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姓贺的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学界,事业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诊断患有癌症。这对他不啻当头一棒。他一度情绪低落,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他的心态也为之一变,变得更宽容、更谦和、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在勤奋工作之余,贺医生从没有放弃与病魔搏斗。就这样,他已平安度过了好几个年头。有人惊讶于他的事迹,就问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这位医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几乎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个人。就是这个希望让我能乐观地面对生活,让我继续平安地活着。
人类最可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希望总为人描绘出充满乐趣的远景,如果人类不幸到只限于考虑当前,那么人就不会再去播种,不会再去种植,人对什么也不准备了;从而在这尘世的享受中,人就会缺少一切。
4蓖纯嗍切牧榈牟《
人,只要活着,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总躲不过痛苦的挑衅。生老病死、家庭不和、邻里纠纷、亲朋反目、下岗失业……痛苦就像是人身体中的“死结”,如不及时清理疏通,就会殃及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
然而,无论多么痛苦的回忆,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人间影片的一个插曲,这个片段中的感情色彩是悲是喜,全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小蓉刚结婚不久,她的丈夫便在一次出差途中因遭遇车祸而身亡。等小蓉失魂落魄般赶到时,丈夫的躯体已躺在殡仪馆里。刚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小蓉却又不幸被查出患有乳腺癌。
朋友们得知小蓉的消息后,担心她想不开,便决定晚上轮流上她家陪她过夜。出人意料的是,每一个上门的朋友都发现小蓉并不像她们想像的那样悲观、憔悴。相反,她把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朋友们疑惑地问小蓉,小蓉依旧一脸浅浅的笑,她平静地说:“生命是脆弱的,我们不能让它承受太多痛苦的记忆,虽然记忆有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忘却一些不快乐的记忆也是一种幸福。让有快乐往事的人永远记着快乐,让有痛苦往事的人永远忘却痛苦,生活就会因此而丰富起来。所以,我总是把自己的记忆‘格式化’,只留下美好的事情。”
小蓉是一位懂得生活的聪慧女子,她知道痛苦是一种病毒,若不尽快对它进行处理,后果就是“主机”会全盘崩溃。我们都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凡夫俗子,哪经得起如此多的痛苦,所以我们只能对记忆进行选择性的删除,尽管记忆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将不美好的记忆忘却,也是一种幸福。
作为生活中的一名主角,有些痛苦无需介怀,它的痛可以换来你一生的幸福,所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小林的儿子由于患了先天性心脏病,动了一次手术后,在胸前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疤痕。
有一天,孩子在换衣服时,从衣镜中看到自己的伤疤,竟然大哭起来。
“妈妈,我身上有一道这么长的伤口,它永远都不会好了!”孩子大声地哭道。
小林听到儿子的哭诉后,心酸之余,褪开自己的衣角,露出当年剖腹生产时留下的那道长长的疤痕给孩子看。
“孩子,不要害怕,你看,妈妈的身上也有一道长长的伤口。因为,以前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生病了,没有力气出来,幸好医生把妈妈的肚子切开,把你救了出来,不然你就会死在妈妈的肚子里面。你肯定不知道,妈妈这一辈子都在感谢这道伤口呢!”
“孩子,同样的,你也要感谢你身上的那一道伤口,不然你的小心脏早就会坏死,你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小林的话很有道理,这个孩子确实该好好的感谢这两道骇人的伤疤,尽管它很丑陋,但它曾两次在危急中抢救了小孩的生命。对于生命,它是美丽的。其实,人生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难免感到痛苦,重点就是看你如何对待了。
5笔去后还可以重新拥有
一个人坐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一阵大风把他新买的帽子刮落大海中,只见他用手摸了一下头,看看正在飘落的帽子,又继续看起报纸来。另一个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知道了,谢谢!”他仍然继续读报。“可那帽子值几十美元呢!”“是的,我正在考虑怎样省钱再买一顶呢!帽子丢了,我很心疼,可它还能回来吗?”说完那人又继续看起报纸。
的确,失去的已经失去,既然已经无法挽回又何必为之大惊小怪或耿耿于怀呢?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下了一只,周围的人备感惋惜。不料那老人又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更让人大吃一惊。“是这样!”老人解释道,“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都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还能穿呢!”
