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眉头一动,看向袁天罡,知道袁天罡这是示好,说是给山城建道观,其实就是安排医生。
“多谢袁道长,不知道道长能不能多安排一些人?”文林问道。
“总捕头需要多少人?”袁天罡问道。
“当然是越多越好,除了精通岐黄之术的道长,我希望还有懂得药材种植的人,也想要懂星象的人。”文林面带笑容说道。
“种植药材?”
“是的,如今的药材,需要去山里寻找,如果能够人工种植,以后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秦岭之中,不缺少种植药材的地方,只要有人手,可以把很多山,全部种上药材。”文林讲解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袁天罡眼睛一睁,有些兴奋的看着文林道:“总捕头这个建议太好了,如果能集中一批人,种植药材,这可是解决了很多问题啊,至少一些常见的药材,不在需要辛苦的寻找。
秦岭本身就适合很多药材生长,要是都能种植,这能救的人就太多了。”
“道长想多了,天下人这么多,就我们这点人,那怕种上十座大山,也不够用的,我只想让山城的百姓,病了有药,多一些治疗刀伤的药材,以后打仗,少死一些人。”文林摇摇头说道。
“总捕头仁慈!至元佩服,这种事情,我们道门,一定鼎力支持!”至元道长竖起手掌行礼说道。
“多谢道长!”文林也是急忙一礼。
“总捕头,不知道伱要观星象的人,又是何用?”至元道长问道。
“我听说星象能辨别方向,也能察觉最近天气,不知是否?”文林问道。
“嗯,确实可以。”
“这就对了,如果有人能通过星象,辨别方向,那么到了陌生的地方,例如草原,大海,那么就不至于迷路。能观测几日天气,这对于战事,也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航海,如果能提前察觉天气变化,就能避开海上的风暴,这让航海会更加安全。”文林解释道。
前面半句,几人还听得连连点头,他们是道士,没有想过上战场,即便预测,也是测吉凶,听文林说的,他们才觉得,原来用处这么大?不过后半句就让他们愣住了。
“这能不能预测海上的风暴,我们还真不知道。”袁天罡歉意的说道。
“没有关系,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诸位可以安排几位道长,前去海边观测,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总捕头想要航海吗?这航海沿着海边前进,即便有风暴,应该也能躲避吧?”至元不解的问道。
“大海的威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极限,那怕就在海边,等到发先风暴,也来不及逃跑,必须要有港湾。
航海以后肯定是要航海的,那怕我不航海,以后也有人需要,大海的资源比起陆地,多得太多,如果能从海中寻找到资源,百姓生活会好很多。
海外岛屿众多,气候虽然炎热,但是上面有很多香料,水果,甚至矿藏,天若与之不取反受其咎。
相比北方游牧民族众多,海外只有一些土族,想要拿下来,轻松许多。”文林期待的说道。
如今是最坏的年代,各种技术不发达,生活艰难,但也是最好的年代,中原科技为世界之最,皇帝也开明,如果现在,能够开拓疆域,那么中原的领土,将要扩大很多。
向北扩展的阻力很大,向南就要小很多,只需要面对自然环境的威胁,以南养北,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如今大唐人口不多,自保可以,扩展的话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打下来,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一点整个天下,没有谁比文林更清楚,所以他想引导大唐的注意力,前去海外。
无论是北方的草原,还是南方的海岛,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中原的世家能把它们吃得干干净净,以前看不起这些地方,是觉得偏僻,无用,那怕打下来,也只是要一个名头,安排很少的人名义上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