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重生大唐之猎美天下 > 第163章 封赏(第2页)

第163章 封赏(第2页)

“辛苦许郎将!我已经准备好了地方,先让大家休息,晚点我们在商量其它事情。”文林回礼道。

“末将遵命!”

苏烈带人去安顿,文林急忙向王绩询问自己不懂的地方。

根据王绩的介绍,文元从军人少,所以他这个将军只是正四品,而中郎将是正四品下。

元从军属于李渊近卫,太原起兵,有从龙之功,所以他们的家眷都得到了厚待。本来按照李渊定下的规矩,他们的后代,也会加入元从禁军。

如果按照正常发展,李建成继位,元从禁军自然也是李建成信得过的人,这些身家清白的士卒,会一直守卫皇城,保卫皇帝。

奈何李世民宫变继位,李渊还活着,元从禁军地位就很尴尬了,李世民肯定不放心他们守皇宫,那么如何处理,就成了一个问题。

好在李秀宁这个地位特殊的公主在,所以就被改成了元从军,交到文林这里。

一来文林派人保护王府,表达了立场,二来有李秀宁这层关系,李世民比较放心。

文林并不知道,李世民没有召他去长安接受封赏,主要是心里别扭,突然多出一个便宜姐夫,你让他怎么办?换个人可以冷处理,完全不管不问,但是从龙之功,总不能视而不见吧?这让其他人怎么想?而且文林又是比较有能力的人,李世民以后还想用他。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柴绍,柴绍也是自己人,李世民只能尽量避免两人见面,不然的话,两人万一闹起来,丢的是皇家面子。

每一支军屯的十二卫,人数在四千到一万,加入家眷,也只有两三万人,按照王绩推断,本来以为只有两万多人来,这一下来了近四万,超出预计一倍,安置还是一个大问题。

好在村里空地很多,而且为了安置这一批人,李世民难得的大方一次,给足了粮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元从军三千五百人,后备五千,这些后备人员,是以前伤残,战死元从禁军的后人。

文林有些惊讶,这些后备人员,训练有素,骑射,武技都非常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经历厮杀。

想想也不奇怪,他们本身就是为了护卫禁宫而存在,不是训练有素怎么行。

元从军家眷安置在牧场下面,新开荒出来的地方,上面的牧场,正好用来放牧。

作为前禁军,战马和武器装备还是不缺的,可以说文林掌握了目前大唐最精锐的一支人马。

这就是府兵制的不同之处,府兵制创立以后,规定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其服役期限为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服役期间,府兵本身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每一火(一火十人)还得共备供运输的马六匹(或用驴),即所谓“六驮马”。

府兵制最大的好处,一是解决务农百姓不足的问题,二是可以很好避免将领拥兵自重。因为除了一部分进行军屯,其他人都是轮流值守,发生战争召集起来,战事结束就解散,将领手中兵马很少,甚至没有。

尤其是声望最高的大将,位列十二卫大将军的人,只有战争期间,才会奉旨领兵。

除了十二卫府兵,还有其它的军队,像太子六率,以前的元从禁军,都不在十二卫之列。

从大唐立国至今,对军队已经做出多次调整,最初秉承前朝,沿用十二卫,同时李渊下旨,建立参旗军,鼓旗军,玄戈军,井钺军等番号在内的十二军。

十二军与十二卫并存,不过在武德六年的时候,李渊觉得天下已定,下旨取消十二军。当然!这只是为了收回兵权,只有罗艺的天节军得到保留。

武德七年,李渊再次下旨,把原本接近三十万的十二卫削减到三万人,这三万人属于常备军队。

不过刚刚削减,突厥就打来了,好在很快突厥退兵。

接连两年,突厥来势汹汹,这才有了重建十二卫的事情。

文林很诧异,李世民居然会把这么大一支兵马,放到自己手中。

“其实这并不奇怪!这里是秦岭,就算将军想要拥兵自重,也没有办法,距离长安很近,一万人根本无法威胁到长安的安全。

虽然秦王,不!太子不信任元从军守皇城,但是我们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许行师讲解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