显然,老人的行为已经有了价值判断: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有时事物的价值不在于谁占有,而是在于如何占有。
许多人都有过丢失某种重要或心爱之物的经历。比如不小心丢失了刚发的工资,最喜爱的自行车被盗了,相处了好几年的恋人拂袖而去了等等,这些都会在我们的心理上投下阴影,有时甚至因此而备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只沉湎于已不存在的东西,而没有想到去创造新的东西。人们安慰丢东西的人时常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其实事实正是如此,与其为失去的自行车懊悔,不如考虑怎样才能再买一辆新的;与其对恋人向你“拜拜”而痛不欲生,不如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去赢得新的爱情……
有两个朋友曾结伴出门旅游,在即将返回的时候他们发现钱包不见了。其中一个人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寻了个遍,询问了许多人,还到派出所报了案,结果一无所获。而另一个朋友在发现丢了钱包之后,不是一味地懊悔,而是积极想办法,考虑如何才能挣到回家的路费。他走进一家饭店,向老板讲明了自己的情况后,用给饭店洗菜的办法为自己和同行的朋友挣得回家的路费。直到现在,一提起这件事他也总是说:“旅游的时间那么短,有趣的事那么多,为了丢失钱包而一直烦恼下去很不值得。”人生有许多事情要做,为什么要为一时的失去而一直伤心呢?
每个人都有过失去,但对其所持的心态却不同。有的人总是向别人反复表明他失去的东西有多么好,有多么的珍贵,这是很没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却表现不同,比如,他们在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之后,不是一味地伤感,而是主动寻找新的工作;他们相信,失去并不意味着失败,失去后还可以重新拥有。而这才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心态。
人生绝不仅仅是一种作为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莫测的变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接受“失去”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去,我们将获得别样的拥有。
6狈牌是一个高端智慧的行为
对于一个人来说,放弃有时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事情,但有时它是一个高端智慧的行为。因为,放弃本身也蕴含着潜在的价值,一个明智的人总会在放弃微小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
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中国某地农村,找到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给160元人民币,折合20美元。
这位柿农很高兴地同意了。于是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一个人就从草丛把柿子找了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大嗓地和树上的人拉着家常。在一边的美国人觉得这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柿子的过程。
美国人付了钱就准备离开,那位收了钱的柿农却一把拉住他们说:“你们怎么不把买的柿子带走呢?”美国人说不好带,也不需要带,他们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些柿子还是请他自己留着。
天底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柿农心里想,于是他很生气地说:“我们的柿子很棒,质量好得很,你们没理由瞧不起它们。”美国人耸耸肩,摊开双手笑了。他们就让翻译耐心地跟他解释,说他们丝毫没有瞧不起他这些柿子的意思。
翻泽解释了半天,柿农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同意让他们走。但他们却在背后摇摇头感叹说:“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那位柿农不知道,他的1000个柿子虽然原地没动地就卖了20美元。但那几位美国人拍的他们采摘和贮存柿子的纪录,拿到美国去却可以赚取更多的钱。
那位柿农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他的那些柿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的那种独特有趣的采摘、贮存柿子的生产生活方式。
那位柿农不知道,一个柿子在市场上只能卖一次,但如果将柿子制成信息产品,一个柿子就可以卖一千次一万次甚至千千万万次。
那位柿农很地道,很质朴,很可爱。但他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断定别人是傻瓜,他的可爱也就大打折扣了。
柿农的蝇头小利比起那几个美国人的利益来说实在不算什么,故事看来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对我们的企业决策者同样有教育意义。在企业的投资构成中,我们的决策者是像文中的柿农一样只看到眼前的比较直接的“小利益”,还是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发现更大但可能比较隐蔽的“大利益”呢?
不要总把“放弃”看成是一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懦弱行为。因为,有时放弃是一门学问,是一种高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