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教不敢,我是特意前来探望将军。”
杜如晦人比较消瘦,不过很精干,尤其是一双眼睛很有神,透着智慧。
“多谢杜参军,正好我们带了一些野味,不如一起吃顿便饭。”
“求之不得!”
客套之后,文林让人做饭。
别以为军队都是后勤做饭,上万人的饭,如今可没有大铁锅,基本上都是士卒自己做饭,每一府会有单独的伙夫。
在行军的时候,每个士卒会携带一天的干粮,不过这些干粮是用来应急的。
至于伙夫做饭,也非常具有特色,第一步:“于地掘一小坑,再把小坑周围的土拍瓷实了。
第二步:把水倒在小坑里让它慢慢渗下去,然后在坑里铺一层树叶。
第三步:把淘洗过的米或者杂粮放在树叶上,再往上面倒水。
第四步:在粮食上覆之以树叶,叶上再铺土。
简单点说就是和叫花鸡差不多的做法,这也是为何有增兵减灶的故事,因为这种简陋的灶是军队里面使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驻守的时候,会有更好的条件做饭。
吃饭当然是顺便的,杜如晦来肯定是有事,这点两人心里都清楚。
“不知秦王有何吩咐?”文林问道。
“不是吩咐,秦王让我来,主要是告诉你一件事。”
“?”
“有人弹劾你,仗着公主府的名头,仗势欺人,王爷打听到,这事背后,可能是尹徳妃授意。”杜如晦讲解道。
文林一听就明白,这就是尹阿鼠冲着自己来的,不敢惹李秀宁,动不了杜伏威,就对自己出阴招。
文林并不是太担心,公主别院在村子,就是一道免死金牌,除非李渊下旨,没人敢去抓人,或者闹事。
“多谢杜参军带来的消息,我知道是谁在背后搞事。”
“不用客气,这也是王爷的意思,王爷让你不用放在心上,那些小人,只会恶心一下人。”杜如晦微笑着点点头,这事本来就是李世民在表达善意。
“除此之外,王爷还让我给伱讲一下,前方发生的战况。”
“杜参军请讲!”文林端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颉利可汗知道朝廷重组十二卫,屯兵北方,明白这是为了防备,或者将来对付他们,所以先下手为强,出兵攻打灵州。被任城王灵州总管击败。”
“既然颉利可汗已经败了,是不是能清净一段时间?”文林问道。
“没有那么简单,毕竟突厥只是小败一场,用不了多久,又会卷土重来,而且下次不会攻打灵州。”杜如晦摇摇头说道。
对于杜如晦的判断,文林很相信,他也知道颉利可汗下次不会选择攻打灵州的原因。
整个李唐,要说帅才,李道宗绝对能排前五,所以李渊才放心他坐镇灵州。
活该李家夺江山,李渊手段高明,人脉广;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宁,又能打,又能统兵,人缘又好,李元吉也有一身武艺。
李家是大家族,其他人也不差,李神符,李神通,李孝恭,李叔良,李孝基这群李渊的堂兄弟也是人才;李道宗,李道玄,矮一辈的同样如此。
当然,其他人就差多了,毕竟一个大家族,也不会全是人才。
“也就是说,很快我们就要出征了?”
“很有可能,所以这段时间,你们就不要外出,随时准备出征。”杜如晦点点头说道。
“嗯,我明白了。”
留在大营待命,文林还是让士卒每天保持一定的训练,虽然吃得多一点,李世民也没反对,他知道文林的那一套办法,目前这个量,还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