆亲王府的外书房的话,你觉得最后可能的地方是通往哪儿?”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停留半晌,沿着外书房的大概位置往西走,停留在一处地方。
沈清夕倒吸了一口冷气,庆亲王府在皇宫的东北侧,建筑格局是坐北朝南,庆亲王府的外院出来后大概在皇宫的中部位置,如果在外书房建密道,最近的地方竟然是皇上的后宫。
慎亲王嘲弄的一笑,“也没什么奇怪的,庆亲王府原是前朝皇帝的一个园林而已,年久失修。皇上登基后把他赐给了庆亲王当府邸,我说四弟当时一点抗拒的反应都没有,反而接下了这座府邸,原来其中别有洞天。”
沈清夕沉默了,她只是凭直觉猜测庆亲王府中的密道十分诡异,心中也有感觉应该会和皇宫有联系。只是当慎亲王直接指出来这密道是通往后宫的,她心中还是十分震惊,这说明什么,说明慎亲王一直和后宫的某些人有联系,会是谁呢?
想起慎亲王曾通过密道和皇后见面,如今庆亲王也有可能通过密道秘密会见后宫的嫔妃。她的心中就涌起一股怪怪的感觉,她又想起皇上对大皇子态度的转变。会不会是皇上也发现了什么才有所警觉的,这一刻她心中是有些同情皇上的,毕竟如果知道自己后宫曾被别的男人出入自由过,他一定会觉得自己头上的帽子开始发绿吧!
“义父可以和我讲讲皇上登基之前的事情吗?”沈清夕看慎亲王一直盯着地图,若有所思的表情,遂开口问道。既然来了,还是问问比较好。
慎亲王的目光从地图上转开,这次他沉默的时间更长了些。思绪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情景。。。。。。。。。。。
“本王母妃早逝,母妃在世的时候常常教导我,我知道母妃并不希望我坐到那个位置上,她说那个位置太冷太孤独,母妃临终前希望我能平安顺遂的过一生,为了母妃的遗愿,我并不去争那个位置,其实我心里也很清楚,父皇当年并不喜欢我,就是我去争,也不见的会得到那个位置,又何苦呢?”
“由于我不争,三弟和四弟就都拉拢我,想让我站在他们那一方,我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其中的平衡,尽量谁也不靠拢,直到那年,我遇上了皇后,我知道三弟也喜欢上他,并且想请父皇赐婚,我的心中有些恐慌,父皇本来就不太喜欢我,如果我和三弟都请求赐婚,父皇多半是要答应三弟的。”
“这个时候四弟找上了我,他希望我能帮他登上太子的位置,事成之后,他会想办法帮我争取到这门婚事,我一时冲动,便答应了四弟,我和四弟联手做了几件漂亮的事,得到父皇的赏识,父皇本就宠爱四弟的生母淑妃,当时父皇便动了念头,想立四弟为太子。”
“这个时候朝里传满了流言,说父皇想废除皇后,立淑妃为后,再立四弟为太子,皇后气愤之下,和德妃联手,以及三弟的外家一起向父皇施压,请父皇立三弟为太子。”
“父皇被气的吐了血,身体越来越虚弱,他时常招四弟进宫,言语间暗示他已经为身后事做好了准备,一旦他殡天,就让四弟登基为皇,那个时候,父皇最终同意了三弟的求婚而正心灰意冷,对这些事并不太上心,现在想来,四弟会知道宫里的密道并不奇怪,定然是那段时间父皇将宫里的密道还有手上的暗卫力量都提前交给了四弟。”
“四弟也暗中准备了一番,谁知父皇最后弥留的那段日子,皇后竟然先一步控制了宫里的局势,我和四弟赶进宫的时候,就只来得及听皇后宣读父皇的遗照:三皇子登基为皇,先皇不舍淑妃,让淑妃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